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論安樂死在中國的合法化

        2017-02-25 09:23:12趙祖斌
        湖北科技學院學報 2017年3期
        關鍵詞:安樂死醫(yī)療生命

        趙祖斌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湖北 武漢 430064)

        論安樂死在中國的合法化

        趙祖斌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湖北 武漢 430064)

        安樂死能否合法化,全世界各個國家的法律規(guī)定各不相同,安樂死合法化問題的爭論仍然愈演愈烈地延續(xù)。但安樂死并沒有進入我國的立法程序。本文在對安樂死的來源和定義簡要介紹的基礎上,通過分析我國安樂死合法化的社會基礎:安樂死可以緩解醫(yī)療資源不足的壓力,并被社會廣泛接受,在我國刑法上安樂死行為不構成犯罪以及安樂死具有合憲性來論證安樂死在我國合法的可行性,最后結合現(xiàn)階段實際情況,提出我國實現(xiàn)安樂死合法化的途徑。

        安樂死;可行性;立法

        一、安樂死定義

        “安樂死”一詞源自古希臘語 “Euthanasia”,意為“美好地死亡”、“尊嚴地死亡”。它指在古代西方社會中殺死那些病危,無法自理、身體嚴重傷殘或年邁體弱的人的一項古老的社會政策。如在古代印度摩羯陀地區(qū)有使用泥沙土石塞住生活不能自理的父母的嘴、鼻子,然后將他們丟到河中淹死的習慣。[1]但是完全不同于我們現(xiàn)今所探討的安樂死。

        由于地區(qū)、種族、宗教信仰等不同,人們對安樂死的定義也不盡相同?!俄f伯新國際詞典》將安樂死定義為:“使不治之癥的患者無痛苦地死亡的行為?!薄睹绹倏迫珪分袑矘匪婪Q為:“一種使患絕癥的病人脫離極端痛苦的結束生命的方法?!薄吨袊蟀倏迫珪し▽W卷》把安樂死定義為:“對于在現(xiàn)代醫(yī)學條件患有絕癥患者的、瀕臨死亡的病人,在患者本人真誠地再三申請的前提下,為了緩解病人極端的痛苦,醫(yī)生采取醫(yī)學措施結束病人生命的行為?!?/p>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安樂死是指對瀕臨死亡,身體受疾病摧殘極端痛苦的患者,在本人神志清醒時再三強烈要求或授權家屬申請,經醫(yī)療機構鑒定及有關部門批準,醫(yī)生按法定程序采用科學的方法使患者無痛苦安逸地快速死亡的行為。

        二、我國安樂死合法化之論證

        (一)安樂死合法化的社會基礎

        1.安樂死符合我國當前經濟狀況

        隨著社會進步、優(yōu)死觀念的普及,人們也日漸認識到個體生命價值與社會經濟狀況是緊密相連的。我們也開始對維系生命與耗費醫(yī)療資源進行衡量計算,社會財富是每個人創(chuàng)造的,每個人都有權利享有醫(yī)療資源維護生命運轉,但由于臨終患者具有特殊性,對他們的生命維系存在一個無法調解的矛盾,即使投入再多的人力、物力、財力,但終究無法挽救他們?yōu)l危的生命。面對維系患者生命的龐大費用,不僅是發(fā)展中國家,甚至是發(fā)達國家也瞠目咂舌、捉襟見肘。

        自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中國邁入改革開放新時期,經過三十多年的發(fā)展,中國經濟取得舉世矚目的成績,社會經濟生活發(fā)生了巨變。但是我國人均GDP在世界上仍處于落后位置,并且貧富差距不斷拉大,導致個人對醫(yī)療的投入力不從心,國家受制于經濟發(fā)展狀況,對醫(yī)療資金投入也嚴重不足。正如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舉行預備會議前,鐘南山告訴記者:“我們欠醫(yī)療投入太多,日本的醫(yī)療投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8%~9%,歐洲占其國內生產總值的10%~12%,美國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6%,而我們對醫(yī)療投入不到國民生產總值的6%?!盵2]與此同時醫(yī)療保障雖有發(fā)展,但總體而言還處于較低水平,比如城鄉(xiāng)醫(yī)療保障不均勻,地區(qū)醫(yī)療保障不協(xié)調等。

