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園園,劉 梅,陳 瓊,陸 瑜
·臨床醫(yī)學·
·短篇論著·
某院住院藥房自動擺藥機的使用探討
李園園,劉 梅,陳 瓊,陸 瑜
住院藥房;自動擺藥機;新流程
在醫(yī)學領域中,實現(xiàn)自動化操作已是該領域發(fā)展的必然趨勢[1-4]。我院于2012年01月引進了一臺自動單劑量錠劑分包機(TOSHO Xana-4001 CN,以下簡稱自動擺藥機)。經過近5年的實踐摸索,現(xiàn)將我院住院藥房自動擺藥機的應用體會及擺藥流程介紹于下。
1.1 擺藥機的優(yōu)點
1.1.1 減少發(fā)藥錯誤 傳統(tǒng)的發(fā)藥模式是藥師按醫(yī)囑調配好藥品后按照藥師核對交由護士核對后發(fā)給患者,期間的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沒認真執(zhí)行,錯誤就不可避免;目前,盡管藥房采用果凍杯裝藥,并在藥房里壓膜封口,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藥品暴露的機會,但是藥師在調配、核對和護士對藥過程中不可避免直接接觸藥品,增加了藥品被污染的機會。使用自動擺藥機后患者的藥按服藥時間被分包在一個包藥袋里,藥師核對后由護士再次核對確認無誤后按服藥時間發(fā)到患者手中,患者可以自行服用,且藥袋上明確打印出患者床位號、姓名、藥品劑量、用藥時間,不僅增加了患者對服藥的知情權,也增加了患者的用藥依從性。
1.1.2 工作效率提高 為保證在規(guī)定時間擺完藥, 3名藥師都會按前一天的醫(yī)囑擺口服藥,這樣很容易因醫(yī)囑變動而導致退藥或重新擺藥,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浪費;自動擺藥后由2名藥師在病區(qū)醫(yī)囑確認后才分包,就避免了因醫(yī)囑變動所帶來的麻煩。有關文獻報道手工擺藥效率為18包(杯)/min,而單劑量口服擺藥機為60包(杯)/min。從理論角度上自動包藥機可大量節(jié)約時間,擺藥速度也大大提高。
1.2 擺藥機的不足
1.2.1 價格昂貴 一臺全自動擺藥機約需要200萬元,各種耗材如包藥紙、打印碳帶、機器零配件等需采用進口材料,價格昂貴,每包藥所需成本約3元,而果凍杯每個只需8分錢,還有日常的維護和保養(yǎng)、電費等,其中就技術保養(yǎng)費一項每年約需8萬元。
1.2.2 非整片或非機內藥品 有些藥品需吃半片或1/4片,且臨床使用量較大,如地高辛、華法林、倍他樂克等,還有些藥品太大或不規(guī)則未找到合適的藥盒的藥品如威地美、胃達喜、荊花胃康膠丸等就需要通過備用藥槽添加,若添加藥片過多,備用藥槽彈出次數(shù)增加,影響擺藥速度,增加工作量,也易產生人工添加錯誤;還有一些散劑、顆粒劑、丸劑水劑不能參加擺藥,還需手工擺藥[6]。
1.2.3 藥品包裝缺陷 目前藥品包裝都還停留在零售的小包裝上,且一些藥品的包裝特別華麗嚴實,這對住院藥房來說是種浪費。特別是引入自動擺藥機后,藥品需大量剝好放到藥盒,這需要花費大量人力,造成資源浪費,但目前還沒有廠家更換生產線去分裝針對住院藥房需求的藥品包裝。
1.3 成本效果分析
自動擺藥機應用效果取決于設備主件的優(yōu)劣、配套設備的完善程度以及基于自動化條件建立的調劑系統(tǒng)運行管理模式[7]?,F(xiàn)從以下2個方面闡述自動擺藥機的成本與效果評價。
1.3.1 機器誤差與人為誤差比較 以我院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3月31日分包機分包量為65 593袋,其中機器自身報錯58例,藥粉藥渣落入3例,藥品卡在藥盒中27例,藥盒中缺藥10例,錯誤發(fā)生率為0.9‰。
