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超(大同煤業(yè)金鼎活性炭有限公司,山西 大同 037003)
20噸鍋爐水處理系統改造
梁超(大同煤業(yè)金鼎活性炭有限公司,山西 大同 037003)
介紹了20噸水處理系統在金鼎活性炭公司改造的原因,論述了改造的內容和過程。
合理補水;連鎖控制;PLC程序
自從大同煤業(yè)金鼎活性炭公司多膛爐系統投入運行以來,發(fā)現20噸鍋爐水處理系統存在以下問題:
原水箱補水不合理導致大量原水浪費,無水箱液位連鎖導致無法自動制水,無能隨時滿足為鍋爐補水箱補水;鍋爐補水箱液位高低限設定不合理,不能根據工況隨時調整高低限,導致液位過高時大量軟水浪費,液位過低時補水泵停止運行,無及時報警提示,使鍋爐發(fā)生缺水危險。
2.1 改造設計思路
經過長期的觀察、研究和討論,本著節(jié)約原水用量,減少軟水浪費,合理控制制水與補水的目的,決定通過修改程序并增加相應硬件設備,組成全新的制水補水系統來達到合理的控制方式。
(1)原來的制水方式:原制水控制柜內PLC程序中無自動制水連鎖,制水系統原水箱補水上線為3米,達到3米后從溢流管排出,崗位工關閉補水,制水系統除氧水箱低于三分之一時,崗位工開啟制水,補滿時關閉制水。
(2)原來的補水方式:采用固定于水箱內的浮球開關控制補水閥門的開閉,高液位關,低液位開,極低液位連鎖停補水泵,液位極低時無報警提示。
注:原水為軟水站軟化之后輸送至補水箱的水;軟水為進一步軟化之后的水
2.2 改造設計方案
根據實際使用工況,決定在改造后,將原水箱的補水高度控制在合理范圍內,不再發(fā)生溢流情況;將制水方式與各水箱液位進行連鎖,達到自動制水的目的;鍋爐補水箱使用可調節(jié)高低的浮球開關,可根據氣溫與工況隨時調節(jié)補水箱的液位高低限,減少軟水的浪費;取消極低液位與補水泵的連鎖,改為液位達到極低限時在208控制室與水處理崗位處同時發(fā)出聲光報警,且互相之間不存在干擾。
(1)在PLC程序中增加原水箱液位與補水閥門之間的連鎖,在程序中網絡3程序段,VD200≥R為原水箱液位高限,將原來的3.0米改為2.7米,使最高液位低于溢流管
(2)在PLC程序中增加以下連鎖,達到自動控制制水的目的:
①原水箱液位量程設定為1.0米--2.7米
②原水箱液位低于2米時,原水閥打開;高于2.7米時原水閥關閉。
③純水箱液位量程設定為1.0米--3.0米
④當純水位低于3米、原水位高于1米時,純水箱進水閥打開。
⑤當原水箱液位≥2米、純水箱液位≤3米時,原水增壓泵啟動;
原水增壓泵啟動后,原水箱液位>1米,純水箱液位≤3,原水增壓泵持續(xù)運行。
⑥當原水箱液位>1米、純水箱液位≤2米,且原水增壓泵已開始運行時,高壓泵運行,開始給純水箱補水
⑦除氧水箱液位量程設定為1.0米--1.55米
⑧當純水位>2米、除氧水箱水位<1.35米時除氧泵啟動;除氧泵啟動后,純水位>1米、除氧水箱水位<1.55米,除氧泵持續(xù)工作。
(3)將鍋爐補水箱中原不可調節(jié)的固定桿切割下來,更換為自制的可調節(jié)高度的固定桿;將原普通浮球開關更換為可更改緩沖量的浮球開關,并將補水上限調整至水箱溢流管以下;將原浮球開關與補水泵連鎖線路改為208報警線路,并增加聲光報警;在水處理崗位墻壁安裝聲光報警器,于水處理控制柜內增加繼電器,在液位極低時將信號傳至聲光報警器發(fā)出報警。
(4)試驗過程
將原水箱液位排至2米以下時,補水閥門打開,原水箱開始補水,補至2.7米處時,停止補水,不再從溢流管中流出;將制水控制柜上的制水旋鈕打至自動,設備開始自動制水,并且可以根據以上設定好的液位連鎖自動啟停設備進行制水;將鍋爐補水箱補水總閥門關閉,不再為水箱補水,在水箱給鍋爐補水的過程中,液位達到設定的低限時,補水閥門可以打開,液位達到設定的極低限時,208操作室與水處理崗位同時發(fā)出聲光報警。
(5)后期結果
改造過后,經過一段時間使用發(fā)現,原水箱未出現溢水現象,自動制水投入使用后,制水過程趨于合理化,無需隨時進行制水即可滿足鍋爐補水箱的使用;鍋爐補水箱滿足低限補水高限停止極低限報警的要求,不再發(fā)生過量補水導致大量軟水浪費的情況,補水不及時導致缺水的情況,后期根據實際工況將高限、低限、極低限又進行的多次修改,均可達到使用要求。
在當代工業(yè)生產中,我國環(huán)境大發(fā)展趨勢就是要求發(fā)展綠色經濟和節(jié)能減排,應該在相關的國家法律法規(guī)要求下,大力發(fā)展工業(yè)鍋爐節(jié)能減排控制技術,使得鍋爐補水系統更加完善合理,更加符合我國節(jié)能減排的生產要求。通過這次對我公司多膛爐系統20噸鍋爐水處理系統的改造,使我們更加認識到優(yōu)化生產的重要性,優(yōu)化系統的控制方式,不但是日常生產中的必要措施,而且還可以節(jié)約成本,節(jié)省勞動力,為我公司的持續(xù)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可行的條件。
[1]鄭萍.現代電氣控制技術.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1.
[2]史國生.電氣控制與可編程控制器技術.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