        安樂死有助于緩解醫(yī)療資金投入不足的壓力。一個國家的醫(yī)療資源是有限的,不可能對每個患者都進行同等的救治。我們堅持社會公平、公正的同時還要兼顧效益。美國倫理學家丹尼爾·卡拉漢在《設限》中說,利用現(xiàn)代先進的醫(yī)學技術,為“延長壽命”付出高昂代價有待商榷,無限延長生命是個“無底洞”,隨著人體機能衰老,需要的醫(yī)療費用也成倍增加,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醫(yī)療資源的浪費。據(jù)2013年的權威統(tǒng)計,目前我國癌癥發(fā)生率正快速增長,每年癌癥患者約260萬人,死亡達180萬人,并且中國癌癥死亡率呈直線上升態(tài)勢。如果對這些患者開展無限制的治療以試圖延續(xù)生命,保守地算每位患者每年花費30萬元人民幣,260萬患者將花費7 800萬元人民幣,這不僅加重了政府和社會的負擔,也加重了家庭的負擔,如許多患者坦言患上大病家里經濟“一夜回到解放前”。如果我們對絕癥患者實施安樂死,不僅可以挽救家屬感情上的危機,而且還可以緩解家人和社會經濟負擔,從而更加合理地分配社會醫(yī)療資源。所謂好鋼用在刀刃上,我們應該將有限的醫(yī)療資源用在基礎醫(yī)療衛(wèi)生方面,提高公民身體素質,加大防癌、治癌的研究投入,從根本上抗擊癌癥,簡單地對絕癥患者不計成本的救治,對抗擊、攻克絕癥而言是隔靴也不瘙癢。

        2.安樂死被社會廣泛接受

        長久以來,中國學者或普通人都回避死亡問題,性教育是研究的禁區(qū)。隨著改革開放,西方死亡學的傳入,我國學者沖破思想禁錮,開始對死亡進行研究,安樂死自然也受到關注,這毫無疑問推動著國民對安樂死的認識,進而國民開始接受安樂死。

        2009年,在北京開展一次有777人參見的針對安樂死社會心態(tài)調查。在消極安樂死調查中有61.6%的被調查者贊成消極安樂死,29.4%的被調查者不支持消極安樂死,其中9.0%的人對消極安樂死持中立態(tài)度;在積極安樂死調查中,79.2%的被調查者贊成安樂死,不贊成安樂死的被調查者占12.1%,有8.7%的被調查者對此持中立態(tài)度。但是我們可以看到,不管是積極安樂死還是消極安樂死,絕大多數(shù)都支持安樂死。

        2007至 2008年間,學者就浙江地區(qū)的農村居民的安樂死支持度進行了1 056份問卷調查。[3]調查結果顯示,被調查的農村居民中有48%的居民贊成安樂死,35.4%的農村居民表示不贊成安樂死,還有16.6%的農村居民對能否實施安樂死抱無所謂的態(tài)度??梢钥闯?,相比在北京而言,即使在農村,人們也普遍支持安樂死。2008年5月到8月,同樣也在浙江地區(qū)對檢查官、法官、律師及其他法律工作者開展一次安樂死調查。[4]根據(jù)1 101份安樂死調查分析報告顯示,其中贊成安樂死的高達71.4%。

        (二)安樂死不構成刑法上的犯罪

        根據(jù)我國刑法犯罪本質理論,只有同時具備嚴重社會危害性、應受刑罰懲罰性、刑事違法性的犯罪刑法才構成犯罪。嚴重的社會危害性是這三個特征中最基本的特征,也是犯罪的最本質特征,所以當一個行為沒有社會危害性時其當然就不具有犯罪的余下兩個特征。安樂死是醫(yī)生在病人請求下,尊重病人生命自主權而使病人安樂地死亡的一種死亡方式。采取這種死亡方式,不僅能夠解除患者的痛苦,保護患者的人格尊嚴,而且還能緩解社會、家屬的物質、精神負擔。從這個角度來說,安樂死非但不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反而有益于社會。因此,實施安樂死的行為不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理所當然不具有刑事違法性和應受刑罰懲罰性,也就不構成犯罪。

