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青青
(駐馬店市中醫(yī)院 婦產二科 河南 駐馬店 463000)
少腹逐瘀湯加減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40例臨床體會
谷青青
(駐馬店市中醫(yī)院 婦產二科 河南 駐馬店 463000)
目的 探討少腹逐瘀湯加減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15年1—12月駐馬店市中醫(yī)院收治的40例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取少腹逐瘀湯加減治療,觀察其臨床治療效果。結果 40例患者中治愈12例,顯效18例,有效5例,無效5例,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87.5%。40例患者治療3個月后經病理檢查發(fā)現子宮內膜間質和腺體均萎縮,病灶面積降低53%~57%,粘連情況顯著改善。結論 少腹逐瘀湯在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方面其臨床效果較好,該方法值得推廣應用。
少腹逐瘀湯;子宮內膜異位癥;臨床治療效果
子宮內膜異位癥主要是指子宮內膜在子宮腔以外的其他部位生長引起的疾病[1]。中醫(yī)學認為子宮內膜異位癥屬于“痛經”“月經不調”“不孕癥”等范疇。本研究旨在觀察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采取少腹逐瘀湯加減療法治療的臨床效果。
1.1 臨床資料選取2015年1—12月駐馬店市中醫(yī)院收治的40例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根據臨床癥狀、腹腔鏡和MRI影像學檢查確診?;颊吣挲g為22~56歲,平均年齡(40.2±1.2)歲,病程為1~10 a,平均病程(4.1±1.6)a?;颊吲R床癥狀:經期前后或經期具有小腹疼痛,得熱則疼痛減輕,怕冷,機體不溫,病情嚴重患者惡心、面色蒼白,虛汗,甚至暈厥。月經色淡、量偏少,伴血塊,色黯紅或鮮紅,排出血塊后疼痛減輕,舌苔白、舌質暗淡或白膩,脈沉緊。
1.2 治療方法所有患者均采取少腹逐瘀湯加減治療,方劑組成:川穹10 g、元胡10 g、炮姜1 g、炒五靈脂10 g、小茴香5 g、赤芍10 g、肉桂10 g、當歸10 g、蒲黃10 g、沒藥10 g。對于腹部疼痛劇烈且肢體不溫出汗者可加制川烏3 g、川椒10 g、制草烏3 g;對于陽虛內寒患者可加熟附子10 g、人參10 g、仙靈脾10 g;對于濕邪較重且腹脹胸悶,舌苔白膩患者予以橘皮10 g、蒼術10 g、茯苓10 g、澤蘭10 g。方劑均用水煎煮400 ml,1劑/d,分早晚飯前服用,服用中藥期間停用其他藥物,并叮囑患者避風寒、清淡飲食,調情志,培養(yǎng)良好生活習慣,3個月經周期為1個療程。
1.3 效果評價臨床治療效果評價標準包括治愈、顯效、有效和無效;其中治愈指患者經期前后或經期具有小腹疼痛、怕冷、機體不溫,惡心、面色蒼白,虛汗,月經色淡、量偏少等臨床癥狀全部消失;顯效指患者臨床癥狀顯著改善;有效指患者臨床癥狀有所改善;無效指患者臨床癥狀未見改善或較前加重。
40例患者中治愈12例,顯效18例,有效5例,無效5例,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87.5%。40例患者治療3個月后經病理檢查發(fā)現子宮內膜間質和腺體均萎縮,病灶面積降低53%~57%,粘連情況顯著改善。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臨床育齡期女性患者較為常見和多發(fā)的一種疾病,主要是指子宮內膜在正常子宮腔之外的部位生長引發(fā)的疾病[2]。子宮內膜異位癥其臨床癥狀多為繼發(fā)性痛經,并伴有背部和腹部持續(xù)性疼痛,朝腿部放射,疾病晚期患者疼痛較劇烈,尤其是在盆腔存在廣泛性粘連時疼痛更為劇烈。據臨床調查研究報道,子宮內膜異位癥約有50%患者不孕不育,嚴重影響患者身體健康和預后生活質量[3]。雖然子宮內膜異位癥不是腫瘤疾病,然而該病卻讓患者飽受困擾,這主要與疾病致病機制有關。到目前為止,子宮內膜異位癥存在3種致病學說:體腔上皮化生、誘導和種植學說,具有家族聚集性以及遺傳傾向。子宮內膜異位癥臨床病理分期包括卵巢型、腹膜型、深部浸潤性。子宮內膜異位癥也存在類似擴散、增生和轉移等特點,但是多數為良性疾病。近年來,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患病率較高,其明確致病原因還需進一步確認。目前臨床上認為可能導致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因素包括以下幾點:經血逆流、剖宮產手術、人工流產手術以及多次生產等。
中醫(yī)學認為子宮內膜異位癥致病原因主要為瘀血以及寒濕凝滯,瘀血導致運行不暢,嚴重者停滯,瘀血不除則新血不生,所以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月經時間較長且量較多。中醫(yī)在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時需審因論治,針對瘀血采取活血祛瘀治療。少腹逐瘀湯主治寒凝血瘀,可發(fā)揮活血祛瘀的效果[4]。藥理學認為,少腹逐瘀湯中當歸和肉桂具有擴血管和促進血液循環(huán)作用;元胡、赤芍和炒五靈脂則具有鎮(zhèn)痛和解痙作用;川穹和當歸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減少血液黏度,加速子宮內膜萎縮、裂解和脫落;仙靈脾具有改善神經肽和單胺神經遞質的作用,蒲黃具有化瘀、止血和通脈等作用。
綜上所述,少腹逐瘀湯在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方面其臨床效果較好,該方法值得推廣應用。
[1] 韓玉芬,趙曉莉,張雪莉.少腹逐瘀湯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體會[J].光明中醫(yī),2015,31(8):1762-1763.
[2] 劉丹,張治寧,哈春芳,等.子宮內膜異位癥相關性不孕患者腹腔鏡術后生殖預后的影響因素分析[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3,29(1):52-55.
[3] 王敏,于力,周玲,等.腹腔鏡保守性手術后聯(lián)合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薈萃分析[J].中華醫(yī)學雜志,2013,93(39):3128-3130.
[4] 朱紅恩.少腹逐瘀湯配合針灸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痛經39例[J].河南中醫(yī),2016,36(2):331-332.
R 271.9
10.3969/j.issn.1004-437X.2017.05.040
2016-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