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子蘊
【摘 要】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文化交流的國際化發(fā)展,英美影視文化已逐漸滲入到我國,尤其是在當代大學生中廣為流傳,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國傳統(tǒng)的價值觀以及生活方式。本文主要對英美影視文化的傳播在當代大學生價值觀樹立過程中產生的影響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英美影視;影視文化;當代大學生;價值觀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01-0156-01
將技術與藝術完美結合在一起的娛樂媒體就是我們所說的影視,影視文化對各個年齡段的人都有極強的吸引力,尤其對正處在思想萌芽期的大學生的價值觀、思維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產生了極為深刻的影響。
一、英美影視文化對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的積極影響
(一)引導大學生獨立自主的個性。在欣賞英美影視劇的過程中我們發(fā)現,英美人身上那種堅持不懈、不畏艱辛、頑強拼搏的精神,在影片中體現得淋漓盡致,他們所崇尚的是積極奮斗以及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態(tài)度。比如,上世紀90年代在英美上映的《阿甘正傳》,影片講述一個弱智男孩成長的歷程,正是孩子父母始終認為自己的孩子不比任何人差,才能使其按照父母所教導的生活觀念成長,直至最后他取得了成功。這種典型的平民觀念的闡述,使人們相信只要你有能力,愿意付出加倍的努力,那么最后一定可以取得滿意的成果。在與之類似的英美勵志片中,人們以一種輕松愉快的心態(tài)去欣賞影視,并在欣賞的過程中受到更多的思想感染和素質文化教育,從而提升個人的思想觀念以及改變看待問題的視角。
(二)指引大學生自力更生的個性。將個人自立的價值取向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是英美影片最大的特點,對他人人格的尊重也是通過影片的內容體現出來的。英美一直崇尚的以個人自立為榮,以依賴父母為恥的觀念,使其在現實生活當中,將個人的獨立自主作為自我價值實現的必經之路。比如影片《絕望主婦》中的Lynette,她在自己的雙胞胎兒子年滿18周歲之后,要求他們獨立生活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未來。在欣賞英美影片的過程中可以看出,幾乎所有英美家長對孩子獨立生活能力的培養(yǎng)都予以了充分的重視,從而使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養(yǎng)成了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個人價值和夢想的觀念。
(三)引導大學生樂觀上進地生活。一些英美影片對我國當代的大學生也具有極為重要的教育意義。比如《丑女貝蒂》中的主人公貝蒂,雖然是一個外貌平平的女孩,總是信心滿滿地面對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并利用自己的智慧化解了重重困難和危機。這部影片就是極為典型的麻雀變鳳凰的案例,但是其最大的意義卻是對觀眾的心靈激勵。
二、英美影視文化對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的消極影響
(一)英美人開放的思想性格,也通過他們的影片對當代大學生的愛情觀念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英美人希望得到的是沒有約束的戀愛,而且對待性行為也非常的隨意。經調查發(fā)現,婚前同居以及性行為已經非常普遍,只要兩情相悅就可以在一起,如果彼此之間感覺不合適了就會分開,這種觀念和意識不僅與中國傳統(tǒng)的婚戀觀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同時對當代大學生的婚戀觀念也造成了嚴重的影響。比如,目前大學生非常喜歡的《緋聞女孩》這部影片,劇中的人物關系非常復雜,不僅主人公的父母經常結婚離婚,就連未成年的男孩與女孩也經常發(fā)生性關系,而這些在英美影片中都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就算是發(fā)生了關系,也不會有人要求你負責。
(二)人物特點鮮明且獨立,是英美影視中表現出的最大特點。人物的性格特征通過影片充分表現出來,從而實現自身利益和價值的最大化,但是在影片中也有很多宣揚極端主義思想的作品。比如影片《絕望的主婦》中的四個婦女都是個人主義典型的代表,雖然她們在各自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不一樣,但是在她們內心都希望依靠自己的力量去經營自己的生活和人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自身的價值。
(三)一味地追求物質享受也是英美影片所體現出的特點,我國大學生也因為越來越多英美影片的涌入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比如廣受歡迎的《緋聞女孩》這部影片,很多大學生都在欣賞完影片之后受到了拜金主義思想的影響,從而產生了一種追求富裕、奢華的生活無可厚非,凡事必先言錢似乎是天經地義的觀念。在這些學生的心中已形成了一種只要有錢什么都可以實現,將錢作為自己人生的終極目標。也正是因為受到影片中所體現的這種觀念的影響,所以導致當代大學生中形成了一種及時享樂、相互攀比的不良社會風氣。
三、結束語
英美影視文化具有其獨有的特性,對于當代大學生而言,應當包容并且吸收其中富有正能量的一面,取其精華,認真仔細地去學習和研究英美影視文化的內涵和意義,才能吸納英美影視節(jié)目的思想精髓,并且進一步利用這種正能量教育和幫助當代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參考文獻:
[1]劉李敏.影視文化視域下的大學生道德教育探析[D].山東師范大學,2015.
[2]趙穎.當代影視文化對青少年思想和價值觀的影響分析[J].西部廣播電視,2015,(11):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