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月賢
(河北工程大學 圖書館,河北 邯鄲 056038)
高校圖書館有聲書創(chuàng)新服務形式探索
——以河北工程大學為例
高月賢
(河北工程大學 圖書館,河北 邯鄲 056038)
有聲書是對知識的再加工,通過語音錄制為知識賦予新的魅力,在快節(jié)奏、碎片化的當代,人們越來越習慣以聲音為媒介的有聲資源分享模式。河北工程大學圖書館根據(jù)自身用戶特色,創(chuàng)辦了孤島回音有聲書欄目,開發(fā)有聲資源,推進館藏建設。通過專業(yè)人員的培訓、高效率的宣傳以及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搭建高校圖書館特色的資源服務形式。
高校圖書館;有聲書;有聲資源;孤島回音
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使得人們的需求在不停改變,圖書館也在不停調(diào)整來適應讀者日新月異的需求。在快節(jié)奏、碎片化的當代,各圖書館已經(jīng)開始在方方面面進行改革,并逐漸將目光落在了便捷的資源形式——有聲書之上。然而如何開發(fā)有聲資源,更好的推進圖書館館藏建設,為讀者提供更便捷更貼心的服務,仍然是圖書館人需要面臨的挑戰(zhàn)。
(一)有聲書
辭海將有聲書定義為“錄制在磁帶中的出版物”。“有聲書”這個概念雖然最早出現(xiàn)于20世紀80年代,但實際上,其形式在中國源遠流長,早在宋代發(fā)展起來的民間說書藝術其實就是有聲書的一種體現(xiàn)。雖然有聲書曾經(jīng)不受大眾認同,但在互聯(lián)網(wǎng)快節(jié)奏發(fā)展的今天,信息的快速傳播,數(shù)字網(wǎng)絡移動化等環(huán)境使得有聲書迎來了重生。
有聲書在新時代的解讀不僅僅局限于“某本書”,而是泛指所有音頻形式的知識。可以說,有聲書是對文學作品的再加工,通過錄制為簡單文本賦予新的特色。對于沒有時間安靜下來閱讀但是又想補充知識的人來說,有聲書是非常合適的閱讀方式。目前國內(nèi)有聲書市場也正如雨后春筍般迅猛發(fā)展,也使得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接受“有聲書”這種資源形式。
(二)有聲書在高校圖書館的發(fā)展研究現(xiàn)狀
劉潔璇從聲音刺激學習行為發(fā)生的角度提出了“數(shù)字感官文化”,大腦看到文字后,發(fā)音器官會在語言神經(jīng)中樞支配下把無聲語言轉換為有聲語言,認為有聲書可以幫助大學生獲取新的知識[1];桑宇芳提出高校有聲圖書館的建設方案,可以通過采購或錄制聲音,加強WIFI、配置智能點播終端等方式來形成特色閱讀效應[2];Topping 等學者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讀者在接觸一本陌生圖書時,更愿意以有聲書的形式來接受圖書內(nèi)容,而不是默讀[3]。
雖然大多數(shù)研究還停留在公共館為盲人服務的角度,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高校圖書館有聲資源的建設。
(三)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形式的變化
網(wǎng)絡化大環(huán)境催生了數(shù)字圖書館,語音識別技術的發(fā)展、音頻版權的保護、人們付費意識的增強、知識付費的興起,使得越來越多的原創(chuàng)者參與打造高質(zhì)量的音頻市場,越來越多的讀者開始習慣以聲音為媒介來學習。
高校圖書館的用戶正是最早開始習慣用有聲書來學習的主力人群。各圖書館都努力在保留自身原有業(yè)務的基礎上,不斷地探索新的資源形式、服務形式,來滿足讀者日益多樣的需求,進行有聲資源的建設,是圖書館為讀者提供便捷服務的關鍵措施。
(一)孤島回音簡介
孤島回音以有聲書為介質(zhì)載體,以“解放雙眼,用耳朵輕松閱讀”為主要目的,打造不受空間地域影響、隨時隨心閱讀的移動圖書模式。是一種碎片化閱讀行為。
由館員負責,以團隊模式運營。首先對相關館員、學生進行設備使用、錄制技巧等方面的培訓。隨后對有聲書內(nèi)容根據(jù)圖書館活動主題進行篩選,并進行再一次的加工,把文章或書本根據(jù)需要合理地再次編排,制定演播稿,并通過專業(yè)設備錄制、混音、壓縮、導出。最終通過喜馬拉雅FM以及圖書館官方微信進行發(fā)布。
(二)內(nèi)容及特色
孤島回音有聲平臺并不是簡單的存放音頻出版物的“有聲圖書館”,其題材選擇更豐富,內(nèi)容更多元,并且可以非常靈活的通過語音集合來配合圖書館的主題活動;讓讀者參與進來,體驗原創(chuàng)文案撰寫、聲音錄制等過程,是由館員與讀者“閱、讀、聽”于一體的自主知識分享平臺。
孤島回音根據(jù)調(diào)研將文章類中文音頻長度控制在8分鐘左右,英文在3分鐘以內(nèi),能夠更好的適應當代大學生的“碎片化閱讀”,音頻過長或過短都不能達到收聽的最佳效果。固定人員以及發(fā)布頻率,不斷提升節(jié)目質(zhì)量,都使得孤島回音成為河北工程大學圖書館最受學生歡迎的品牌服務項目之一。
