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寶成 韓麗娟
河南省農村公路安全保障設施的設置
李寶成 韓麗娟
(河南省交通科學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 鄭州 450006)
本文在分析河南省農村公路交通安全狀況及安全保障實施設置現(xiàn)狀的基礎上,詳細分析農村公路交通事故特征、交通事故成因,結合河南地理實際,提出典型安全隱患點段安全保障設施設置措施。
農村公路;交通事故;安全保障設施
根據(jù)河南省農村公路上的交通事故特點,結合現(xiàn)有建設情況,主要從人、車、路、環(huán)境等方面分析事故成因。
1.1 人的因素
農民對交通安全重視不夠,防護意識較差。主要表現(xiàn)為:相當一部分農民對交通安全法律法規(guī)了解很少,日常生活隨意橫穿鄉(xiāng)村道路;一些農用三輪車、拖拉機不按章行駛等違法現(xiàn)象普遍存在;超速行駛更為普遍。
1.2 車輛因素
農村農用機動車數(shù)量種類大大增加,某市26條縣鄉(xiāng)道觀測站點統(tǒng)計分析農村公路年平均日交通量組成,小貨車、小客車、摩托車所占的比例分別為16%、38%和31%,其中小貨車多為農用三輪車。
1.3 道路因素
通過沿線勘察發(fā)現(xiàn):道路的線形設計不合理;交通橫向干擾現(xiàn)象嚴重,穿村鎮(zhèn)道路開口眾多,銜接的道路等級、路面狀況、接入形式各不相同;開口處平面線形、建筑物、樹木遮擋,同時大部分交叉口無明確的交通標志。
1.4 環(huán)境因素
自然環(huán)境方面,主要有雨雪、風沙、大霧等惡性不良天氣以及復雜的地形地貌、地質條件等;交通服務管理水平方面,農村公路點多線長,很難實現(xiàn)有效監(jiān)管,造成交通安全監(jiān)管管理存在盲區(qū)。
根據(jù)河南地形地貌的特點,選取深山區(qū)、淺山區(qū)、丘陵、平原及旅游區(qū)、涉水區(qū)進行實地調研,對新鄉(xiāng)市、輝縣、原陽縣、信陽市、新縣、濟源、長垣等市縣農村公路安全保障工程設置情況進行調查。調研顯示:其中46%的受訪者常選擇電動車、摩托車、農用三輪車出行;54%的受訪者認為沿線農村公路的安全設施效果一般、不好甚至很差;40%的受訪者認為附近道路事故多發(fā)于急彎,33%的受訪者認為附近道路事故多發(fā)于連續(xù)下坡,18%的受訪者認為附近道路事故多發(fā)于視覺不良;對于當前道路最影響安全的因素,有64%的受訪者認為是車速過快,22%的受訪者認為是道路不區(qū)分車道、路面質量差,16%受訪者認為是道路的標志標線不合理、不齊全[1]。
2.1 缺少必要的交通安全設施
河南省農村公路多數(shù)路段未設置交通標線,交通安全設施缺乏。駕駛員特別是過境車輛司機在一些視距不良路段或急彎路段行駛的時候,若未設置交通標志或設置不合理,就容易造成判斷失誤,引發(fā)交通事故。
2.2 交通安全設施設置不合理
河南省多數(shù)農村公路未在建設之前進行科學的總體設計,從而導致交通安全設施設置不合理。一方面,材料和尺寸等不符合國家或地方標準要求;另一方面,交通安全設施的設置位置不能滿足實際使用要求。
2.3 各種交通安全設施不配套
交通安全設施設置應綜合各種設施自身的作用,總體考慮路網(wǎng)整體需求,才能保證行車安全,然而河南省農村公路上的安全設施不配套,甚至還出現(xiàn)互相矛盾。比如,在長陡下坡路段,盡管設置了長陡下坡標志,但沒有設置相對應的限速標志或減速措施。
2.4 農村公路安全保障設施管理與維護不及時
很多農村公路在設置交通安全保障設施后,由于養(yǎng)護資金不足,維護不及時。重建設,輕養(yǎng)護管理現(xiàn)象普遍存在,造成管養(yǎng)機制、資金和人員不能落實到位。很多交通安全保障設施破損,但不能進行及時更換,影響通行安全。
3.1 農村公路安全保障設施總體設計思路
設計思路應以不熟悉路況和周邊交通環(huán)境的交通參與者為設計對象。
方案應遵循以下原則:①將安全保障設施設置理念融入農村公路建設全過程中,從選線、設計、施工、驗收等應與道路工程同步規(guī)劃、同步設施、同步投資、同步驗收;②縣鄉(xiāng)道、承擔旅游客運道路安全保障設施應以防止墜落為主;③交通標志設置應進行總體布局,體現(xiàn)整體系統(tǒng)性及完整性,重要信息可連續(xù)設置;④為保證視認性,標志版面大小應符合限速要求,同一地點不得設置超過4個標志。
3.2 平原區(qū)農村公路交通安全隱患路段改善措施
3.2.1 穿越學校、集鎮(zhèn)、村莊路段??焖傩旭偟能囕v和隨意橫穿馬路的行人是該路段安全隱患的主要因素。①在學校門口附近設置黃綠色主動發(fā)光“注意兒童”以及限速標志,同時還應鋪裝1~5道橡膠減速帶,并在前方設置“前方減速帶,慢行通過”預告標志。②過鄉(xiāng)村路段,可設置太陽能爆閃警示燈。