因藥品本身原因,普通片劑藥粉過多,有些藥品很脆,在機器轉動中也易產生藥粉及藥渣,落入藥袋中機器會1片或多片計入,所以機器識別為多包藥,自動報錯;藥盒卡藥導致錯誤最多,因為一個藥盒僅能匹配一個廠家規(guī)格的藥品,但因市場因素普通藥品更換的廠家規(guī)格特別頻繁,這就導致藥盒不合適或需更換新藥盒。有幾種藥因本身形狀不規(guī)則,易導致卡藥,如蘭迪、潘生丁、酮替芬等藥,卡藥率特別高,易導致機器報錯。一旦報錯,就需要藥師去排查錯誤及時解決,機器報錯越頻繁,浪費的時間就越多。
雖然機器本身可帶來分包錯誤,但可通過藥師及護士仔細核對,幾乎可以實現(xiàn)“零差錯”,相比人工擺藥每天都有可能出現(xiàn)錯誤。國外有文獻表明:采用單劑量擺藥模式,差錯的發(fā)生率可從31.2%下降到13.4%,甚至從1次/d下降到每周1次[8]。為確保萬無一失,我院藥師和護士還需對所包藥袋逐一檢查,這也需要花費一定的人力物力。
1.3.2 高成本與高效率比較 上文已闡述包藥機自身成本很高,但上述成本計算未考慮可能減少因人為因素導致藥物不良反應事件所帶來的醫(yī)院或患者治療成本的節(jié)約[8]。美國有2項研究顯示,平均每起藥物不良反應事件可增加患者2個住院日或額外2000美元的治療費用[9-10]。
以我院1萬人次/年住院患者為比例保守估計非醫(yī)囑錯誤而引起的藥物不良反應事件基礎發(fā)生率為1%,通過調整擺藥模式而下降30%[11],則每年可減少藥物不良反應事件30例次,每次按2 000元人民幣成本計算可節(jié)約6萬元。
理論上自動擺藥機包藥速度可達60袋/min,相當于手工擺藥最快速度18個藥杯/min。在我院結合實際情況由原來3人擺藥減少到2人,可以減少人力浪費,且節(jié)約了時間,藥師有更多的時間去核對,減少人為錯誤,同時,可以讓藥師的工作模式由單純的發(fā)藥到參與臨床合理用藥,提高了藥學服務水平。護士更是從傳統(tǒng)的對藥中擺脫出來,護士也有更多時間去提供更優(yōu)質的服務。
2.1 計價模式 目前的工作模式是等各個病區(qū)醫(yī)囑確認電話后,先后分別對針劑和片劑進行確認計價。片劑和針劑分別由2名藥師計價,由于“軍衛(wèi)1號”系統(tǒng)自身局限性,2名藥師不可在同一時間計價,不然會導致片劑和針劑混合在一起,導致發(fā)藥混亂。由于藥房對藥時間各種原因導致的混亂,很容易出錯,造成很大的麻煩。因此,可以將藥房工作重新細化,由1名藥師負責接電話,確認醫(yī)囑,確認完后打出醫(yī)囑單,負責發(fā)針劑的憑醫(yī)囑發(fā)針劑,負責口服藥的就可以將計價的醫(yī)囑傳入自動擺藥機進行分包,這樣藥師分工明確不會引起混亂,減少不必要的麻煩。
2.2 病區(qū)醫(yī)囑確認模式 我院的醫(yī)囑都在上午確認,再進行口服藥的分包,但是在下午也會有零散醫(yī)囑,一開始只分包上午的醫(yī)囑,下午的還是采取手工包藥,所以還保留了一組傳統(tǒng)的擺藥臺,這樣不易盤點和效期的管理,不能保障藥品的質量。
目前我院有15個病區(qū),每天每個病區(qū)的醫(yī)囑確認時間變化很大,且長期醫(yī)囑和臨時醫(yī)囑需多次確認,為不造成包藥紙的浪費,每次都要等病區(qū)都確認了才能把藥物取出,這樣就導致針劑和口服藥不一致,護士對完針劑后需等口服藥,增加了護士的等待時間。若把我院15個病區(qū)進行分類,可根據可病區(qū)的實際情況進行上下午錯開擺藥,上午10個病區(qū)下午5個病區(qū),上午病區(qū)長期醫(yī)囑擺藥時間設為當日8:10至次日8:10,即按醫(yī)囑執(zhí)行時間擺12:00、16: 00、00:00、次日8:00;下午病區(qū)長期醫(yī)囑擺藥時間設為當日12:10至次日12:10,按醫(yī)囑執(zhí)行時間擺16:00、00:00、次日8:00、次日12:00的藥[12],且規(guī)定上午的10:00和下午的15:00病區(qū)醫(yī)囑都能確認,可減少人力物力的浪費。其余時間藥師分工可以剝藥、加藥、核對、發(fā)藥,增強藥師間團結、協(xié)調、合作能力。
