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熒苓
(四川師范大學 文學院,四川 成都 610000)
?
從權力話語看《哈姆雷特》中女性的失語
唐熒苓
(四川師范大學 文學院,四川 成都 610000)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女性角色在其中的境遇使這部作品更富悲劇色彩。戲劇中的女性角色都處在一種精神壓迫的環(huán)境中。在這個由權力決定話語的父權社會中,她們不能自由地表達自我。因此,本文將從權力話語的角度,對該作品中女性的失語現(xiàn)象進行分析。
《哈姆雷特》;權力話語;女性;失語
《哈姆雷特》背景設于丹麥王國。哈姆雷特是丹麥的王子。他死去父親的鬼魂向他召喚,并告訴他,克勞狄斯殺死了身為親兄弟的自己并奪走了王位、續(xù)娶了自己的妻子,于是哈姆雷特決定向他的叔叔克勞狄斯復仇。在英國文學史上,這部戲劇是最具影響力和張力的悲劇作品。許多學者都從不同的角度對其展開研究。學者對于為什么哈姆雷特等待了極長時間才將克勞狄斯殺死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假設?!坝械膶W者認為哈姆雷特認識到殺人這個罪行,害怕去實施它,因為他相信如果他將克勞狄斯殺死,那么他自己也比他好不到哪里去”。[1]此外,在十七世紀,英國最具影響力的改革者是加爾文,他是宿命論的強力擁護者。很多學者發(fā)現(xiàn)莎士比亞的劇作品受到加爾文宿命理論的影響。同時,許多學者認為《哈姆雷特》受到一些天主教思想的影響,他們認為奧菲利婭葬禮的描寫有的符合天主教的習俗,但這種宗教觀解讀《哈姆雷特》受到了很多爭議。以上是一些傳統(tǒng)解讀。在現(xiàn)代研究中,對該作品的解讀更加多元化。從女性批評家的角度,早期英國的性別系統(tǒng)被納入考量。“他們指出女性通常被分為少女、妻子或寡婦這三個角色,而妓女則是被排除在外的。這種分析認為,哈姆雷特因為他母親沒有對死去的父親保持忠貞,因此將他母親定性為妓女。也因此,他對所有女人都失去了信心,所以也將奧菲利婭預設為了妓女的形象”[2]。從心理分析的角度來看,弗洛伊德和拉康都給出了自己對《哈姆雷特》的解讀。弗洛伊德認為,“這部作品建立在哈姆雷特對于復仇任務的猶豫上,但是文本并沒有給出他猶豫的原因或動機”[3]。他認為哈姆雷特對于復仇的壓抑有著無意識的根源。在他后來的理論中,他提出了俄狄浦斯情節(jié)。弗洛伊德認為克勞狄斯向哈姆雷特展示了他童年壓抑的愿望(殺死父親,取而代之,與母親在一起)。當這些曾經(jīng)壓抑的欲望被自己的叔父實現(xiàn)時,他陷入了自我譴責與良心不安。因為這讓他覺得自己并不比他想要懲罰的罪人好到哪兒去[3]。還有學者認為《哈姆雷特》包含了許多在之后的哥特文學中出現(xiàn)的元素。盡管從如此多的角度被分析過,這部作品仍有許多價值供我們繼續(xù)研究。在本文中,作品中的女性是文章研究的中心。本文將從權力話語的角度對戲劇中女性的失語現(xiàn)象進行研究,而非傳統(tǒng)的女性主義角度,希望能給讀者一個新的角度來重新審視這部作品。
??抡f:“在每個社會中,話語的生產(chǎn)根據(jù)一定數(shù)量的程序是隨時被控制、選擇、組織和重新分配的。這些程序的作用是防止話語的權力及其危害,應對突發(fā)事件,規(guī)避其呆板的,令人敬畏的物質性?!盵4]他認為淘汰的規(guī)則存在于我們的社會。為了不被淘汰,我們必須知道在這些規(guī)則中什么是被禁止的。他說,“我們知道得很清楚,我們并非說什么都是毫無拘束的。我們不能單純地想說什么說什么?!盵4]由此不難看出所謂言語自由并不能達到真正意義上的絕對自由。他給了我們?nèi)N類型的禁令,分別是話語覆蓋對象、周邊環(huán)境的相關禮儀以及有特權的人或專有權利的特定話語主題。這些禁令組成一個復雜的網(wǎng)絡,福柯說,“從表面上看,話語或許并不重要,但很快就發(fā)現(xiàn)話語主題周圍的禁令透露出話語和欲望與權力之間的聯(lián)系”[4]。在社會中,話語應該被規(guī)化。因此這些規(guī)則構成了一個系統(tǒng)來控制話語的生產(chǎn)。他認為,沒有人可以進入一個有具體主題的話語中,除非他滿足了一定的條件,反之,他從一開始就沒有資格進入到話語中。在《哈姆雷特》中,這種現(xiàn)象很常見。戲劇中的社會毫無疑問是一個父權社會。因此男人比女人有資格進入話語中,有權力的男人就更有資格了。所以我們不難理解為什么劇中的男人總是大聲疾呼。從話語的長度來看,也可以發(fā)現(xiàn)誰是話語中更具有資格的那一個,也就是更有權力的那一個。當說話時,具有話語權的人很少會問詢別人的意見,而往往堅持己見。例如,在第一幕第二場中哈姆雷特遇到了自己的朋友霍拉旭:
哈姆萊特:我很高興看見你。(向勃那多)你好,朋友。 ——可是你究竟為什么離開威登堡?
