楊 珂
中國民航大學
國際民航組織ICAO于1982年制定了起飛消音爬升程序,于1996年底進行了修訂。在文件8168《航空器運行》第一卷《飛行程序》的“減噪聲程序”章節(jié)中公布了兩種減噪離場程序NADP(Noise Abatement Departure Procedure)[1]。文件指出,在滿足飛機安全運行的前提下,要盡量減輕噪聲對地面的影響。NADP程序分為兩種形式,即NADP1和 NADP2。
綜合噪聲模型INM(Integrated Noise Model)是由美國FAA組織開發(fā)的用于對機場航空噪聲分析和預(yù)測的軟件。INM基于ICAO相關(guān)標準和美國汽車工程師協(xié)會(SAE)的核心計算模型[2]。在使用INM軟件進行機場航空噪聲預(yù)測和分析時,主要分為三個步驟。1.機場環(huán)境設(shè)置,即機場所在地的經(jīng)緯度、溫濕度,氣壓值,風速,海拔等;機場跑道的位置布局即跑道端點的坐標值,跑道寬度和跑道中心點海拔高度;起跑點距端點距離,進場角距端點距離,進場角度等。2.使用機型的選擇和飛行程序設(shè)置。即選擇該機場使用的飛機機型組合,使用比例,和各個機型起飛降落所使用的飛行程序,各機型的運行時間分布,各跑道的起降比例等。3.噪聲計算的方法。即選擇所需要計算出的數(shù)據(jù),例如等值線數(shù)值間隔,噪聲分貝曲線面積等。
以某機場為例,對減噪離場程序NADP1和NADP2進行分析,在INM軟件中進行剖面修改。選用波音777-300飛機,并與常規(guī)離場程序進行對比。
1.實驗?zāi)M
將所需數(shù)據(jù)導入INM軟件,得到兩種NADP程序產(chǎn)生的噪聲等值線如圖1。取噪聲評價量為DNL,INM計算出的兩種NADP程序和常規(guī)離場程序的噪聲等值線面積如表1
圖1 兩種NADP程序?qū)Ρ葓D
表1 兩種NADP程序噪聲影響面積對比
2.變化分析
兩種NADP程序調(diào)整襟翼和發(fā)動機推力的時間順序不同,NADP1是起飛后以較大爬升率爬升以便迅速提升高度,到達一定高度時減小爬升率小梯度爬升;NADP2則相反,在起飛初始階段以較小爬升率爬升,至一定高度之后增加爬升梯度以大角度爬升。即NADP1適用于噪聲敏感區(qū)離跑道端較近的機場;NADP2適用于噪聲敏感區(qū)離跑道端頭有一定距離的機場。根據(jù)這一點,可以結(jié)合機場跑道端頭與周圍土地的距離關(guān)系,合理安排機場使用的離場程序,使減噪程度更加明顯。
[1]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ICAO).Doc 8168-OPS/611-Volume 1 Procedure for Air Navigation Services-Aircraft Operation(Volume 1)Flight Procedures(Fifth Edition)[S].Canada,2006.
[2]Integrated Noise Model(INM)Version 7.0 User’s Guide[Z].U.S.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of fi ce of Environment and Energy,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