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綠桑
所謂輕奢,就是“可以負擔的奢侈品”,相對應動輒幾萬的老牌奢侈品,輕奢品牌定價只有幾千塊錢。輕奢品牌不強調(diào)歷史、做工,強調(diào)的是設計和傳遞出來的生活態(tài)度。它們用一條條設在亞洲的流水線制造著“美國時尚風”。
輕奢并不能體現(xiàn)出生活高品質(zhì)的細節(jié)風貌,當輕奢品牌的消費者成長為真正奢侈品的消費者,而新人類又直接跨過它們時,輕奢的日子不再好過。
被“淘寶”的奢侈品牌
Coach,Michael Kors,Katespade被稱為傳統(tǒng)“三大輕奢品牌”,現(xiàn)在陣營又加上了Tory Burch和Furla。
它們在中國打下知名度應該歸功于淘寶,幾年前,原單貨橫行,每個商家都說自己的產(chǎn)品血統(tǒng)正宗,出身于代工廠,有些還潛入廠房拍出設計草圖,以證身份。原裝、組裝還是徹底的仿冒,現(xiàn)在已無從考證,只是這些品牌在廣大女性心里扎下了根。打擊原單后,她們更樂意用“KS”“MK”“TB”作為隱秘暗號,搜尋著自以為的真貨。
被免費推廣的輕奢品牌在全面布局中國市場后,愈發(fā)勇猛,店鋪不是開在一線奢侈品牌隔壁,就是開在年輕人的潮流圣地,相對于奢侈品牌店鋪濃重的復古設計和勢利眼的導購,明亮的輕奢品牌顯得平易近人,你可以從容地進去試背,不買也沒有關系。
雖然Michael Kors的抄襲被人詬病,但Katespade的設計卻頗有新意。這個1993年才創(chuàng)立的輕奢品牌刮來一股甜膩的小清新風,自創(chuàng)立伊始就懷揣著遠大的理想及勇于挑戰(zhàn)一切的堅定信念,最火的時候還開辟了兩條復線Kate Spade Saturday和Jack Spade,比主線的價格還要低50%。
Katespade就像青春小說,將目標人群牢牢鎖定在十幾歲到二十幾歲的女性,一切為她們量身定做。產(chǎn)品顏色鮮亮,設計師偏愛糖果色,檸檬黃、湖水藍、橘色、玫粉色、西瓜紅、紫色……多重色彩讓人陷入選擇恐懼癥的同時,反而激發(fā)了購買欲。它的目標人群是一群生來對色彩敏感的人,她們眼前的世界向來是多姿多彩的,而奢侈品牌保守的經(jīng)典配色,無法提供給她們想象的空間。她們不想活在香奈兒的黑白世界里,這意味著女人被固定在高雅、尊貴的位置,她們倒是愿意自由地去闖蕩,把色彩胡亂穿在身上,打破搭配規(guī)則,不遵循所謂的經(jīng)典,經(jīng)典在她們眼中意味著保守。
甜膩清新風背后的討好美學
研究Katespade的設計發(fā)現(xiàn),它運用了一種擬物設計,把產(chǎn)品設計成一種生活相關物的形狀,或?qū)⑸钪械牟煌厝谌朐谠O計中,例如像書籍的手包,像汽車的手拎包,像貓的錢包和青蛙造型零錢包,連皮紋也模仿貓抓的痕跡??蓜e小看這種設計風格,在一些人眼中的幼稚,在另一些人眼中簡直是對生命體的尊重。
但Katespade有時大膽到讓人難以接受,有一季新品以異想天開的童年世界為主題,設計出一個蝸牛造型的包,身體呈棕色,蝸牛殼為綠色螺旋藤編。還有另一款更加駭人的蟾蜍造型草編包,除了有趣,并無使用價值。最新一季小恐龍設計,分別做出了霸王龍、三角龍包款和耳環(huán),卻讓人想起了穿山甲。這些天馬行空的設計只適合存在于時尚大片里,連模特背起來都顯得不搭,更何況凡人,誰會拎著一只草編的蟾蜍或者皮質(zhì)的恐龍去上班?為了創(chuàng)意而創(chuàng)意,失去了包的實用價值,Katespade又走到了另一個極端。
katespade勢如破竹的擴張勁頭沒持續(xù)兩年,就遭遇了增長放緩的命運,現(xiàn)在,它更要面臨被出售的結局,它在2016年的利潤低于市場預期,股價更是一年下滑了11個百分點,不再被分析師看好,正在積極聯(lián)絡買家。
為何如此?
