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杰
(黑龍江省鶴崗市畜牧獸醫(yī)局 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所 154106)
羊去勢術后的護理和常見并發(fā)癥的治療
李慶杰
(黑龍江省鶴崗市畜牧獸醫(yī)局 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所 154106)
閹割后的護理工作很重要,護理不當會引起許多并發(fā)癥,輕的切口愈合時間延長,影響生長發(fā)育;重的危害羊的健康,甚至會造成羊只死亡。
護理中應注意以下幾點:第一,閹割結束并解除保定后,術者應仔細觀察陰囊切口處。如有少量血水點滴流出,可以不必處理,經(jīng)過十幾分鐘后會自行停止;如發(fā)現(xiàn)血成線或噴射而出時,要及時采取緊急止血措施,并要注意觀察有無腸管自陰囊切口脫出的現(xiàn)象。第二,注意騸羊運動狀態(tài),如發(fā)現(xiàn)跛行,要仔細檢查原因,是因保定方法不當而引起的暫時性肌肉麻木、關節(jié)不利,還是損傷所致,要分別予以處理。第三,注意圈舍的衛(wèi)生,做到清潔、干燥、溫暖,防止寒風侵襲。第四,切口未愈合前,禁止下水,防止創(chuàng)口感染。第五,為了便于觀察和管理,所有騸羊要另群飼養(yǎng)。
2.1 原因
術后出血有時是在閹割后不久發(fā)生的,有的是經(jīng)過1~2 h,甚至經(jīng)過7~8 h后發(fā)生的。原因很多,如水閹時,手指刮挫血筋不當,捻轉不充分;或因公羊年齡較大,精索血管的壁較粗厚,易因止血不充分而引起術后出血;火閹時,如烙鐵過熱,將血筋斷端烙焦,焦疤易掉,掉后引起術后出血;扎閹時,結扎過松或滑脫出血,或過緊勒破血管,都可引起術后出血。術后羊奔走過急或互相踢咬、爬跨等也會引起出血。
2.2 治療
輕度出血,可先采用冷水灑背法止血;也可針刺斷血穴;也可注射止血藥如仙鶴草素、止血敏、安絡血等;或用填塞消毒紗布浸生理鹽水壓迫止血,或用側柏葉炭10 g、地榆10 g、血余炭10 g、白及20 g,研粉混合,撒布于陰囊內。重度出血,應迅速保定騸羊,用消毒的止血鉗伸入陰囊內尋找精索斷端,取出后用消毒線結扎。如因精索過短不能進行結扎時,可用止血鉗夾住血筋,然后用夾板將出血的陰囊夾住,次日取下。因術后大量出血而虛弱的閹羊,應喂給營養(yǎng)豐富的草料,并內服“十全大補湯”(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黨參、茯苓、甘草、白術、黃芪、肉桂)。
3.1 原因
手術過程對組織摩擦過多;陰囊切口不整齊或過小,總鞘膜切口小于皮膚切口,或二者不在一條線上,陰囊內滲出的血水不能通暢排出。
3.2 癥狀
閹割后1~2 d,陰囊部常發(fā)生輕微腫脹,這是不可避免的現(xiàn)象,數(shù)天后會自行消退,不必治療。如果腫脹變大,尚有發(fā)熱、精神不振、食欲減少、脈數(shù)等癥,即應進行治療。
3.3 治療
可根據(jù)病情發(fā)展情況,采取不同的對癥療法。首先要仔細檢查陰囊,如果發(fā)現(xiàn)陰囊內有積血積水時,若是因切口不齊或過小所致,則可在陰囊切口周圍用1%來蘇兒液洗凈,涂搽5%碘酊消毒后,重新修整切口,加以擴大。然后用消毒過的止血鉗或滅菌鉗,清除囊內的血凝塊及滲出液和周圍障礙排流的血痂,再用1%來蘇兒液清洗,使血水能順利排出。
陰囊及周圍部硬固腫脹,按壓有熱痛感時,可以內服消腫定痛散。處方為:當歸15 g、連翹15 g、銀花20 g、沒藥10 g、白芷10 g、桃仁10 g、甘草5 g。共為細末,開水沖調,候溫灌服。
腫脹部分可外敷消黃散。處方為:大黃15 g、黃柏15 g、雄黃10 g、白及15 g、白蘞15 g。上藥共研為細末,用醋調成糊狀,避開切口,涂抹到腫脹部分的皮膚上。腹下部的腫脹,可在腫脹部進行熱敷或用白針亂刺,使內部的毒汁直接向外排出。亂刺時,一定要控制好刺入的深度,以免刺入腹腔。病情嚴重時,可內服中藥,并結合青霉素或鏈霉素肌肉或靜脈注射,術部常規(guī)處理。3.4 預防
從上述原因看來,預防本病的主要方法是按閹割手術的要領操作。切口要正、要大,使陰囊內血水易于流出。要注意保持切口部的清潔,防止術后切口處被污染。 加強術后的飼養(yǎng)管理工作,以增強騸羊的抗病力。
4.1 原因
因器材或術中消毒不嚴格,術后感染而化膿。
4.2 癥狀
羊的體溫在術后4~5 d升至40℃以上,呈稽留熱,脈搏增數(shù),精神沉郁,食欲減退或廢絕,局部高度腫脹,疼痛明顯。
4.3 治療
立即排除創(chuàng)內蓄積物,應用荊芥、薄荷、花椒、艾葉各25 g,用清水熬煎成一碗藥液,待溫后清洗切口?;蛴?.1%高錳酸鉀、1%來蘇兒液、新潔爾滅溶液沖洗患部,然后散布消炎粉至創(chuàng)口痊愈。同時采取青霉素、鏈霉素或磺胺類藥物全身抗感染治療。
5.1 原因
腸脫出多在閹割當時或閹割結束后起立時發(fā)生。多因腹壓過大,腹股溝管內環(huán)過大,腸管通過它以后,進一步通過腹股溝管內的鞘膜管進入陰囊內;閹割前禁食時間過長,腸管因過于空虛而易通過鞘膜管進入陰囊內;閹割時過度牽拉精索,使腹股溝管變大,術中、術后羊強烈掙扎、伏臥、跳踢等而引起。
5.2 癥狀
陰囊局部顯著腫脹,觸診局部熱痛不明顯,手壓腫脹可消失或由陰囊脫出腸管,重者小腸自行從切口中垂脫出來,或發(fā)生腸管破裂。
5.3 治療
羊倒立或仰臥保定,陰囊周圍用消毒紗布包蓋,將脫出的腸管用每毫升含1000單位的青霉素溫生理鹽水洗滌后,將腸管由腹股溝送回腹腔。返納時如騸羊努責,腹壓增大時要暫行停止推送,待努責停止后再繼續(xù)送進。全部腸管送回后,縫合腹股溝管外口皮膚創(chuàng)口,術后保持騸羊安靜,注意全身療法。
S858.26
B
1005-2739(2017)03-0063-02
2017-02-15
李慶杰(1973-),女,大專,獸醫(yī)師。
致肌肉不能完全松弛,引起母羊術中騷動,對手術操作造成嚴重影響;如果麻醉深度過深又容易造成母羊死亡。所以麻醉深度的控制也是需要注意的一項重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