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建楨,朱育連
淺談病理實驗室安全管理
方建楨1,2,朱育連1
病理實驗室;安全;問題;對策
病理學診斷的提高來自于病理學技術的發(fā)展,而病理學技術的發(fā)展離不開病理實驗室的安全管理。目前,大部分病理實驗室仍缺乏安全有效的管理體系及硬件設施,病理實驗室安全問題尚待解決。
無論是科學研究還是臨床診斷,實驗室安全問題均至關重要。諸如德國馬爾堡病毒實驗室感染事件等均是實驗室安全管理反面教訓,同樣病理實驗室的安全管理也毋庸置疑。由于我國病理科實驗室起步晚,基礎差,發(fā)展滯緩,不僅跟不上病理技術的發(fā)展,而且實驗室環(huán)境和設施已經嚴重危害病理工作人員的工作和身心健康。存在這些問題的主要根源有以下幾個方面:(1)病理技術人員的短缺和總體水平較低。目前大部分病理實驗室人員不足,缺乏相應的實驗室安全管理知識和經驗,直接影響了病理實驗室安全管理體系的完善和實施。(2)病理科效益低,缺乏投入,導致病理實驗室安全設施落后。目前病理實驗室的重要性并不能直觀的體現(xiàn)在經濟效益上,自然投入資金少,導致病理實驗室簡陋,安全設施不完善,工作環(huán)境存在各種危害,影響病理實驗室人員的身心健康。(3)病理實驗室的工作缺乏相應的監(jiān)督管理程序。病理實驗室缺乏相應的監(jiān)督管理程序,往往會導致病理技術操作中產生了一系列安全問題,產生不可挽救的后果。
針對病理實驗室安全存在的諸多問題,2009年國家衛(wèi)生部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執(zhí)業(yè)醫(yī)師法》和《醫(yī)療機構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guī),印發(fā)了《病理科建設與管理指南》的通知,要求加強病理實驗室的建設和管理,也促進了病理科實驗室安全管理體系的形成和有法可依?,F(xiàn)將病理實驗室安全管理分為醫(yī)療安全管理、生物安全管理、設施和環(huán)境管理、廢棄物的管理4個方面詳細進行分析。
2.1 病理實驗室醫(yī)療安全管理 病理醫(yī)務人員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會經常接觸到患者血液、體液、排泄物以及病理組織或者細胞標本,這無疑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職業(yè)暴露的風險[1]。因此病理技術人員應通過體檢方可上崗。病理技術人員進入病理實驗室前要了解病理實驗室的運作情況,掌握安全的操作技能和提高自我保護能力,有效的保證病理實驗操作有條不紊的進行。病理技術人員還應定期進行病理技術知識培訓,掌握新增的實驗室安全管理知識;進行危險化學品和生物安全防護知識的培訓,加強實驗室安全管理意識。病理實驗由專人負責相應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問題應查找原因采取相應措施并做記錄,防止再次發(fā)生。病理實驗室還應制定質量管理記錄,包括病理標本的接收登記、存儲、運輸、病理診斷報告的發(fā)放和室內質控及室間質評等內容,質量管理記錄至少保存2年。相應部門應根據(jù)病理科(室)工作特點,合理配置病理醫(yī)務人員比例,實行彈性排班,關注員工的身心健康,幫助其掌握情緒管理與壓力釋放方法,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tài)[2]。
2.2 病理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 病理實驗室接觸的標本大多是人體及動物來源的新鮮組織和體液,每一份標本應當作潛在的傳染源對待。各個醫(yī)院的等級不同,均應根據(jù)自身情況建立相應等級的病理實驗室,保障病理實驗室生物安全的管理機制。通過建立病理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小組,完善與該病理實驗室安全等級相符合的配套設施,嚴格執(zhí)行實驗室生物安全的規(guī)章制度,提高生物安全防范意識,加強生物安全的操作培訓等方面來完善病理實驗室生物安全體系的建設:(1)認真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毒法》、《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8489-2004)等法律法規(guī),每個病理科實驗室應制定安全操作規(guī)程和針對不同的微生物及其毒素補充相應的特殊安全操作規(guī)程。標本接收室、取材室、尸檢室、制片室和標本儲存室均屬污染區(qū),是生物安全的重點區(qū)域。(2)病理科負責人是實施病理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的第一負責人,病理科技術主管應負責協(xié)助病理科實驗室生物安全的有效防治,病理實驗室工作人員均應做好生物安全防治工作。(3)每個污染區(qū)均應配備相應的消毒設施,標本申請單也要有相應的消毒柜,病理實驗室配備紫外燈,配備感應式的洗手池和洗眼裝置,淋浴設施以及個人防護用品,包括手套、口罩或防毒面具、護眼器、帽子。病理醫(yī)務人員禁止穿拖鞋或露腳趾的涼鞋。(4)應定期組織學習生物安全知識的宣傳和教育,通過對病理醫(yī)務人員的培訓和考核,增強生物安全防范意識,時刻保持高度警惕性。工作人員接觸較多的新鮮病理組織或細胞標本,應定期體檢,做X線檢查,抗結核檢查[3]。
