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有限責任公司清算組不當通知與公告之民事責任

        2017-03-07 15:17:05劉富城
        河南牧業(yè)經濟學院學報 2017年1期
        關鍵詞:清算組公司法債權

        劉富城

        〔華東政法大學,上海 長寧 200042〕

        政法與社會

        有限責任公司清算組不當通知與公告之民事責任

        劉富城

        〔華東政法大學,上海 長寧 200042〕

        有限責任公司清算組在注銷前清算時對其債權人有通知與公告的法定義務,當清算組成員違反該法定義務時,即不當通知與公告,應對債權人承擔損害賠償責任。這種賠償責任是一種侵權賠償責任,法院在認定清算組成員責任時應嚴格按照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進行,當清算組存在前述法定義務之違反時,采相當因果關系標準,推定因果關系存在,但清算組成員可舉證債權人實際損失予以抗辯,減輕賠償責任的承擔。非適格清算組成員系受委任經辦公司清算事務,需同適格清算組成員一道對債權人承擔侵權賠償責任。當運用公司人格否認制度要求清算組成員對不當通知與公告給債權人造成的損失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時,應持審慎態(tài)度。

        清算組;不當通知與公告;侵權損害賠償;公司人格否認

        一、不當通知與公告

        依《公司法》第185條和《公司法司法解釋二》第11條,公司清算時應自清算組成立之日起十日內將解散清算事項以書面的方式通知全體已知債權人,并按照公司之規(guī)模和營業(yè)地域在全國或公司注冊登記地省級有影響力的報紙上公告清算事宜,告知債權人及時向公司(清算組)申報債權。清算組未依法(包括未完全依法)履行義務時,為不當通知與公告。通知與公告乃并列關系,須一并履行。因債權人無法時刻留意公司之存續(xù)狀態(tài),故通知與公告對債權人債權之實現意義甚巨。公司消滅其法人資格時,僅于得知這一消息并及時申報債權者,尚存實現其債權之可能。

        然而,公司股東①為了逃廢公司之債務,謀取不正當利益,在清算時故意不通知債權人,具體情形如下:一是不依法書面通知已知債權人,而僅于報紙上公告清算事項;二是僅書面通知已知債權人,而不在報紙上公告公司清算事宜(此種情形較少見,因注銷登記時,注銷登記機關一般對報紙公告進行形式審查);三是公告報紙之選擇不符法律之要求。此外,清算組不當通知與公告尚可因重大過失產生,但對其責任承擔而言無實質差異。針對上述情形,《公司法》第189條第1款和第3款對清算組成員設置了忠實、注意的義務,違反之,須擔賠償之責。

        前述賠償責任性質為何?其范圍受股東有限責任原則影響嗎?在債權人主張的范圍內全額賠償,或于公司責任財產內擔責?從司法判例來看,實務對前述問題的回答較分裂。即使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該問題的法律指導書問世之后,問題也未得到根本解決。因而,對不當通知與公告所造成之損失的賠償性質和范圍的討論具有現實意義。

        二、判例研究

        司法實踐中,對不當通知與公告對債權人造成損失之賠償責任性質和范圍形成了不同的觀點,有判例可茲為證。筆者通過中國裁判文書網以“公司法司法解釋二” “清算報告”和“書面通知”全文檢索,隨機收集了符合條件的裁判文書18份,通過北大法寶以“清算報告”和“已知債權人”為關鍵詞進行檢索,選取了符合條件的案例6例,共計24例。經統(tǒng)計,判決清算組成員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的有18例,這18例中因清算報告未顯示公司剩余財產的占8例,顯示公司剩余資產大于公司債務的有1例,對顯示的公司剩余資產不予采信,認為是虛假清算報告的有4例,推定公司剩余財產大于公司債務的有1例,認為承擔有限責任不具法律依據的有1例,利用《公司法》第20條否定公司人格,股東惡意逃債的有3例。判決清算組成員可在公司責任財產內承擔賠償責任的有4例;認為債權損失和清算組不當通知與公告之間不具因果關系,進而駁回債權人請求的有1件;未對清算組成員賠償范圍表態(tài),但終判全賠的有1件。

