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連勝
摘要:近年來,伴隨著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力度不斷加大,作為綜合素質體現(xiàn)的英語口語測試在國內高校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機考測試形式省時省力,因此越來越多的高校采用了此種形式,而這種形式也受到了許多高校的接納與歡迎,并以此作為測試的主要手段。但與此同時,我們必須承認,與傳統(tǒng)的人考相比,機考雖有它的優(yōu)勢,但其局限與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事實上,任何一種測試方式都不是完美的,決不可偏薄一方,只有將兩者有機地結合運用,才能有效測試出大學生的實際語言能力與水平。
關鍵詞:英語口語機考測試;信度;效度
中圖分類號:G642.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08-0055-02
一、對參加機考學生的問卷調查與分析
1.問卷調查(見表1):①調查對象:調查數(shù)據(jù)主要來自于本校的在校學生,針對本校近兩年的非英語專業(yè)參加過機考的大學生和研究生進行的問卷調查。不難看出,參與調查的學生對機考形式頗有陳詞,也怨聲載道;②調查形式:教師發(fā)放問卷,學生以不記名方式逐一回答問卷里的內容;③調查時間:調查時間一般都在機考之后展開;④問卷內容:問卷的內容是根據(jù)學生在機考過程中所遇到的具體問題而設計的,所涉問題主要來源于學生的自身體會;⑤調查數(shù)量:本問卷調查為求數(shù)據(jù)的相對準確性,已連續(xù)幾年在本校過往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中進行,被調查對象大約在數(shù)千人左右。
2.問卷分析:①從問卷第一項調查中:認為機考英語口語的可信度高的只占到了60%左右,這說明學生對機考信度的滿意度還不是十分理想;②在問卷第二項中,絕大多數(shù)同學認為機考口語是公平的,滿意度最高,占到了90%以上,這說明大家對機考的公平度認知是一致的;③在問卷第三項中,不少同學都選擇了“不能”,很顯然,大家在認可機考的公平度方面雖然滿意度很高,但又對這一機考形式的可信度流露出強烈的質疑,占40%左右,同時,選擇“一般”的也不少;④值得關注的是第四和第五問項,在這兩個選項中,多數(shù)同學仍選擇了“人考”,占到60%左右,理由是大家一致認為考場人多噪音大,產生互相干擾;機器耳麥不清楚不給力,影響了水平的發(fā)揮;也有的人認為英語口語測試的本質應該體現(xiàn)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實際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而非對著機器交流;⑤問卷的最后一項。90%以上的學生認為機考口語的效度是毋容置疑的。這一點幾乎是得到了100%的肯定,也是對多媒體現(xiàn)代化測試手段的肯定。
二、影響機考信度之因素
1.受測試環(huán)境影響。機考一般是在語音室或多媒體教室舉行,由于現(xiàn)場考生集中,人多嘈雜,受周圍環(huán)境影響,在有限的空間內完成口語測試,相互干擾是不可避免的,在某種程度上可能會影響考生的口語發(fā)揮。
2.受考試形式影響。眾所周知,口語測試是一門實戰(zhàn)性很強的綜合測評。但在機考形式中,由于考題是事先錄制好的錄音考題,大多都是以圍繞事先設置的固定話題要求而進行的,因此大學生自身口語的水平難以充分發(fā)揮,從而受到影響。
3.受錄音設備質量影響。聲音效果不好恐怕是眾多考生抱怨的另一問題。根據(jù)問卷調查及平日的隨訪可知,考生抱怨最多的就是聲響效果不理想。
三、橫向比較分析
1.機考之效度。通過問卷調查可以看出,在校大學生對口語機考形式之效度及公平度持肯定態(tài)度。他們認為,口語機考形式可以避免人為的因與考官“眼緣”問題而出現(xiàn)的“面試偏差”,同時也承認這種機考形式上的高效度,單從這個角度講,效度與公平度是被學生接納的。