(三)有聲書在高校圖書館的應用策略
高校圖書館用戶特色明顯,更能與時俱進,比較容易接受新事物,有聲書作為當下最受歡迎的資源形式之一,無疑是圖書館資源服務拓展可以嘗試的選擇。
以孤島回音的管理為例,有聲書在高校圖書館的應用需要重視以下舉措。
1.做好人員培訓。人員素質(zhì)直接決定有聲書的質(zhì)量。按人員職能對其進行針對性培訓。演播稿制作人員需要具備一定的文筆,并且對圖書館的情況非常熟悉,能夠根據(jù)圖書館的活動很好的安排有聲書需要重點體現(xiàn)的內(nèi)容。聲音錄制人員除了需要有一定的先天音色基礎外,還要對其演播錄制技巧進行講解訓練,讓作品能夠更自然,更能引人入勝。技術人員則需要熟悉錄音設備的使用以及錄音軟件的操作,錄音前期對設備進行調(diào)試,后期對聲音剪輯處理。而負責推廣的人員則需要及時將混縮好的作品上傳喜馬拉雅等有聲書平臺,并在圖書館、校園媒體上及時宣傳。
2.宣傳到位,擴大影響力。在圖書館開設特定“有聲空間”,在官方網(wǎng)站、官方微博、官方微信等媒體平臺設置有聲書獨立板塊,將品牌逐步滲透到讀者的印象當中。通過有頻率的更新,及時發(fā)布,鼓勵讀者轉發(fā)等途徑,讓更多人聽到,并習慣有聲書的陪伴,加深對圖書館的認可,形成良好的正向循環(huán)。
3.分析讀者反饋,滿足讀者需求。有聲資源的質(zhì)量是有聲平臺最根本的保證。通過微信、QQ等工具收集讀者留言,并定期對讀者進行滿意度調(diào)查、訪談等,結合館內(nèi)活動等因素,隨時調(diào)整錄制內(nèi)容。同時分析其信息需求以及資源偏好,為圖書館的其他活動提供一些數(shù)據(jù)支持。
有聲書是互聯(lián)網(wǎng)+環(huán)境下帶來的新機遇,能夠為圖書館資源多樣化提供有力支持,能夠讓讀者享受到更方便的信息。如何更合理地開發(fā)利用有聲平臺,豐富圖書館知識分享形式,是圖書館在今后的工作中值得探討的問題。
[1]劉潔璇.高校圖書館有聲讀物引進問題研究——以南京師范大學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界,2015(5):69-72.
[2]桑宇芳,何強.高校有聲圖書館建設途徑及實現(xiàn)策略[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6(3):90-95.
[3]Topping,K.J.,Shaw,M.C.a(chǎn)nd Bircham,A.M.Family Elec-tronic Literacy: Home-school.
[責任編輯 陶愛新]
Probe into the innovative service form of audio books in university library
GAO Yue-xian
(Library, Hebe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Handan 056038, China)
Audio books are the reproduction of knowledge, which bestow new charms on knowledge through recording. In the fast-paced and fragmented society, people are getting more used to sharing mode of audio resource.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ts users, the library of Hebei University of Engeering establish the audio books program – Echo of Island, to explore audio resource and enlarge the collections of library. Through professional training, effective publicity and data statistics, it aims to provide soecial service of resources in the libraries of universities.
university library; audio books; audio resource; echo of islands
10.3969/j.issn.1673-9477.2017.02.010
G255.73
A
1673-9477(2017)02-034-02
[投稿日期]2017-02-15
河北省教育廳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編號:SQ171139)
高月賢(1990-),女,河北邯鄲人,助理館員,碩士,研究方向:圖書館創(chuàng)新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