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中央制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鄉(xiāng)親們是哭還是笑。要是笑,就說明政策好。要是有人哭,我們就要注意,需要改正的就要改正,需要完善的就要完善?!边@是當時在貴州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與村民們嘮家常時說的一番話。一席話生動懇切,發(fā)人深思。
據(jù)統(tǒng)計,自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不下20次京外考察涉及扶貧工作,從天寒地凍的太行山區(qū),到荒涼偏僻的隴西荒原;從巍峨險峭的大山深處,到透風漏雨的棚戶陋室,足跡遍布中國大江南北。在過去的四年里,習總書記給我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親民愛民為民的一面。為此,網友們親切地稱他為“習大大”。而這些,無不與他年輕時代就與老百姓建立的深厚感情,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十幾歲到陜北插隊,二十多歲成為村里的黨支部書記,吃粗茶淡飯,扛百斤大包,住簡陋窯洞,掙幾毛錢工分。習近平從這樣的歷練中,了解了人民的疾苦;從這樣的實踐中,研讀國情這本大書;從這樣的奮斗中,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堅定信念。在談到自己發(fā)自內心牽掛貧困地區(qū)的老百姓時,習近平曾這樣深沉發(fā)問:“作為共產黨人一定要把他們放在心上,真正為他們辦實事,否則我們的良知在哪里?。俊?/p>
習近平總書記的平民風格透露出他治大國如烹小鮮的執(zhí)政智慧和一心為民的樸實作風,從中我們看到的是百姓的希望、民族的未來和國家的振興。
而您現(xiàn)在正在看的這些,則是我們從數(shù)萬張照片中精選出的12張,按時間順序帶您回顧習近平的百姓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