        賠償責任不受股東有限責任影響的主要觀點:從債權人利益保護的角度出發(fā),清算組不依法履行通知與公告義務,致債權人未及時申報債權而未獲清償的,清算組成員應賠償債權人債權未實現之全部;*法寶引證碼:CLI.C.2457054,浙江法院2013年涉企案件審判十大典型案例之五:金某某、徐某某與嵊州市某塑膠有限公司股東損害債權人利益糾紛案。在明知債務存在的情況下不通知債權人申報債權,清算組據此得出的清算報告必與客觀事實不符,故為虛假的清算報告,清算組成員依法應對債權人之債權損失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公司法司法解釋二》第19條);*法寶引證碼:CLI.C.3392487,深圳市華運國際物流有限公司與黃艷等多式聯運合同糾紛一案;(2015)寧民終字第52號。據筆者考證,此處連帶賠償責任實與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同義。只有在依法清算、不損害債權人利益的前提下,股東才有權主張有限責任,未依法進行清算,應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的賠償責任(注銷公司是逃避債務的行為);*法寶引證碼:CLI.C.253883周健等與TAY KENG SOON(鄭景順)等民間借貸糾紛上訴案;法寶引證碼:CLI.C.1783324,無錫清碧水處理有限公司訴征志明等買賣合同案。此處賠償與清償混淆使用。清算組簽署的清算報告載明的公司剩余資產遠低于債權人未獲實現之債權時,本應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破產,違反之,清算報告為虛假,其目的在于惡意處置公司財產,逃避債務,故對該清算報告不予采信,清算組成員應對債權之全部承擔賠償責任(《公司法司法解釋二》第19條)。

        公司注冊資本與公司剩余資產缺乏必然聯系,在注冊資本范圍內承擔責任無法支持。*(2015)澄華商初字第00040號。賠償范圍以公司責任財產為限,在公司清算后的剩余資產內承擔責任的觀點有:清算組本應在公司剩余財產范圍內賠償債權人的損失,但因客觀原因難以確定剩余資產,推定公司注銷時剩余財產足以清償公司全部債務,清算組成員應承擔不利后果;*法寶引證碼:CLI.C.4057312 杭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訴范喜英、徐忠故意隱瞞清算信息侵犯債權糾紛案。此處賠償也和清償混淆使用。有限責任公司清算組成員由股東組成,其立法目的在于體現股東權利義務的統(tǒng)一,如清算后尚有盈余,自然由公司股東分配,如發(fā)現資不抵債,則股東也僅以出資額為限承擔責任;*(2014)錫商終字第00821號,(2014)錫商終字第00822號。清算組成員承擔賠償的范圍為清算后的剩余資產,債權額超過剩余資產范圍的部分不予支持;債權遺漏申報不一定導致清算報告虛假,即使債權人申報了債權,其受償的范圍也不可能超過公司的剩余資產;*(2016)川民終766號。此處系采客觀認定標準。清算完畢后,如清算報告顯示公司已無任何資產,因此債權人債權未能實現和不當通知與公告間不具因果關系,故債權人的索賠主張得不到支持。*(2016)粵03民終8432號。

        之所以出現上述各案有各案的說法,表面看是由于此類案件具體案情具有差異,但深層次的原因恐怕是對該賠償的性質認識不清。該賠償責任的性質最終決定了清算組成員要不要承擔賠償責任,以及在多大的范圍內承擔責任。同一違法行為的法律后果本應是確定的,同案不同判將會嚴重侵蝕法律的確定性,破壞法治原則,此乃最高院掌握司法解釋權的重要原因。因不當通知與公告引起的清算組成員民事賠償責任的具體判定關乎對《公司法司法解釋二》第11條的解釋。下文將從理論上對該賠償責任的性質,以及不同認識所產生的問題進行論述、評述。

        三、不當通知與公告民事賠償責任的困境

        1.清算組的法律地位

        為了清楚地認識清算組成員賠償責任的性質,首先應探究清算組的法律地位。依《公司法》第183條,清算組是在公司出現解散事由后于一定時期內成立的。公司正常存續(xù)時,清算組無存在之必要和余地。全體股東充任有限責任公司清算組成員。在內容上,公司清算期間,不得進行和清算無關的事務,具體依《公司法》第184條,原則上依《公司法》第189條,即忠于職守、依法清算。基于相關法律規(guī)定,學者在學理上把清算組稱為清算中公司的機關,此謂機關說。機關說認為公司解散后,清算組代替公司法定機關——董事會,成為公司的代表機關。作為清算中公司的法人機關,清算組成員對公司承擔受信義務。[1]597-604違反之,則應承擔違信責任。違信責任為侵權責任在公司法上的具體運用,在歸責上,需要具備違法行為、主觀過錯、實際損害以及行為與損害之間的因果關系等要件。[1]393-408在司法實踐中,確有一些法院比照前述侵權責任之要件判定清算組成員要不要承擔責任,承擔什么責任,如何承擔責任,以及在多大范圍內承擔責任。

