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亞力克斯·嘉蘭(Alex Garland)導演的科幻電影處女作《機械姬》(Ex Machina)投資僅1,500萬美元,但該片自2015年1月上映以來已收獲了近3,700萬美元的票房收入,成為該年度的票房黑馬?!稒C械姬》還獲得2015年度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戰(zhàn)勝了投資上億美之一。元的《火星救援》、《瘋狂的麥克斯》和《星球大戰(zhàn):原力覺醒》等好萊塢大片,成為該年度十佳獨立電影
。此外,由導演嘉蘭原創(chuàng)的該片劇本獲得奧斯卡最佳劇本獎提名,飾演機械姬艾娃(Ava)的演員艾麗西卡·維坎德(Alicia Vikander)憑其出色的表演獲得英國影視學院最佳女演員獎和金球獎最佳女演員獎。
《機械姬》獲得關注和成功有多方面的因素。一是其主題涉及人們普遍關注的機器人和人工智能的未來發(fā)展,探討了完全人工智能實現(xiàn)之后給人類帶來的可能后果與道德困境:二是影片簡潔但卻引人入勝的情節(jié)和主要演員自然本色的表演迥異于好萊塢注重特效、形式大于內容的科幻大片。
電影主題:機器人、人工智能、圖靈測試
《機械姬》的故事情節(jié)很簡單:擁有億萬身家的藍書公司CEO內森(Nathan)邀請公司優(yōu)秀的計算機程序設計員卡來博(Caleb)到其神秘居所檢測其秘密研制的人形機器人艾娃的人工智能程度,于是三者之間展開了斗智斗勇的博弈,最終以機器人戰(zhàn)勝人類而宣告結束。影片情節(jié)展示了人工智能機器人將來可能取代人類的前景并凸顯了試圖扮演上帝(無所不能)的科學家對此所面臨的道德困境。
《機械姬》的構思來源于導演嘉蘭青少年時期的經歷。當時他在父母給他買的一臺電腦上著迷地做一些基礎的編碼實驗.有時甚至感覺電腦有自己的生命和意識。后來,他與一位擅長神經科學的朋友探討該問題,但朋友明確地告訴他機器永遠都不可能具有自主意識和情感。為此,嘉蘭開始閱讀有關人工智能的書籍,試圖找到想要的答案,并請教了該領域的一些專家和權威人士,例如倫敦帝國理工學院認知機器人(cognitive robotics)教授莫雷·沙納罕(Murray Shanahan).英國遺傳學家、《自然》期刊編輯、BBC4科普節(jié)目主持人亞當·盧瑟福(Adam Lutherford)。他們后來均被邀請擔任《機械姬》的科學顧問。嘉蘭還受到其他科幻影片的啟示,例如庫布里克的科幻經典《2001:太空漫游》。作為一部資金有限的獨立電影.嘉蘭得到了完全的創(chuàng)作自由,將精力主要花在人工智能的創(chuàng)意上,而不是好萊塢式的動作打斗和電腦特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