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師
聰明好不好?
星云大師
聰明人人希望,人人所求,怎能說不好?
可是,古語云:聰明反被聰明誤!
三國時代的楊修,因自恃聰明,恃才傲物,最后反招來殺身之禍。
袁紹的謀士田豐在官渡之戰(zhàn)前力勸袁紹不要對曹操正面作戰(zhàn),袁紹不聽,將之打入大牢,出兵后果真大敗,牢中的田豐一聽,說:“我命休矣!”人曰:“你勸諫得對,袁紹一定會放了你?!碧镓S說:“我素知袁紹為人心胸狹窄,我說錯了,他或許可以容我,我說對了,他必定不肯容我?!?/p>
田豐的聰明,不但沒有為他帶來官運亨通,反而冤死獄中。
有些人對于自己某方面的聰明,沒有透徹的深思,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明白種種前因后果,這都不算是聰明。例如,螳螂捕蟬,自以為得手,孰料黃雀在后;黃雀自以為成功,但獵人的子彈已經(jīng)射來了。
為人父母者,對于子女不一定只要求他聰明,應該要教育他守本分、明因果、知進退,不但不去侵犯他人、不盜占他物,進而還要隨力喜舍、隨緣布施,這必定能廣結(jié)善緣、前途順遂,才是成功之道。
真正的聰明,是明白群我的關(guān)系,了解事理的融和,明白守法、守道的重要。聰明的人知道“預則立”,凡事要有預備才能安全;聰明的人知道,有播種才有收成。
社會上,一些人以為借貸投資創(chuàng)業(yè),就可以大發(fā)一筆,到最后不都債臺高筑,身敗名裂了嗎?有的人自以為家中有人為官,有財有勢,到處可以白吃白喝,最后家道中落,一無所有,只憑聰明,又何能立身于社會呢?
蘇東坡說:“人皆養(yǎng)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唯愿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p>
這雖然是蘇東坡對當朝的諷刺,但也說明,一個人徒有聰明才智,如果沒有培養(yǎng)福德因緣,也很難立身處世。甚至有的人因此郁郁終生,徒嘆奈何!
因此,懂得廣結(jié)善緣,懂得培養(yǎng)人和,這才是真正的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