2.機考之信度。在肯定機考之效度的同時,機考之信度顯然就要打折扣了。多數(shù)參加完“大學英語四、六級”或研究生口語機考的考生普遍反映了機考的局限性。除少數(shù)考生認為機考的信度可信賴外,大部分考生并不認可口試成績的真實性,即不能夠“心服口服”。從某種角度上來說,機考出來的口語成績與學生的實際水平是有不小差距的,學生認為機考出來的口語成績并不能真實反映出他們的口語交際水平,難以“心悅誠服”。他們不買機考的帳,這一點值得我們教師深思。
3.機考規(guī)避了語言交際之本質。這是因為面對面的測試更能檢測出考生的語言應變能力及臨場發(fā)揮的潛能,是一種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交流??忌部梢岳么藱C會向面試官展示個人的語言魅力,而這些內容在機考形式下是難以做到的。許多考生在畢業(yè)前夕面臨著各種口語測試時,大多表現(xiàn)說不出或緊張,即使說出來也是表情呆滯,或像背書,根本談不上與考官之間的實景交流,更無法準確地表達個人的意見、情感、觀點等。而像雅思或托福之類的口語測試,均是需要考官與考生之間面對面的語言實景交流。
4.機考與人考之利弊。顯然傳統(tǒng)的人考形式比機考形式更真實,更能反映出考生真正的面對面語言交流的水平。在使用多媒體方式之前,過去基本上就是使用人考這種面對面的傳統(tǒng)測試方法,只不過這種方式耗時耗力,一天下來考官精疲力竭,不適合大面積口語考試,這是公認的事實。雖然多媒體能解決這一難題,可另一個問題卻又出現(xiàn)了,信度如何保證?雖說面對面的人考形式也未必完美地解決信度問題,但至少它是符合真實的語言交際環(huán)境要求的。
四、機考與人考的有機結合之探討
1.面試形式所遇到的瓶頸。眾所周知,面對面的人工測試勢必耗時耗力,尤其是大范圍進行口語測試時,該矛盾顯得尤為突出。如何解決這一瓶頸問題是測試者們一直頭疼及探討的問題。作為語言專業(yè)教師,可對本班學生進行階段性測評。階段性測評有成績記錄,期末時教師再給出命題題目對學生進行測評,總測評成績記入學分為最終考試成績。但對于諸如研究生入學和“大學四六級”口語測試來說,這種測評形式顯得力不從心。處理這一老生常談的瓶頸難題,仍需語言教師們,尤其是口語測試者們繼續(xù)探討,而不是簡單地推給多媒體,一了百了。
2.口語測評形式初探。人工口語測試受人數(shù)規(guī)模的制約,因此要在短時間內大范圍對考生的口語水平進行測試確實不易實現(xiàn)。同時,口語測評師也特別希望能產生省時省力的高效測評方法,因為傳統(tǒng)的人考形式確實耗時耗力。如何把“機考”與“人考”有機結合起來,目前對于口語測試來說仍處于探索階段,尤其是對于非英語專業(yè)大范圍組織的口語測試來說,更是挑戰(zhàn)。
3.口語測試的著重點應回歸至客觀真實反映考生的口語實際水平上。口語測試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反映出考生的真實語言的交際能力。機考雖然能夠省時省力,但其信度有著天然的缺陷,我們不能把耗時耗力的“人考”難題全部推給“機考”。人類不能為了“偷懶”而把一切工作全部交給機器,這就猶如我們去銀行存款機存款,當存款機不“承認”我們的“結果”時,最終還是要由人類去解決。作為口語測評者,我們應該面對難題探討如何將“機考”與“人考”有機結合起來,讓被測評者最大程度地心悅誠服,增加我們測評結果的滿意度。
五、結束語:大膽嘗試,有機結合
毋容置疑,針對人考的耗時耗力效度問題及機考的信度天然缺陷,其口語測評的效度與信度均具有各自的局限性,如何將兩者有機結合起來進行測試,是口語教學和測試改革過程中出現(xiàn)的新挑戰(zhàn)。如果我們能夠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口語檢測手段,那將大大提升口語測試的信度和效度,從而真正檢測出應試者的實際口語水平。這一點仍需我們做進一步大膽的探索,而非完全依賴機器的檢測。
參考文獻:
[1]王麗.關于大學英語口語機考效度與信度的理論思考[J].遼寧工業(yè)大學學報,2012,(06).
[2]王明明.機考信度與效度的分析[J].遼寧工業(yè)大學學報,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