霍拉旭:無非是偷閑躲懶罷了,殿下。
哈姆萊特:我不愿聽見你的仇敵說這樣的話,你也不能用這樣的話刺痛我的耳朵,使它相信你,對你自己所作的誹謗;我知道你不是一個偷閑躲懶的人。可是你到艾爾西諾來有什么事?趁你未去之前,我們要陪你痛飲幾杯哩。
我們可看出盡管哈姆雷特是在同自己的好友談話,他的語氣依然強硬,仿佛在發(fā)號施令。在劇中還有很多這樣的例子。這里展示的是男人之間的對話,等級區(qū)分已如此明顯。那么男人與女人之間的對話在這個父權社會中又是怎樣的呢?
在父權社會中,女性被看待為他者。在多數(shù)情況下,她們的話語是受到規(guī)化的。她們不知道說什么,不知道如何去說。因此,無論她們說什么,都被當作是沉默不語,這部戲劇中的女性有著失語的遭遇。這里,失語并不是指由大腦受到傷害造成的言語混亂,而是指女性話語的心理障礙。從表面上看,女性參與進了話語中,但這些話語卻是言之無物。在第一幕第三場中,奧菲利婭與她的父兄的對話就做出了展示。
奧菲利婭:你還不相信我嗎?
雷歐提斯:對于哈姆萊特和他的調(diào)情獻媚,你必須把它認作年輕人一時的感情沖動,一朵初春 的紫羅蘭早熟而易凋,馥郁而不能持久,一分鐘的芬芳和喜悅,如此而已。
奧菲利婭:不過如此嗎?
雷歐提斯:不過如此;……可是你必須留心,他有這樣高的地位,他的意志并不屬于他自己?!粜?,奧菲利婭,留心,我的親愛的妹妹,不要放縱你的愛情,不要讓欲望的利箭把你射中。
……
奧菲利婭:我將要記住你這個很好的教訓,讓它看守著我的心。
奧菲利婭的哥哥給了她許多關于應該怎么做、怎么對待愛情的說教。奧菲利婭對于將與自己共度余生的男人竟然都沒有自己的看法。她只是遵循她哥哥的意見。而后她的父親又向她詢問哈姆雷特的情況:
波洛涅斯:奧菲利婭,他對你說些什么話?
奧菲利婭:回父親的話,我們剛才談起哈姆萊特殿下的事情。
波洛涅斯 嗯,這是應該考慮一下的。...究竟在你們兩人之間有些什么關系?老實告訴我。
奧菲利婭:父親,他最近曾經(jīng)屢次向我表示他的愛情。
波洛涅斯:愛情!呸!你講的話完全像是一個不曾經(jīng)歷過這種危險的不懂事的女孩子。你相信 你所說的他的那種表示嗎?
奧菲利婭:父親,我不知道我應該怎樣想才好。
波洛涅斯:好,讓我來教你;……你就“表示”你是個十足的傻瓜。
奧菲利婭:父親,他向我求愛的態(tài)度是很光明正大的。
波洛涅斯:不錯,那只是態(tài)度;算了,算了。
奧菲利婭:而且,父親,他差不多用盡一切指天誓日的神圣的盟約,證實他的言語。
波洛涅斯:嗯,這些都是捕捉愚蠢的山鷸的圈套。……從現(xiàn)在起,你還是少露一些你的女兒家的臉;你應該抬高身價,不要讓人家以為你是可以隨意呼召的?!偠灾瑠W菲利婭,不要相信他的盟誓?!瓘默F(xiàn)在起,我不許你一有空閑就跟哈姆萊特殿下聊天。
奧菲利婭:我一定聽從您的話,父親。
在這段對話中,奧菲利婭對于他父親的所有問題逐一回答。她對于如何回應哈姆雷特的示愛感到迷茫。當他的父親說了一些不利于哈姆雷特的話時,我們可以看到奧菲利婭想與他爭辯的反應,她試著證明哈姆雷特的愛,但在她父親強有力的話語中,她不知道該如何去辯駁,而只是一如既往機械地遵循父親的命令。有人可能會說奧菲利婭只是一個小女孩,她的沉默并不具任何意義。那么,我們來看一下王后的境遇:
哈姆萊特:想不到居然會有這種事情!剛死了兩個月!不,兩個月還不滿!這樣好的一個國王,比起當前這個來,簡直是天神和丑怪;……可是,只有一個月的時間,我不能再想下去了!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短短的一個月以前,她哭得像個淚人兒似的,送我那可憐的父親下葬;她在送葬的時候所穿的那雙鞋子還沒有破舊,她就,她就——上帝?。∫活^沒有理性的畜生也要悲傷得長久一些——她就嫁給我的叔父?!挥幸粋€月的時間,她那流著虛偽之淚的眼睛還沒有消去紅腫,她就嫁了人了。啊,罪惡的匆促,這樣迫不及待地鉆進了亂倫的衾被!