        2.清算組賠償責任承擔之困境

        既然清算組對公司承擔受信義務,那么為何直接要求清算組成員對公司債權人承擔賠償責任呢?這有點難以理解,因債權為相對權,一般來說在債權中僅債務人負義務,也僅債務人尚能侵害債權,[2]因而只有債務人才對債權人承擔債權未能實現的賠償責任。債權人對公司享有債權,而非對清算組成員享有債權,那么為何直接要求清算組成員對債權人承擔債權未能實現的賠償責任呢?責任分配的過程有點跳躍,據筆者猜測,恐因公司注銷之后,債權之實現對象不存,公司的剩余資產被公司股東(清算組成員)瓜分。故法律(《公司法司法解釋二》第11條)應直接規(guī)定:公司注銷之后,清算組成員對債權人債權之損失承擔賠償責任。但筆者認為,即使這樣也只能較好地適用于公司清算后剩余資產大于債務之情形。因為當剩余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時,清算組應向法院申請宣告破產,全體債權人進行債權分配。此外,因債權人屬利益相關者*利益相關者(other constituencies),是指除股東以外的其他公司參與者(participants),包括雇員、客戶、債權人以及公司所在的社區(qū)(community)等。參見施天濤著,《公司法論》(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14年,第401頁。,股東對債權人負有受信義務也頗具爭議,且學界主流持否定之態(tài)度。《公司法》第5條雖明確股東應承擔社會責任,但缺具體內容,責任之具體承擔面臨很大的困難。故宜認為我國公司法實未把公司社會之責任落實于公司管理者。當剩余資產大于公司債務時,要求清算組成員對債權人的債權承擔賠償責任尚無問題,因此時公司債權人的全部債權都可實現,無是否公平受償之憂,與股東有限責任原則無涉。

        在公司注銷、法人人格消滅之后,剩余資產不足以清償公司全部債務時,清算組成員應承擔的賠償責任是否受股東有限責任原則影響為實務之難點,且頗具爭議。上節(jié)判例可茲為證。究其根源,一方面蓋理論不清,另一方面系《公司法司法解釋二》第11條第2款賠償責任之規(guī)定可有多種解釋。依文義,前款規(guī)定僅能推出侵權之要件,然尚無法得知賠償范圍的規(guī)定。在因果關系上,當清算組不當通知與公告時,債權人必遭損失。至于其債權全部受損或部分受損,須參照法定清算之情形方可知曉。法定清算時,債權人正常申報債權,當公司剩余資產超出總負債時,全體債權人可實現全部債權;當公司總負債超出剩余資產時,公司進入破產清償程序,在法院的主持下,全體債權人參與分配、公平受償。但當清算組具有不當通知與公告之情形,且公司債務超出剩余資產時,遺漏申報之債權人于剩余資產范圍內或得不到清償(若此時剩余資產已被公司其他債權人分配完畢),或得不到公平受償,假設此時清算組成員也僅于剩余資產內或股東分得之資產內承擔賠償責任,對債權人實為不公。清算組成員實未因過錯承擔責任,恐將鼓勵清算組成員不通知公司債權人或者少通知公司債權人,以便逃避對公司債權人的合法負債。假有股東有限責任原則之保護,即使債權人起訴賠償也僅以公司剩余資產受償,對公司債權人實為不利,且有違清算通知與公告制度之立法目的——保護公司債權人之利益。[3]50-55除此之外,也恐將架空破產清算制度,公司債務超剩余資產時,清算組成員傾向于少通知公司債權人,以虛假清算報告注銷公司,從而逃避公司破產程序。

        依前述邏輯,恐清算組成員賠償責任不受股東有限責任原則之限制更屬合理,然其不利之處是有違侵權賠償之填平原則。清算組成員的賠償責任屬民事侵權責任在實務界獲廣泛贊同,依侵權責任之構成要件在司法實踐中處理類似案件具有簡便、高效的特點。假一律使清算組成員對債權人之債權損失承擔全額賠償責任,恐將有違侵權法上因果關系之構成,使清算組成員承擔非由其不法行為造成的損失,如于公司經清算后剩余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時,遺漏債權申報之債權人于正常情形之下僅能實現其80%之債權,但債權人經訴訟卻能實現100%之債權,造成一個債權因實現途徑不同而有不同的結果。進而前述賠償也體現出懲罰的性質,但懲罰性賠償于我國實需法律明文之規(guī)定,如《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受欺詐人可向欺詐人主張三倍之賠償。于法律尚無明文規(guī)定時,法官不得自由裁量懲罰性之賠償。