        根據(jù)罪刑法定原則安樂死也不構成犯罪。罪刑法定原則,即刑法規(guī)定什么行為是犯罪行為,何種犯罪,各個犯罪構成要件是什么,有什么刑種,各種刑種怎樣適用,以及各個罪的量刑幅度等,刑法分則中無明文規(guī)定的犯罪行為,不能定罪處罰。概括起來說就是“無明文規(guī)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guī)定不處罰”。雖然我國現(xiàn)行刑法規(guī)定有故意殺人罪,但卻沒有任何一條法律條文規(guī)定“安樂死為犯罪行為”,既然法無明文規(guī)定,我們如何認定安樂死為犯罪行為?我國在司法實踐中對安樂死是以故意殺人罪論處的,這是不妥的,安樂死與故意殺人有顯著的區(qū)別。某種行為是否構成故意殺人,要看它是否滿足故意殺人罪的構成要件,故意殺人罪的構成要件:一是行為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生命不受侵犯的權利;二是客觀方面是用非法手段剝奪了他人生命的行為;三是犯罪主體須為年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四是主觀方面須有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故意。當這四個條件同時具備時,才構成故意殺人罪。而在安樂死中,醫(yī)生是基于患者請求以安樂的方式“結束”瀕臨死亡的生命,并沒有侵犯患者的生命,同時醫(yī)生也沒有主觀故意非法剝奪患者生命,因此安樂死不是故意殺人。

        (三)安樂死具有合憲性

        1.公民的生命自主權

        生命權是人所享有的最基本的權利,是人為維護生命以及生命利益所享有的不受他人使用非法手段侵害的權利。雖然我國現(xiàn)行憲法未對生命直接加以規(guī)定,但通過憲法解釋或許能夠認為現(xiàn)行憲法含有這種權利。[5]在古代有些國家法律規(guī)定,個人是無權處分個人生命,自殺也是一種犯罪行為。隨著近代刑法謙抑性理念的推廣和權利意識的更新,許多國家認為自殺不是一種犯罪行為,從側面反映出一個人有權基于合法動機處置自己的生命。《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五十一條規(guī)定,我國公民自由行使權利時,不得損害國家、社會、集體的利益以及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這就限定公民對生命利益的支配是一種相對性的支配與絕對性的統(tǒng)一,即只有公民個人行使權利不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和他人利益時才可完全支配處置自己的生命利益。安樂死行為不會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和他人的利益,在某種程度上,正當?shù)陌矘匪佬袨榫哂欣院蜕鐣嫘?,只有為了逃避責任而迫使患者或自己為了逃避醫(yī)務而申請安樂死違背憲法,因為這種行為損害了他人和社會的利益。

        2.公民的人格尊嚴權

        我國憲法第三十八規(guī)定,我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他人侵犯,禁止任何人使用任何方法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公民,這說明我國保護公民生命權的同時,也保護公民的人格尊嚴權。羅納德·M·德沃金說,尊嚴權是指人們有不受到侮辱的權利,即人們享有在他們的文化或是社會群體中不受到不敬的舉措的權利。[6]同時他認為,犯下累累罪行的囚徒和癡呆病人都有尊嚴權,那么對于意識清醒的患者而言,他們同樣有尊嚴權,他們有權不受侮辱,當他們?yōu)l臨死亡受痛苦的折磨,依靠儀器維持生命時本身就是命運對他們的一種侮辱,如果欲有尊嚴的死去而不能得,這就是在侵犯他們的人格尊嚴權。安樂死不僅涉及生命權還涉及人格尊嚴權,現(xiàn)在已有一些國家承認安樂死合法性,這說明生命權雖是最基本的,但并非絕對地壓倒其他人權。也就是說盡管國家對公民負有保護其生命完整的義務,但公民也有權利為了實現(xiàn)其他權利如尊嚴權而放棄生命權,國家應該尊重公民這種選擇,為他們尊嚴權的實現(xiàn)保留生命權的實現(xiàn)。

