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戴伯貴
繼往開來,慧識才俊
——長沙縣開慧中學特長教育之路
文︳戴伯貴
一百多年前,著名革命烈士楊開慧在這里誕生。在她短暫的生命旅程里,她的博學、仁愛與勇敢詮釋了大無畏的革命精神,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一百年后,楊開慧烈士的母校——長沙縣開慧中學,繼承了烈士的革命傳統(tǒng),以烈士精神為文化厚土,以精細管理為成長之方,以特長特色教育為發(fā)展之路,開創(chuàng)了學校發(fā)展的新氣象。
學校前身為楊開慧烈士母校楊公廟官立第四十小學,1954年更名為板倉完全小學,1967年正式命名為開慧中學。
學校占地總面積23053平方米,現(xiàn)有教學班9個,教職工36人,其中專任教師36人,本科學歷35人,學歷合格率100%,中高、中一(小高)及以上職稱30人。
近年來,各級領導高度重視,學校辦學條件不斷改善。2008年投資近50萬元新建塑膠運動場;2009年投資近40萬元對禮堂進行改造;2010年投資30萬元對校門進行改造。近三年投資10萬元更新學生課桌椅。2011年學校教學樓改造裝修完工,投資200萬元。2012年投入50萬元改造圍墻及校園環(huán)境。2014年教師宿舍維修改造工程,投資120萬元。2015年學生宿舍改造投資50萬元,校園亮化工程投資8萬元。
在教育全面改革發(fā)展的大潮流下,開慧中學找準定位,確立了以“傳承烈士精神”為核心的德育理念,以“關心關注每一位學生”為辦學思想,以及體育特長引路的教育教學方針。
烈士之志,后人為繼。學校圍繞烈士精神開展德育工作,培養(yǎng)學生堅忍不拔、克服困難的精神。每年學校都會組織全校師生前往開慧紀念館舉行祭掃烈士活動。活動中,學生們深刻感受烈士生命歷程的厚重,體悟當好接班人的時代使命。
針對學校生源的實際情況和教育環(huán)境的不斷變化,開慧中學明確了一系列教育貧困學子和留守兒童的舉措。首先,從多方面關心關注每一位學子,確保他們能夠在這所硬軟件條件優(yōu)質(zhì)的初級中學接受良好的教育。其次,學校詳盡地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家庭情況,始終給予留守兒童群體最貼切的關懷,讓每一位學子都把學校當成自己的家。
開慧中學奉行“健康為萬事之基礎”的健康教育理念,把學生的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每個學期都會組織大量的文體活動和健康講座,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緩解學習壓力,培養(yǎng)學生定期定量體育鍛煉的習慣。為了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健康的體魄,學校積極創(chuàng)造優(yōu)質(zhì)的體育中考氛圍。近年來,開慧中學的體育中考進步明顯,體育特長已經(jīng)成為開慧中學開展全面教育的一張王牌。
在開慧精神的紅色光輝下,以人為本、特色鮮明、方向明確的長沙縣開慧中學將在新的時代譜寫更加絢麗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