從“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這句話,可以看出哈姆雷特對于女性地位的優(yōu)越感。同樣,當著他母親的面,他說她連畜生也不如,更直指她亂倫的罪名。但他的母親,王后,是怎樣回應的呢?沉默,只有沉默。哈姆雷特之所以能夠理直氣壯地說出這種大逆不道的話不僅僅因為他是個男人,還因為他是名正言順的王位繼承者。他是享有特權的人,因此話語的規(guī)則于他而言便寬容不少。他的身居高位給予了他更多的自由去說心之所想。哈姆雷特這種對于女性的“直言不諱”不僅僅是針對他的母親,他對待自己的愛人奧菲利婭也是如此。
哈姆萊特:哈哈!你貞潔嗎?
奧菲利婭:殿下!
哈姆萊特:你美麗嗎?
奧菲利婭:殿下是什么意思?
哈姆萊特:要是你既貞潔又美麗,那么你的貞潔應該斷絕跟你的美麗來往。
奧菲利婭:殿下,難道美麗除了貞潔以外,還有什么更好的伴侶嗎?
哈姆萊特:嗯,真的;因為美麗可以使貞潔變成淫蕩,貞潔卻未必能使美麗受它自己的感化;這句話從前像是怪誕之談,可是現(xiàn)在時間已經(jīng)把它證實了。我的確曾經(jīng)愛過你。
哈姆雷特被他母親和叔父的婚姻深深地傷害了。因此他認為所有貌美的女性都是不誠實不忠貞的。他甚至用妓女這樣的字眼來傷害奧菲利婭的感情。奧菲利婭沒有任何抗爭便平靜地接受了哈姆雷特的拒絕。此時,她的話語仍然受到嚴格的規(guī)訓。但自從她父親被哈姆雷特誤殺后,這一切都改變了。她說話開始多了起來,也不再字字斟酌小心翼翼。她的話語變得更加自由。為什么呢?因為她陷入了瘋癲。她整天不停地說著謎語唱著歌謠,唱著關于死亡和處女失去貞操的瘋狂下流之歌。在給大家道了一聲晚安后,她退場了。與其他人相比,??抡f“瘋子的話語有著獨特的力量。這種力量往往揭示了隱藏的真相,預測出將來,正是他們的天真揭示出了那些聰明人所發(fā)現(xiàn)不了的真相”[4]。正是因為瘋癲,奧菲利婭擺脫了她本應受到規(guī)訓的話語。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奧菲利婭被大家看作一個瘋子,因為她的話語并不能與男人世界的話語相融合,也不符合男人給女人話語所定制的規(guī)則。而造成這一切的原因是,此時此刻她生命中所有與她有關的男人都已經(jīng)離他而去。她的哥哥離開了,她的父親死了,她的摯愛拋棄了她。突然之間,所有父權社會中與她相連的元素都消失了。失去了這種束縛,沉默的他者終于不再沉默。
除了這部戲劇的內(nèi)容部分,戲劇人物設定本身就顯示出了女性的失語。在整部戲劇中僅存兩位女性角色。其他本應該存在于這個社會中的女性去了哪兒呢?她們是被沉默規(guī)訓了嗎?或許這是一個問題。
在《哈姆雷特》這部戲劇中,女人被置放于一個男人地位高于女人的父權社會中。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女人不知不覺陷入了精神失語,并被動地成為了沉默的他者。通過分析文本,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權力話語下的失語。甚至在今天,這部戲劇誕生的數(shù)百年后,一些女性仍然陷于精神的失語中,這也是為什么時至今日我們?nèi)绱思鼻械睾粲跣詣e平等的原因,我們不想讓女性被看待為沉默的他者,反之,我們希望每個人都能成為社會中的主體的一部分。
[1] Foucault, Michel. The Discourse on Language[J]. Social Science Information, 1971(4):7-30.
[2] Freud, Sigmu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M]. London: Penguin, 1900.
[3] Howard, Jean E. "Feminist Criticism" In Shakespeare: An Oxford Guide[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411-423.
[4] Westlund, Joseph. Ambivalence in the Player's Speech in Hamlet[J]. Studies in English Literature, 1978(3):245-256.
(編輯:劉彩霞)
The Analysis of The Aphasia of Women inHamle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wer Discourse
TANG Ying-ling
(Literature Institute,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610000, China)
Hamletis one of the four tragedies of William Shakespeare. Women characters' experiences in the play make it even more tragic. Women in this play are under mental suppress. They cannot express themselves freely in this patriarchal society, in which power decides discourse. In this essay, women’s suffer of aphasia will be analy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wer discourse.
Hamlet; power discourse; aphasia of women
2017-04-01
唐熒苓(1993—),女,四川都江堰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
I106.3
A
2095-8978(2017)02-006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