        三、 我國安樂死的合法化構想

        (一)安樂死的實體要件

        為了有效防止濫用安樂死,首先要明確安樂死的適用對象。安樂死的適用對象應滿足以下兩個條件:一是現(xiàn)代醫(yī)學技術條件下無法救治瀕臨死亡、痛苦不堪的患者。許多國家都明確規(guī)定了安樂死的適用對象,如日本橫濱地方法院列出了積極安樂死必須滿足的四個條件:痛苦不堪、瀕臨死亡、患有不治之癥、患者本人清楚表達放棄生命。但是基于醫(yī)學實踐和安樂死的宗旨,筆者認為安樂死的適用對象在病情方面只需滿足兩個條件:瀕臨死亡、痛苦不堪。如果一個病人患有不治之癥,但并沒有瀕臨死亡和痛苦不堪就沒有必要為其實施安樂死,安樂死的初衷是幫助患者無痛苦的死亡,因此我認為不治之癥不是安樂死必要條件;其次,如果患者痛苦不堪,但未瀕臨死亡也不得為其實施安樂死,因為安樂死是一種特殊的自然死亡,若患者并沒有瀕臨死亡而對其實施安樂死雖然解除了患者的痛苦,但實際上卻剝奪了他的生命。二是必須是具有行為能力的患者。日本、荷蘭、澳大利亞等國家都規(guī)定,安樂死適用對象必須是有行為能力的患者,這樣的規(guī)定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只有具有行為能力的患者才能自己決定或者委托親屬代為申請安樂死,這樣使患者的生命自主權才得以保護;另一方面,患者具備行為能力才能意識到接受安樂死的法律后果,充分保護患者的尊嚴權和知情權。完全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決定、申請安樂死,對于無民事行為能力的患者則不得實施安樂死。

        申請實施安樂死的患者在請求醫(yī)生對自己實施安樂死時必須滿足相應的心理主觀狀態(tài),即滿足主觀條件。我們認為,請求安樂死的主觀條件必須滿足以下幾點:一是行為意思,即患者必須有受意志控制而申請安樂死的意識;二是表示意思,即患者要清楚知道自己實施安樂死的行為具有的法律意義;三是效果意思,即患者要有多次表達積極追求安樂死這種法律效果的意識。

        為保障患者的人權,我們認為實施安樂死的主體應該是三級甲等醫(yī)院內具有醫(yī)師資格的高級醫(yī)師。但我們必須強調一下,為患者實施安樂死的高級醫(yī)師應不包括以下兩類人:一是患者的主治醫(yī)師,雖然患者的主治醫(yī)師了解患者的病情,但考慮到其長期為患者治療會對患者產生同情、憐憫之情而沒有勇氣為患者實施安樂死,也是出于對醫(yī)生的心理保護;二是與患者有親屬關系的醫(yī)生,因為親人的死亡本來就是雙人的感受,面對親人的離世已是十分殘忍,若還要親手結束親人的生命,則是不人道的。

        (二)安樂死的程序要件

        基于保護患者的權益,防止安樂死的濫用,必須嚴格規(guī)范安樂死的程序。實施安樂死程序可分為如下幾個部分。

        準備程序上,患者申請安樂死前必須獲得醫(yī)療機構的原始醫(yī)療材料和主治醫(yī)生的意見書,因此醫(yī)院有義務在患者提出索取醫(yī)療材料時無條件地提供,不應當以任何借口不提供、延期提供或者提供有違客觀事實的材料。

        在申請程序上,當患者拿到原始醫(yī)療材料和主治醫(yī)生的意見書后,方可向有實施安樂死資質的三級甲等醫(yī)院申請實施安樂死。申請安樂死須注意以下幾個問題:一是必須是患者在意識清醒的情況下以書面的形式提出申請;當患者無法書寫時,可由親屬、律師、醫(yī)務人員代書或者患者通過錄音的方式提出申請,并有兩名無利害關系人在場見證。二是對于處于昏迷狀況的患者,如果在昏迷前明確、多次表示提出實施安樂死并留有申請書或其他申請材料,只要申請材料真實可靠,家屬可代為提出申請。三是不管患者是以何種形式申請安樂死都必須要求患者在意識清醒下的多次提出。

        在審查程序上,審查程序包括醫(yī)學鑒定和司法裁決程序,其目的是核準安樂死申請是否有效,所以必須堅持嚴格的審查程序。在醫(yī)學鑒定程序方面,當患者通過申請程序,三級甲等醫(yī)院接到患者的申請后應立即將患者的申請書和醫(yī)療材料送交專門醫(yī)學鑒定機構,如疾病鑒定中心、醫(yī)療鑒定中心等,醫(yī)療鑒定機構收到材料后立即啟動醫(yī)學鑒定程序,醫(yī)學鑒定主要是對患者是否符合安樂死適用的條件進行審查,審查患者是否瀕臨死亡、是否身體遭受非人的痛苦。鑒定完畢后,鑒定機構應在3日內出具鑒定結論,鑒定結論應當由兩名以上具有鑒定資格的醫(yī)師獨立作出并簽名蓋章,如果兩人鑒定結論不一致且申請者有異議可補充鑒定和重新鑒定。在司法裁決程序方面。當醫(yī)生做出將鑒定結論后移交給法院進行審查,法院對鑒定機構和鑒定醫(yī)師進行資格審查,若無鑒定資格則裁定鑒定結論無效,當鑒定機關、醫(yī)師符合資格后對鑒定依據(jù)、患者身份、鑒定結論、鑒定程序進行審查,審查鑒定依據(jù)是否科學可靠,患者身份是否同一,鑒定結論是否正確。如果都符合法律規(guī)定后可以授權醫(yī)生執(zhí)行安樂死,并備案以此排除謀殺罪名。