        上述之困境或因我國公司清算注銷程序為不可逆。依公司法及其司法解釋的相關規(guī)定,公司清算程序,諸如成立清算組、清理公司財產、通知與公告?zhèn)鶛嗳?、債權申報和確認、最終清算分配等環(huán)節(jié)乃環(huán)環(huán)相扣、依次進行,不可逆轉或跨越,然可避免公司清算義務人利用公司擾亂社會之經濟秩序。[4]249隨之產生的問題是,一環(huán)之錯將影響整個清算注銷程序的進行和清算結果的公平公正,如債權未獲申報實現,于公司注銷后僅得主張清算組成員承擔損害賠償。然于債權人和清算組成員而言,此種損害賠償恐將造成兩相不公之局面:債權無法得到公平實現和承擔不屬于自己不法行為造成的損失。國內亦有學者依我國公司登記法之規(guī)定,持我國在理論上存在接近恢復登記[3]398之特殊規(guī)則之觀點,然該學者亦意識到恢復登記制度在我國缺乏必要之理論準備,無經驗可循,實操難度甚大,[3]399或不具現實意義。故本文對以恢復登記解決問題的路徑不作考慮。

        四、清算組民事賠償責任困境的解決

        1.解決困境的一般原則

        把《公司法司法解釋二》第11條第2款規(guī)定的民事賠償責任界定為侵權損害賠償責任是較為妥當的。公司注銷之后,人格消滅,債權人于債之相對性范疇無實現債權之可能。依侵權損害賠償之見解,債權人對公司的債權轉化為對清算組成員的侵權債權。于此轉化,債之性質生變。于轉化之前,債權或為意定之債,或為法定之債;轉化之后,轉化為對清算組成員之侵權債權。侵權之債的實現應符合侵權責任之要件構成,即侵權行為、債權受損、清算組成員具主觀過錯、侵權行為與債權受損之間存在因果關系。侵權行為即清算組的不當通知與公告。債權損失即于客觀上債權人無法向公司主張并實現其債權之事實。主觀過錯以推定進行認定,依法通知債權人系清算組之法定義務,且此種義務亦屬合理,故于清算組未能依法履行義務時,推定清算組成員之主觀狀態(tài)為故意或重大過失。因果關系應采相當因果關系[5]標準予以認定,前述法定義務的違反一般可使債權人公司債權受損時,即認為清算組違反法定義務的行為與債權人債權受損間具因果關系,相當因果關系成立。清算組不履行前述法定義務,債權人將難以獲知公司人格行將消滅,因而不能及時向公司主張(申報)債權,實現其債權?;谇謾嘭熑翁钇綋p害的賠償原則,在具體案件中還應客觀地理清債權之損失范圍,清算組成員當以債權人客觀損失為限承擔賠償責任。

        2.清算組成員賠償責任之具體認定

        清算組成員違反法定清算通知與公告的義務,公司注銷之后,并不意味著清算組成員僅需于剩余財產內承擔賠償責任,而應區(qū)分具體情況進行區(qū)別對待。在處理清算組成員的賠償責任時,應結合舉證責任的分配、證據是否可信等,最終決定賠償責任的承擔。

        (1)公司剩余資產足以清償公司的全部債務。當公司剩余資產超過公司負債總額時,公司注銷之后,清算組成員應全額賠償公司債權人的債權,并且此時清算組成員(公司股東)就公司剩余資產所得也能足以賠償債權人之損失。

        (2)公司剩余資產不足以清償公司之全部債務。當公司剩余資產不足以清償公司全部負債,但清算組出具的清算報告上顯示的公司剩余資產為客觀真實,且不具弄虛作假之情形,公司注銷之后,清算組成員僅需就假定通過公司破產程序該債權人能夠實現的債權額承擔賠償責任,不過公司清算組成員須對該債權額度承擔舉證責任。因為在資不抵債的情形下向法院申請破產也是清算組的一項法定義務,清算組未向法院申請破產,清算組成員具有主觀過錯,造成債權人債權損失的,由清算組成員承擔相應的舉證責任是符合公平原則的。并且清算組成員對公司而言屬內部人員,于清算時其掌控著公司的賬冊等資產信息,對于遺漏債權人在公平受償的情形下能夠實現多少債權較為清楚,且能舉證證明?;谝话銈鶛嗥降仁軆斣瓌t,應比照在破產清算情形之下,遺漏債權申報之債權人本應能夠實現的債權數額來計算清算組成員的賠償額度,但應以債權人對遺漏債權申報不具過錯為前提。