3.2.2 視距不良的急彎路組合路段。該路段由于彎道半徑較小、急彎、路面較窄,加上道路兩側房屋密集、樹木等遮擋造成視距不良,無法保證有效會車視距,一旦車速較快,容易造成碰撞事故。應采取如下解決措施:破除部分遮擋山體,增加彎道內側視距;進入彎道前方,施劃“急彎”等標志;彎道路面設置中心黃實線及邊緣波浪線,同時可設置線形誘導標;下坡路段須設置強制減速設施。
3.2.3 平面交叉路口。該路段主要防治兩類安全隱患:一是防治視距不足;二是防治線性不良。①視距保障:采用清、移、疏、防等方式處理視距三角區(qū)內存在的樹木、房屋、土丘或山體。②路權劃分:采用主路優(yōu)先管理,在相交的主路上設置道口樁,在支路上設置讓行標志,或設置爆閃警示,同時對交叉口進行渠化處理。
3.3 山區(qū)農村公路交通安全典型隱患路段改善措施
3.3.1 急彎路段。該路段以保障視距、降低車速為主??刹捎靡韵麓胧孩僭O置向左(右)彎路、事故多發(fā)路段、連續(xù)彎道等警告標志;②設置主動發(fā)光限速標志,禁止超車標志;③路側設置線形誘導標;④設置中心實物或物理分隔設施。
3.3.2 急轉彎陡坡路段。該路段應以防止車速過快或視距不良而導致車輛側翻沖出路外事故。①在進入急彎前的直線路段,設置主動發(fā)光限速標志,同時可設置減速設施,降低車速;②在較危險且事故較多的路側設置護欄、強制減速措施。
3.3.3 連續(xù)下坡路段。①在連續(xù)下坡前設置警告標志,標明連續(xù)下坡長度。例如,“前方連續(xù)下坡XXm”。②在坡度較大,事故易發(fā)路段設置避險車道。
3.3.4 直線橋頭連接小半徑曲線路段。該路段的交通事故主要以碰撞橋頭和沖到橋下為主,防治主要考慮控制車速。①可在橋頭前方設置“慢”主動發(fā)光警示標志,橋頭曲線外側設置視線誘導設施;②路側危險處設置護欄,端頭設置發(fā)光黃閃警示柱;③同時提前采用強制減速設施,鋪設橡膠減速帶。
3.3.5 路側險要路段。該路段以防止車輛駛出路外,翻墜為主,同時輔以降低車速。①在路側危險段及事故易發(fā)段設置護欄;②設置“超速危險”警告標志,并輔助使用太陽能爆閃警示燈;③設置強制減速措施,鋪裝1~5道橡膠減速帶。
本文針對河南省農村公路安全保障設施設置現(xiàn)狀進行了客觀分析,通過對農村公路交通安全現(xiàn)狀的分析研究,系統(tǒng)分析了人、車、路、環(huán)境四個要素在農村公路交通安全中的影響;在“平原盆地地區(qū)”和“山區(qū)丘陵地區(qū)”兩種區(qū)域類型中分別選取農村公路典型隱患路段進行實例研究,并依據(jù)各個路段的特點分別提出具體的交通安全改善措施和實施方法。
[1]韋永杰.關于農村公路建設中存在問題的探討[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4(11):30-31.
Measure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Rural Highway Safety and Security Facilities in Henan Province
Li Baocheng Han Lijuan
(Henan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Zhengzhou Henan 450006)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of the rural road traffic safety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safety and security in Henan province,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highway traffic accidents and the causes of traffic accidents in detail,and put forward the measures of safety and security facilities for typical safety hazards.
rural highway;traffic accidents;traffic safety facilities
U491.5
A
103-5168(2017)09-0117-02
2017-08-02
河南省交通運輸科技計劃項目“河南省農村公路安全保障技術及應用研究”(2014K42)。
李寶成(1988-),男,碩士,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交通運輸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