Katespade的甜膩清新風背后是一種討好美學,它清晰定位了自己的銷售人群,投其所好,設計師腦海里時刻閃現(xiàn)著目標顧客形象,年輕,消費水平不高,喜歡新鮮事物,對色彩敏感,個性善變。它的設計貼向目標群體的同時也隔絕了另一群顧客,那些真正有良好收入,出眾氣質(zhì)的女性是絕對不會走進Katespade店鋪的。
當Katespade把一群女孩從20歲送到30歲以后,卻沒有迎來新的消費群。在中國,它主打80后、90后的消費群,可當95后逐漸開始進入消費市場以后,她們并不會買賬,富足的生活環(huán)境提供給她們要買就買最好的消費理念。然而,無論輕奢怎樣宣揚一種生活方式,無非是給囊中羞澀人的一塊遮羞布。95后們有INS上的達人作為風向標,寧可模仿也不會胡亂搭配,寧可排隊等一款LV的復古書包也不會隨手買奧特萊斯唾手可得的輕奢品牌。
輕奢并不能“代言”高品質(zhì)生活
當輕奢品牌襲來,競爭對手們也改變了策略。老牌奢侈品不再高高在上,打歷史和工藝牌,而是用社交網(wǎng)站上傳遞著一種可以被擁有的生活方式,咸魚翻身的Gucci就把時尚大片從宴會廳、真皮沙發(fā)、游泳池、黑色大理石這些渲染著奢華的地方,挪到了街頭,天臺、衛(wèi)生間、地下室和公車,尋常生活空間讓消費者倍感親近,和奢侈品產(chǎn)生了一種奇妙的混搭風格。過去一本正經(jīng)提著LV的時尚大片姿態(tài),現(xiàn)在全變成了輕松、隨意,LV不再作為炫耀的標記成為畫面的主要構成,而真正回歸了它的使用價值,包為人所用。
輕奢的另一個對手是運動潮牌,2016年NIKE超越了LV成為全球最有價值服裝品牌。adidas新款NMD發(fā)售時,全球年輕人通宵排隊購買,轉(zhuǎn)賣出去更是價格飆升。這其實預示著一種生活方式和時尚偏好正在發(fā)生變化,大家對于運動生活的偏愛,使球鞋作為必備品不斷設計得時尚、高智能。再加上明星、網(wǎng)紅效應,他們慣用奢侈品牌與運動潮牌混搭,哪怕是輕奢品牌代言人,在私下里也不會首選輕奢品牌。
輕奢品牌還有一種性別歧視,它們主打女性市場,Katespade甚至不設立男裝線,自動放棄男性市場,也使得品牌產(chǎn)生認知偏差,女性在購買后不能被周圍的男性群體所識別和接受,并且無法共同搭配。
輕奢品牌得益于淘寶的免費推廣,也毀于淘寶,代購擾亂了零售價,假貨使得原本就不出眾的設計和質(zhì)量更雪上加霜。輕奢并不能體現(xiàn)出生活高品質(zhì)的細節(jié)風貌,因為它自身存在著缺陷,Michael Kors的抄襲和Katespade的物化設計,都只是投消費者所好,而非有自己的風格,當這群消費者成長為真正奢侈品的消費者,而新人類又直接跨過它們時,輕奢的日子不再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