        當清算組成員舉證不力時,應承擔不利之后果,即推定公司剩余資產尚能清償公司全部負債,由債權人全額實現其對公司的債權。之所以采取此種方式,乃因我國清算注銷程序具有不可逆性,不能通過宣布清算組已經做過的合法清償行為無效,回轉進入破產清算程序,由公司全部債權人參與分配、公平受償。但清算程序的不可逆并不意味著不可借用破產清算受償之計算方法以證明債權人實際能夠實現多少債權。

        3.小結

        上述方法處理清算組成員的賠償責任,或僅借用侵權責任承擔之法理判斷清算組成員該如何承擔責任雖然合理,但因《公司法司法解釋二》第11條第2款之明確規(guī)定,在司法實踐中,該賠償責任之承擔應引用公司法的相關條文,而非適用侵權責任法的相關規(guī)定。換言之,當債權人訴請清算組成員對其損失承擔賠償責任時,應一并適用《公司法》第189條第3款和《公司法司法解釋二》第11條之規(guī)定;當債權人訴請股東承擔賠償責任時,應適用《公司法》第189條第3款和《公司法司法解釋二》第19條之規(guī)定。因通知與公告為公司合法注銷中的重要一環(huán),通知與公告出現瑕疵時必然帶來清算報告之虛假,因而將出現法條聚合之情形,法條之適用應按債權人訴請賠償對象的不同而作區(qū)別應對。

        由清算組成員對公司債權人的債權損失額度承擔舉證責任,并未突破侵權損害賠償舉證責任的一般分配模式,換言之,不存在舉證責任倒置的問題。如前所述,如果清算組不履行法定通知與公告義務,如非公司內部人士,債權人將難以意料公司會于某一天突然消滅其獨立人格。采相當因果關系之標準,必將引致債權人債權不能正常實現,不當通知與公告行為與債權人債權無法實現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債權人不必再就該行為實際造成自己多大范圍的損失舉證證明。[4]253之所以可由清算組成員舉證證明債權受損的范圍,實乃基于公平原則和程序法上的辯論原則給其一個反擊的機會,假如清算組成員反擊不力,則推定公司剩余資產尚能清償債權人的全部債權,由清算組成員對之進行全額賠償。

        五、總結

        在我國現行法上,筆者就僅債務人方能侵害債權這一論斷持有疑義,我國《侵權責任法》第2條明確規(guī)定侵害民事權益的應承擔侵權責任,民事權益包括人身權益和財產權益,而財產權益包括債權應無疑義。當股東把作為債務人的公司人格消滅時,該債權通過債權請求權保護的現實可能性也隨之消失,難道不能謂債權受侵害嗎?至少也是侵犯了債權人通過債權保護方法實現其債權的可能性。債權并非期待權,[6]而是如同物權一樣實實在在存在的財產權,過錯侵害之,受害人理應獲得賠償救濟。

        存有疑義的是非適格清算組成員*因為我國公司法規(guī)定有限責任公司的清算組成員由股東充任,所以當非公司股東擔任清算組成員時,我們稱之為非適格清算組成員,由股東擔任的清算組成員我們就稱之為適格清算組成員。是否也需像適格清算組成員一樣對債權人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在司法判例中,認為非適格清算組成員也需同適格清算組成員一樣對債權人承擔賠償責任的理由是:清算組成員系接受公司的委托,成為清算組整體的一份子,和適格清算組成員并不具差別,且清算組成員不必非得為公司股東,股份有限公司就允許非公司股東擔任清算組成員。非適格清算組成員一旦受任清算事務,就應按照法律規(guī)定享有權利、承擔義務。在司法實踐中,認為非適格清算組成員不應對債權人承擔賠償責任的理由是:非適格清算組成員在公司注銷之后并不能像公司股東一樣分得公司剩余資產,要求其承擔像適格清算組成員一樣的賠償責任有失公平。筆者認為,我國公司法雖明文規(guī)定有限責任公司的清算組由股東組成,但也未禁止非股東擔任清算組成員,因公司法總體屬于私法,根據法無禁止即可為的一般法理,非公司股東當然可以擔任清算組成員,受托處理公司清算事務。至于是否公平,非適格清算組成員可在同適格清算組成員承擔連帶賠償責任之后,根據其過錯的大小向其他清算組成員追償。[7]清算組成員可在承擔超出自己賠償數額的連帶責任之后向其他清算組成員追償是基于共同侵權行為責任承擔的一般法理。

        六、余論:是否運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認制度?

