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梅峰
(上海市交通大學附屬第九人民醫(yī)院奉城分院,上海 201411)
由于回盲部疾病較為復雜,且其患病早期臨床癥狀與急性闌尾炎極為相似,多為程度不等的右下腹疼痛或伴有壓痛、反跳痛等癥狀,由此,易造成誤診、誤治現(xiàn)象,致使延誤治療。本文將就回盲部疾病診斷為急性闌尾炎的誤治現(xiàn)象展開回顧性分析,報道如下。
隨機選取2014年3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闌尾炎700例進行有效篩查,選取其中被誤診誤治為急性闌尾炎的回盲腸疾病患者,并對其展開回顧性分析。在700例患者中,有35例患者被誤診為急性闌尾炎而實為回盲腸相關疾病。其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6例;年齡范圍23~65歲,平均年齡為(42.23±1.08)歲。臨床診斷中,伴有右下腹包塊患者3例,發(fā)熱、腹疼、嘔吐患者3例,有轉移性右下腹疼痛患者為17例,主訴有反復發(fā)作性右下腹疼痛患者為4例,而固定性右下腹疼痛患者為4例,主訴有全腹疼痛、且客觀檢查中伴有白細胞升高者為2例。以上患者手術前均在臨床診斷中被診斷為急性闌尾炎。
所有患者于術前均進行常規(guī)檢查,主要包括血尿常規(guī)檢查、物理檢查,部分患者進行腹部CT檢查、回盲部闌尾B超檢測和血尿淀粉酶檢測。
手術中發(fā)現(xiàn)3例患者為盲腸部組織惡性腫瘤,行右半結腸切除;3例患者術中確認為升結腸腫瘤,行右半結腸切除,回腸造瘺術,90天后行回腸橫結腸吻合術;12例患者實為升結腸及回盲部惡性腫瘤,經(jīng)冰凍機快速切片診斷確診為惡性腫瘤,于腹腔鏡下對此類患者進行右半結腸切除;2例實為克羅恩病,給予手術治療;7例患者為回盲部組織炎癥,給予其藥物治療;5例患者出現(xiàn)回腸末段麥克爾憩室,行憩室切除及闌尾切除術;;2例患者為闌尾黏液腺癌患者,術后給予綜合化療;1例患者為糞石性腸梗阻,為進食大棗后形成,行腸梗阻導管治療,消散糞石,解除梗阻。
其一,在臨床診斷中,診斷醫(yī)師沒有詳細了解患者既往病史或是忽略相關信息,例如,患者右下腹伴腫塊性疼痛時長,是否存在盜汗、不正常消瘦現(xiàn)象、排泄物是否存在異常等[1]。
其二,如若回盲部并發(fā)組織性腫瘤時,阻塞闌尾淋巴液回流通道,致使其患者體內(nèi)闌尾淋巴液無法回流,從而出現(xiàn)轉移性右下腹痛同時伴有闌尾點壓痛、反跳痛臨床癥狀,進而易誤導臨床醫(yī)師忽略回盲部腫瘤病因,而將其確診為急性闌尾炎。
其三,診斷中針對主訴伴有程度不等的右下腹疼痛患者僅僅采取小切口剖腹探查或應用傳統(tǒng)麥氏點斜切口進行急性闌尾炎的診療,由于僅進行小范圍切口檢查,忽略了對結腸與回腸的檢查,從而致使回盲部誤診、漏診[2];同時,在手術中,主刀醫(yī)師在發(fā)現(xiàn)闌尾病變發(fā)炎后就果斷確認為急性闌尾炎病變,進而停止延長切口,忽視了對周邊組織器官的檢查。
其四,針對患者術后仍伴有腹痛、嘔吐等臨床癥狀情況,僅將其劃歸為術后不良反應范圍,進而判斷其為腸梗阻、腸粘連、腹腔殘余感染等并發(fā)癥,而沒有及時進行其他疾病篩查。
其五,個別醫(yī)師臨床經(jīng)驗較少,資歷較為年輕,針對癥狀較為明顯的患者僅進行單一推斷,忽略其他疾病可能性。