實踐證明,目前自動擺藥機在我院住院藥房的應用還存在一些缺點和困難,但自動擺藥機的引入,減少了人力資源,減少了擺藥差錯和藥品污染,提高了擺藥速度和準確性,提高了工作效率。隨著管理模式和藥房自動化信息系統(tǒng)的不斷改進和完善,醫(yī)藥廠家的供應包裝的改進和供應藥品規(guī)格的保證,自動擺藥機的應用將是醫(yī)院數(shù)字化建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需要不斷積累經驗和探索,最大程度上實現(xiàn)自動擺藥機在藥房自動化建設中的價值。
[1] 郭翠霞,蘇愛國.全自動口服藥品擺藥機的應用體會[J].首都醫(yī)藥,2009,6(下):18.
[2] Barker KN, Pearson RE, Helpler CD, et al .Effect of an automated bedside dispensing machine on medication[J].Am J Hosp Pharm,1984,41(7):1352-1358.
[3] Perini VJ, Vemeulen LC. Comparison of automated medi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J].Am J Hosp Pharm,1994,51(15):1352-1358.
[4] Sdwarz HO, Brodowy BA.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of an automated dispensing system [J].Am J Health System Pharm,1995,52(8):823-828.
[5] 劉立民,闞新宇,肇麗梅.全自動片劑擺藥機的應用情況及探討[A] .2008中國藥學會學術年會暨第八屆中國藥師周論文集[C] .2008.
[6] 孫東寧,秦學鵬,張妍. 住院藥房自動擺藥機使用評價[J].實用藥物與臨床,2011,14(3):267-268.
[7] 楊樟衛(wèi),胡晉紅.醫(yī)院引進單劑量藥品自動擺藥設備的理性分析和評價[J].中國藥房,2008,19(28):2196-2198.
[8] Anacleto TA,Perini E,Rosa MB,et al. Medication errors and drug dispensing systems in hospital pharmacy [J]. Clinics,2005,60(4):325.
[9] Classcn DC,Pestotnik SL,Evans RS,et al. Adverse drugs events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Excess length of stay ,extra costs, and attributable mortality[J].JAMA,1997,277(4):301.
[10] Bates DW,Spell N,Cullen DJ,et al.The costs of adverse drugs events in hospitalized.[J].JAMA,1997,277(4):307.
[11] Shiley KL. Effect of an automated dispensing system on medication administration time [J].Am J Health Syst Pharm,1999,56(16):1542.
[12] 侯曉麗.自動分包機擺藥新流程的建立與實施[J].護理管理雜志,2011,11,10(11):833-834.
(本文編輯:張陣陣)
R995.4
B
10.3969/j.issn.1009-0754.2017.05.025
210002 南京,解放軍第四五四醫(yī)院藥學部
劉梅,電子信箱:11667808@qq.com
2017-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