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玉
(黑龍江省泰來縣人民醫(yī)院泌尿外科,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2400)
后腹腔鏡手術用于泌尿系疾病的臨床效果評價
孔令玉
(黑龍江省泰來縣人民醫(yī)院泌尿外科,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2400)
目的 探討泌尿系疾病采用后腹腔鏡手術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泌尿系疾病患者100例,隨機分組,就常規(guī)開腹治療(對照組,n=50)與后腹腔鏡手術治療(觀察組,n=50)效果展開對比。結果 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術中出血量、手術操作用時、住院時間均少于對照組(P<0.05),并發(fā)癥率低于對照組。結論 針對臨床收治的泌尿系統(tǒng)疾病患者,采用后腹腔鏡手術治療,相較傳統(tǒng)開腹手術,總有效率居更高水平,明顯減少了術中出血量,縮短了恢復時間,且具較高安全性,值是臨床廣泛推廣應用。
后腹腔鏡手術;泌尿系疾?。恍Ч^察
泌尿系統(tǒng)疾病病因復雜,患者以腰痛、排尿異常等為主要癥狀表現,對身心健康均造成了較大影響。后腹腔鏡手術為一項近年新興的微創(chuàng)術式,具術后恢復快、整體效果好等優(yōu)點[1]。本次研究針對所選擇的泌尿系疾病患者,采用后腹腔鏡手術治療,取得了顯著成效,現回顧結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泌尿系疾病患者100例,隨機分組,觀察組50例,男35例,女15例,年齡27~76歲,平均(45.9±5.2)歲,其中腎囊腫去頂手術12例,輸尿管切開取石術13例,腎上腺腫瘤切除術10例,腎切除術15例;對照組50例,男37例,女13例,年齡25~77歲,平均(44.7±6.2)歲,其中腎囊腫去頂手術11例,輸尿管切開取石術12例,腎上腺腫瘤切除術9例,腎切除術18例。組間基線資料可比(P>0.05)。
1.2 方法
1.2.1 觀察組
本組病例采用后腹腔鏡手術方案治療,先有效對人工氣腹進行建立,于機體腋中線髂嵴上約2 cm處取一切口,插入氣腹針,將此針連接CO2充氣機并行充氣操作,控制速度在1 L/min,最理想的總劑量為2~3 L,注意腹腔內壓需<16 mmHg。后取套管針行相關穿刺操作,經腋后線12肋下患者機體腋前肋緣下將此針刺入,入腹腔時操作者自覺有突破感后將套管芯拔出,若腹腔內有沖出氣體聲,需取腹腔鏡插入,與光源接通,指導患者對體位調整。由腹腔鏡下觀察的圖像作引導,實施相關操作,結束手術后將腹腔鏡取出,觀察有無臟器損傷及內出血的情況,將腹腔內氣體予以徹底拔除后,拔出套管,縫合切口,結束手術。
1.2.2 對照組
本組病例行常規(guī)開腹手術,硬膜外麻醉下經腹部切口行相關操作。
1.3 指標觀察
(1)對比兩組臨床效果;(2)對比手術情況,如術中出血等;(3)對比并發(fā)癥率。
1.4 療效評定
治愈:生命體征平穩(wěn),腎功正常,癥狀均消失;好轉:體征平穩(wěn),癥狀大部分消失,腎功改善;無效:上述癥狀體征改善均不明顯。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涉及數據均輸入SPSS 13.0軟件,組間計量數據應用(±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行x2檢驗,P<0.05具統(tǒng)計學差異。
2.1 臨床效果
觀察組患者治愈45例,占90%,好轉5例,占10%,無效0例,占0.0%,總有效率為100%,對照組治愈30例,占60%;好轉12例,占24%;無效8例,占16%,總有效率為84%,對比具統(tǒng)計差異(P>0.05)。
2.2 手術情況
觀察組術中出血平均(45.7±5.8)mL,手術用時(43.2±5.6)min,住院時間平均(7.6±1.3)d,對照組分別為(75.4±7.9)mL,(118.9±7.6)min,(13.9±2.4)d,組間對比均具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2.3 并發(fā)癥
觀察組無并發(fā)癥發(fā)生,對照組切口感染5例,占10%。
泌尿系疾病為臨床泌尿系統(tǒng)疾病領域常見病理類型,除對機體正常排泄造成不利影響外,還會干擾到機體其它組織,使功能受阻?;颊呖捎醒?、尿液異常等表現,此外,還可合并腎及腎周圍炎癥癥狀,對患者身心健康均造成了嚴重影響[2]。
以往開腹手術是常用于對泌尿外科疾病治療的術式,但此方法對機體造成的侵襲性創(chuàng)傷大,術中出血量多,術后恢復進程緩慢,且易有切口感染等多種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進行影響了整體手術質量[3]。腹腔鏡手術是通過應用腹腔鏡展開外科治療各項操作的術式,將腹腔鏡于冷光源照射下于腹腔插入,采用數字攝影技術將所攝圖像較為清晰的于監(jiān)視器顯示,醫(yī)生依據屏幕圖像具體情況應用腹腔鏡器械展開系列操作。其與傳統(tǒng)手術比較,除獲得的手術效果理想外,且對機體形成的創(chuàng)傷較小,患者疼痛程度較輕,皮膚遺留瘢痕少,術后更易恢復,進而明顯縮短了住院時間,降低了感染率。結合本次研究結果示,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術中出血量、手術操作用時、住院時間均少于對照組(P<0.05),并發(fā)癥率低于對照組。
綜上,針對臨床收治的泌尿系統(tǒng)疾病患者,采用后腹腔鏡手術治療,相較傳統(tǒng)開腹手術,總有效率居更高水平,明顯減少了術中出血量,縮短了恢復時間,且具較高安全性,值是臨床廣泛推廣應用。
[1] 舒代斌,嚴 冬.泌尿外科腹腔鏡手術的臨床效果觀察[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6,29(6):807-808.
[2] 馮 均.曲卡直接穿刺法建立后腹腔鏡氣腹行腹腔鏡泌尿外科手術的體位[J].醫(yī)藥前沿,2016,6(8):71-72.
[3] 張善成.后腹腔鏡技術治療泌尿外科疾病的臨床探析[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連續(xù)型電子期刊),2015,15(34):137.
本文編輯:王雨辰
R699
B
ISSN.2095-8242.2017.15.294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