2.3 病理實驗室設施和環(huán)境的管理 由于病理實驗室的甲醛、二甲苯、乙醇本身的毒性和揮發(fā)性,易燃易爆性,因此病理實驗室要禁止明火。同時,為了改善實驗室工作環(huán)境,應加強實驗室硬件設施的建設和完善,放置甲醛和二甲苯的容器必須有蓋且密封性完好,操作時盡可能地減少開放時間。科學合理的通風系統(tǒng)能有效降低甲醛等有毒有害氣體在病理科(室)工作環(huán)境空氣中的濃度,減輕對醫(yī)護和病患呼吸系統(tǒng)的刺激和損害[4]。全封閉式脫水機可明顯減少脫水過程中有害氣體的揮發(fā)。病理實驗室提倡使用環(huán)保試劑,安裝甲醛濃度監(jiān)測儀和空氣凈化系統(tǒng),可以相應布置一些植物小盆載,吸收有害氣體和美化工作環(huán)境。病理實驗室的紫外燈照射強度應符合標準:使用中的燈≥70 μW/cm2,30 W高強度新燈≥180 μW/cm2,新購進的燈管≥90 μW/cm2。燈管應記錄照射累計時間和使用者簽名。
2.4 病理實驗室廢棄物的管理 病理科應按照《醫(yī)療廢物管理條例》和《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廢棄物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guī)妥善處理醫(yī)療廢物,并按照相關規(guī)定處理化學品。首先病理科的設計應符合相關標準,有危險物品存儲間,并與其危險化學品等級相適應。對工作人員進行上崗前培訓,按照生物防護級別配備必要的安全設備和個人防護用品,保證工作人員能正確使用。建筑設計應當符合相關標準,并與其危險化學品、生物安全級別相適應[5]。其次病理實驗室工作人員須具備危險品安全防護知識,病理實驗室配備安全設備和個人防護品。醫(yī)療廢棄物大致分為五類:感染性廢棄物、病理性廢棄物、損傷性廢棄物、藥物性廢棄物和化學性廢棄物。其中病理性廢棄物是指診療過程中產生的人體廢棄物和醫(yī)學實驗動物的尸體,還包括病理切片廢棄的人體組織和蠟塊。損傷性廢棄物是指能刺傷或劃傷的醫(yī)療銳器,包括取材切片廢棄的一次性刀片、細針穿刺的針頭、載玻片和玻璃試管?;瘜W性廢棄物是指具有毒性腐蝕性的易燃易爆化學用品。病理科須有醫(yī)療廢物暫存間,與清潔區(qū)分開,還具有低溫存儲的條件。暫存間由專人負責,門保持關閉,防止醫(yī)療廢物的丟失和訪客誤入導致醫(yī)療事故。病理實驗室醫(yī)療廢物要嚴格進行分類處理,損傷性醫(yī)療廢物應裝在銳器盒內,容量達到3/4時要及時更換銳器盒。病理性廢棄物應置于黃色醫(yī)療垃圾袋中,達到3/4時打“鵝頸結”,用一次性鎖扎緊。有毒的化學性醫(yī)療廢物應進行收集處理,低毒性的化學試劑經過處理達到要求濃度才能排入下水道。新興的廢液回收技術可將廢液回收重復使用,經回收甲醛、乙醇及二甲苯等試劑至少90%可重復使用。這樣不僅能有效地節(jié)省實驗室醫(yī)療廢液的處置費用,而且醫(yī)療廢液重新利用也降低了成本,最主要的是引入了環(huán)保的人文理念。
[1] 章松如, 馬恒輝, 石群立, 等. 醫(yī)院病理標本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 診斷病理學雜志, 2011,18(1):66-67.
[2] 馬恒輝, 周曉軍. 病理實驗室職業(yè)防護常見問題與對策[J]. 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 2015,31(2):190-191.
[3] 馬恒輝, 周曉軍. 關于病理實驗室安全的討論[J]. 中華病理學雜志, 2006,35(7):446.
[4] 章如松, 魏 雪, 何 燕, 等. 病理醫(yī)務人員職業(yè)危害與防護對策[J]. 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 2016,32(6):714-715.
[5] 馬恒輝, 周曉軍. 如何提高病理實驗室環(huán)保建設水平[J]. 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 2011,27(3):304-305.
時間:2017-2-27 10:14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4.1073.R.20170227.1015.066.html
1南京軍區(qū)福州總醫(yī)院病理科,福州 3500252福建省泉州市光前醫(yī)院病理科,泉州 362321
方建楨,男,技師。E-mail: 371452126@qq.com 朱育連,女,主管技師,通訊作者。Tel: (0591)24937095,E-mail: 826467450@qq.com
R 197
B
1001-7399(2017)02-0225-02
10.13315/j.cnki.cjcep.2017.02.030
接受日期:2016-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