其一,在臨床診斷中,臨床醫(yī)師應詳細詢問患者既往疾史,在此基礎上進行有效體格常規(guī)檢查,結合臨床物理檢查結果與實驗室檢查結果對其病因作系統(tǒng)全面分析[3]。
其二,對伴有闌尾點壓痛、反跳痛臨床癥狀患者,應根據(jù)其病情發(fā)展程度盡可能安排其進行多方面、多角度物理檢查和實驗室檢查,尤其應加強對回盲部相關疾病的篩查,避免出現(xiàn)手術中因意外而產(chǎn)生騎虎難下情況。
其三,如術前對患者病情無確切診斷,可酌情進行清潔腸道工作,在手術中排除闌尾病變或發(fā)現(xiàn)闌尾病變后,仍應適當延長切口,進行周邊組織器官排查,對伴有異常病變組織臟器進行冰凍切片,以便確診其病因[4]。
其四,針對術后仍伴有右腹疼痛、排泄異常等臨床癥狀的患者,經(jīng)組織其進行二次檢查,排除是否并發(fā)結腸惡性腫瘤等。
其五,針對臨床診療中病情較為復雜患者,應及時組織相關醫(yī)師進行會診,集體討論患者病情、病因、診療方案,從而降低誤診誤治概率。
其六,加強專業(yè)知識培訓與業(yè)界經(jīng)驗交流,提高臨床醫(yī)師專業(yè)水準,在臨床診斷中,應假設多種患病可能,尤其注意排除臨床癥狀相似的幾類疾病。
作為普通外科中臨床常見急腹癥,急性闌尾炎主要表現(xiàn)為固定性右下腹疼痛、轉移性右下腹疼痛或伴有右下腹點壓痛及反跳痛等,經(jīng)血常規(guī)檢查表現(xiàn)為白細胞異常升高[5]。其臨床癥狀均與回盲部相關疾病、女性盆腔炎、大網(wǎng)膜梗死或十二指腸潰瘍等其他消化道疾病十分相似,由此,針對主訴有上訴臨床癥狀的患者,其臨床醫(yī)師一般先入為主將其判斷為急性闌尾炎,組織其進行體格檢查、腹部B超、血常規(guī)檢查以驗證其診斷,而忽視其詳細病史和其他物理、實驗室檢查[6]。因此,臨床中,有相當概率的患者被誤診為急性闌尾炎患者,并進行錯誤診療,導致病情延誤。
本次實驗分析中,在被診斷為急性闌尾炎的700例患者中,有35例實為回盲部相關疾病而被誤診為急性闌尾炎患者,總誤診、誤治率為5%??梢?,在臨床診斷中,因各種主客觀因素影響,有相當概率回盲部相關疾病患者被誤診為急性闌尾炎。因此,在臨床診斷中,責任醫(yī)師應當提高其知識水平,對主訴伴由不定程度右下腹疼痛患者進行詳細詢問,包括其既往病史、生活習慣變化等,多考慮一種可能性,少進行非科學性斷言;同時,在手術中,應適當延長切口,進行闌尾周邊臟器的有效探查,排除其他臟器病變的可能性,從而降低臨床誤診、誤治率。
[1] 周 元,朱漢達,蔣松琪.回盲部惡性淋巴瘤誤診為急性闌尾炎11例分析[J].腫瘤基礎與臨床,2011,24(04)∶354-355.
[2] 鄧黨華,趙 晴,陳 琴.回盲部結腸癌18例誤診分析[J].臨床誤診誤治,2015,28(11)∶18-20.
[3] 張旭井.其他消化系統(tǒng)疾病誤診為急性闌尾炎10例分析[J].臨床誤診誤治,2012,25(06)∶14-15.
[4] 王夢炎,孫 剛,羅燦軍.以急性闌尾炎首發(fā)的右半結腸癌36例漏診原因分析[J].臨床誤診誤治,2012,25(09)∶13-15.
[5] 王長林,許志宏.急腹癥誤診為急性闌尾炎27例原因分析[J].中國臨床研究,2012,25(11)∶1077-1078.
[6] 朱 量,程書榜,秦 穎.誤診為急性闌尾炎的3種少見病10例臨床分析[J].實用臨床醫(yī)學,2013,14(03)∶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