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亞
(江蘇省宜興市官林醫(yī)院,江蘇 宜興 21425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COPD),對肺部有較強破壞性,是以不完全可逆氣流受到限制為特征的一種疾病。該病在臨床內科呼吸系統(tǒng)疾病中十分常見,可根據患者的癥狀和體征變化將疾病類型分為有緩解期慢阻肺與急性加重期慢阻肺兩種[1]。緩解期慢阻肺患者較之急性加重期病情較輕,對患者影響不大,而急性加重期慢阻肺臨床表現為劇烈咳嗽咳痰、呼吸不暢、氣喘以及胸口發(fā)悶等,對患者身心危害以及生活質量影響極為嚴重[2]。另有相關資料顯示,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在住院治療期間發(fā)生呼吸衰竭、心臟疾病等合并癥幾率較大,輔以有效護理方法可對患者并發(fā)癥進行減少,從而提高治療療效[3-4]。本研究選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的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40例,對優(yōu)質護理運用于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的護理效果展開研究。
選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的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40例,按照不同護理方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20例,參照組20例。觀察組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齡55-86歲,平均(64.81±8.62)歲,病程4-10年,平均(7.23±1.05)年。參照組男性8例,女性12例,年齡53-84歲,平均(61.26±7.05)歲,病程5-12年,平均(8.04±1.68)年。40例患者,合并心功能不全24例、高血壓12例、其他4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以及病程等臨床資料對比不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參照性較強。
參照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做好患者呼吸功能檢測、飲食護理、用藥指導等。
觀察組實施優(yōu)質護理,具體如下。
(1)臨床研究資料表明,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由于住院期間臨床癥狀明顯對患者身心折磨較大,患者容易出現焦躁、緊張以及抑郁等消極心理,對患者護理配合度的提高有明顯阻礙。對此,護理人員應在患者入院當天主動與患者及家屬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其臨床病史、性格特點以及護理需求等,有助于為其制定有針對性的優(yōu)質護理方案。
(2)患者入院后缺乏對疾病的正確認知亦會導致患者治療配合性不高,因此應根據患者實際文化水平運用簡單易懂的方式對其進行疾病知識宣傳,宣傳內容包括發(fā)病機制、臨床癥狀、治療機制、注意事項等,有助于患者對疾病進行了解后消除治療消極心理,能夠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減少不良反應發(fā)作率。
(3)在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中,咳嗽以及呼吸不暢等臨床癥狀時有發(fā)生,因此護理人員應做好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工作,定期鼓勵患者進行排痰,傳授患者正確咳嗽方法,對排痰困難患者應運用胸部叩擊或者吸痰器輔助其排出痰液。護理人員可在患者排出痰液時用手拍打患者背部,在進行拍打時應注意力度,防止力度過猛對患者心臟造成損傷,拍打時應避開乳房心臟骨突部位。
(4)每日定期排痰對緩解臨床癥狀、減少肺部痰菌感染有一定作用,早晨起床時和晚上睡覺前定時進行排痰,有利于排除聚積的痰液,幫助患者更好生活與睡眠。對于痰液量多以及較為粘稠的患者,應給予其重點關注,可運用霧化吸入治療對患者氣道痰液進行稀釋,必要時運用吸痰器對其進行排痰,能有效防止患者因呼吸道堵塞而引發(fā)不良事件,霧化吸收治療結束后,可適量飲水清洗氣道,對加快患者肺部功能恢復有積極作用。
(5)患者臨床癥狀嚴重會導致呼吸道功能下降進而引發(fā)呼吸困難,對呼吸困難嚴重患者應做好氧氣治療,進行氧氣治療期間應按照醫(yī)囑對患者吸氧量以及吸氧濃度進行嚴格把控,防止因氧氣不足缺氧而死引起醫(yī)療事故,或因氧氣濃度過高引起“氧中毒”現象。急性加重期慢阻肺對患者呼吸功能影響極大,因此護理人員應為病情較輕患者制定有效訓練方案,指導患者運用縮唇式呼吸、膈式或腹式呼吸,加強吸氣阻力器使用等方法進行呼吸訓練,以改善呼吸功能。對于中重度急性重期患者,護理人員應告知其多臥床休息,引導患者采取正確姿勢臥床,有助于患者保持呼吸暢通。對于極重度呼吸困難患者,應采取身體前傾位臥床,使用呼吸機幫助患者正常呼吸。
(6)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由于病情特殊,在為其提供食物時應對患者具體情況加以考慮,對于吞咽正?;颊呖蔀槠涮峁└邿崃?、高蛋白、高維生素、低脂類便于消化的食物,保證患者體內水電解質平衡。對吞咽困難患者可囑咐其家屬將營養(yǎng)食物打磨成汁水,濾去多余雜質通過醫(yī)用管道對患者進行喂養(yǎng),此外還應遵醫(yī)囑對患者進行靜脈營養(yǎng)物質輸注,保證患者營養(yǎng)充足對強健其體魄、增加其免疫力有重要意義。
(7)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不定時會發(fā)生咳嗽、呼吸困難等情況,護理人員在患者休息時更應加大巡視力度,密切觀察患者動脈血氣情況,保持患者體內水電解質酸堿平衡,防止因睡眠時發(fā)生緊急事件得不到及時救治,發(fā)生護患糾紛。
研究中采用SPSS19.0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平均數加標準差方式(±s)表示,使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使用χ2檢驗,當P<0.05時,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情況對比:觀察組20例患者,護理非常滿意15例、滿意4例、不滿意1例;參照組20例患者,非常滿意9例、滿意3例、不滿意8例。對比差異明顯,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具體情況對比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情況對比[n(%)]
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是慢阻肺疾病中的較嚴重的一種,對患者心臟、肺部以及呼吸道的損害極大,且治療過程中多發(fā)并發(fā)癥,加大了護理難度[5-6]。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醫(yī)療技術的進步,常規(guī)護理措施已不能有效對患者治療過程起到良好的輔助作用,有效的護理措施對患者臨床癥狀改善以及加速康復進程有積極作用[7]。優(yōu)質護理是針對患者實際情況制定的護理方案,通過加強對患者心理干預、做好呼吸道護理以及飲食護理等,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提高治療依從性[8]。
綜上所述,急性加重期慢阻肺運用優(yōu)質護理效果顯著,值得臨床大力推廣。
[1] 成建萍.對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進行優(yōu)質護理的效果探究[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5,13(24):107-108.
[2] 劉莉,楊紅云.優(yōu)質護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臨床護理中的應用[J].醫(yī)藥前沿,2017,7(5):276-277.
[3] 閆穎.對行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的急性加重期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實施綜合護理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5,13(23):76-77.
[4] 高斕焱.氧驅霧化吸入鹽酸氨溴索治療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療效觀察與護理體會[J].黑龍江醫(yī)學,2014,38(2):161-162.
[5] 孫常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應用中西醫(yī)臨床護理路徑護理的效果觀察[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7,36(3):177-178.
[6] 把菊香.對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進行綜合護理的效果觀察[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7,15(1):148-149.
[7] 鄢小寧.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辨證施護策略分析[J].中國中醫(y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6,14(7):121-122.
[8] 王躍軍.舒適護理聯(lián)合霧化吸入治療慢阻肺急性加重期臨床觀察[J].牡丹江醫(yī)學院學報,2014,35(1):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