        在司法實踐中,有法院判決清算組成員對債權人承擔全額賠償是基于公司法人人格否認,出于打擊股東惡意逃債的角度。筆者認為,雖非絕對不可判決清算組成員承擔無限責任,但公司法人人格否認制度的運用應持審慎態(tài)度,應根據個案的具體情況定之。當清算組不履行法定通知與公告的義務系惡意逃廢債務且嚴重侵害公司債權人的債權實現時,判決清算組成員(股東)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也未嘗不可,且否認公司法人人格也有相應的法條規(guī)定(《公司法》第20條第3款和《公司法司法解釋二》第18條第2款)。但公司法人人格獨立制度和股東有限責任制度是現代公司法的基石,濫用公司人格否認制度將會從根本上動搖整個公司法人制度,給公司的發(fā)展和現代法治造成災難性后果。公司法人人格否認制度必須從嚴把握,不得濫用。[8]在不當通知與公告民事責任的賠償中,當利用侵權責任的原理能夠解決問題時,沒有必要運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認制度對公司債權人以救濟。

        [1] 施天濤.公司法論(第三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4:597-604.

        [2] 漢斯·布洛克斯 (Hans Brox)、沃爾夫·迪特里?!ね郀柨?(Wolf-Dietrich Walker).德國民法總論[M].楊大可,張艷,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379.

        [3] 葉林,徐佩菱.關于我國公司清算制度的評述[J].法律適用,2015(1):50-55.

        [4] 最高人民法院民申審判第二庭.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公司法司法解釋(一)、(二)理解與適用[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249.

        [5] 林操場.施惠人非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無需對好意施惠過程中發(fā)生的損害承擔賠償責任[J].人民司法·案例,2016(35):45-47.

        [6] 楊立新.債與合同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33-34.

        [7] 徐強勝,趙莉.最高人民法院公司法司法解釋精釋精解[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6:180.

        [8]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二庭.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公司法司法解釋(一)、(二)理解與適用[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15:416.

        (責任編輯:朱登臣)

        2017-01-10

        劉富城(1992-),男,江西贛州人,華東政法大學2015級法律碩士研究生。

        10.3969/j.issn.2096-2452.2017.01.009

        D922.291.91

        A

        2096-2452(2017)01-0040-06

        ①由于我國《公司法》第183條規(guī)定有限責任公司的清算組成員由股東組成,本文也局限于討論有限責任公司解散自行清算的情形,為了行文順暢,如無特別指出,本文中,“公司股東”與“清算組成員”同義使用。

        猜你喜歡
        清算組公司法債權
        公司被“悄悄”注銷,員工該向誰討要欠薪
        淺析企業(yè)破產清算組的若干法律問題
        淺析企業(yè)破產清算組的若干法律問題
        德國《有限責任公司法》中的法律形成
        法律方法(2018年2期)2018-07-13 03:21:46
        西夏的債權保障措施述論
        西夏學(2018年2期)2018-05-15 11:22:04
        債權轉讓擔保
        債權讓與擔保等的復合性運用
        公司的合同解釋與公司法的價值分析
        注銷公告
        認繳制視野下的公司法人格否認
        商事法論集(2015年2期)2015-06-27 01:19:18
        后入内射国产一区二区| 日本最新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 久久青青草原一区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久| 俄罗斯老熟妇色xxxx|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午夜| 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久久| 99久久国产精品网站| 成人三级a视频在线观看| 人妻无码中文专区久久综合| 人妻中出中文字幕在线| 久久精品一区午夜视频| 黑人巨大无码中文字幕无码| 91精品国产福利尤物免费| 国产熟妇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日日噜噜夜夜狠狠久久丁香五月 | 国产精品99久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视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av成人综合网成人| a级毛片无码免费真人| 亚洲精品国产老熟女久久| 日本女同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日摸天天碰中文字幕你懂的| 国产精品久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 国产精品女丝袜白丝袜| 一区二区三区蜜桃av| 色一情一乱一伦| 欧美性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一区二区蜜桃| 精品久久av一区二区| 曰本大码熟中文字幕| 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广区| 三级日本午夜在线观看| 男女性杂交内射女bbwxz| 女人大荫蒂毛茸茸视频|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十八禁|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久久av|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爱爱| 永久免费无码av在线网站|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看| 精品少妇一区二区av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