        在確認和操作程序上,通過DNA比對,指紋識別,親屬的識別,本人與身份證信息核對等方式確認申請安樂死患者的身份,確保申請安樂死的患者與將要實施安樂死的患者為同一個人。醫(yī)院要確認該醫(yī)師是否患者指定的,確認患者指定的醫(yī)生是否排除在禁止醫(yī)生之列,比如若指定的醫(yī)生是其近親屬的則應要求更換另一名非自己的主治醫(yī)師。患者再次確認是否實施安樂死。若患者在確認出現(xiàn)不予確認的情況或不明確確認實施安樂死,則應給予1至3日的考慮時間,讓患者冷靜考慮再決定是否實施安樂死。當患者明確實施安樂死后,應告知患者家屬實施安樂死過程中采用的藥物,經患者確認使用該種藥物時,醫(yī)生方可采用該種藥物和方法。當上述事項都確認完畢后,患者和家屬簽訂實施安樂死協(xié)議。實施安樂死前告知實施安樂死所帶來的法律后果及通知家屬、司法審查機構到實施安樂死的現(xiàn)場,醫(yī)生向患者注射指定的藥物,全程錄音錄像。

        比利時與荷蘭等國家為了防止安樂死被濫用,公民的生命權被侵犯,都規(guī)定了安樂死審查監(jiān)督程序。我們認為他們的做法值得借鑒,我們的監(jiān)督程序也分為安樂死實施過程中的監(jiān)督和實施后的監(jiān)督程序。

        第一,實施過程中的監(jiān)督程序。實施過程中的監(jiān)督主要是家屬和司法機關派人到現(xiàn)場監(jiān)督醫(yī)生實施安樂死,監(jiān)督醫(yī)生使用的藥物、劑量及患者在實施過程中反應是否正常。

        第二,實施后的監(jiān)督程序。實施后的監(jiān)督是對安樂死實施過程中保留的錄音錄像資料進行審查、確認醫(yī)生實施過程有無不當行為,若有不當行為應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1] 王政勛.正當行為論[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483.

        [2] 莊小龍.中國醫(yī)療投入欠賬太多 遠低于其他國家[EB/OL]. 鳳凰網(wǎng)資訊,http://news.ifeng.com/mainland/special/2013lianghui/yanlun/detail_2013_03/05/22738087_0.shtml,2015-4-5.

        [3] 吳曉瑞,羅艷俠,張穎,等.北京地區(qū)安樂死社會心態(tài)的調查分析[J].中國醫(yī)學倫理學,2010,(1):44.

        [4] 何農,陸海峰.浙江地區(qū)農村地區(qū)居民安樂死認同調查與分析[J].社會縱橫,2009,(9):72.

        [5] 何農,解少君.浙江地區(qū)法律工作者安樂死認同調查及其法學分析[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2010,(2):41.

        [6] 羅納德·M·德沃金.生命的自主權——墮胎、安樂死與個人自由的論辯[M].郭貞伶,陳雅汝,譯.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3.312.

        責任編輯:胡 莉

        2017-03-19

        2095-4654(2017)03-0032-04

        D

        A

        猜你喜歡
        安樂死醫(yī)療生命
        京張醫(yī)療聯(lián)合的成功之路
        我們怎樣理解醫(yī)療創(chuàng)新
        法律形式和道德判斷:安樂死與協(xié)助自殺
        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醫(yī)療扶貧至關重要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病理解剖醫(yī)生理解的“安樂死
        珍愛自我,珍愛生命
        什么是醫(yī)療告知
        安樂死的立法困境及其破解
        国产精品免费大片| 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国精产品一区一区二区三区mba|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观看| 久久无码一二三四| 亚洲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亚洲视频在线免费不卡| 男女高潮免费观看无遮挡| 性夜夜春夜夜爽aa片a|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网站| 久久av粉嫩一区二区|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vr综合|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在线电影网 | 在线播放人成午夜免费视频| 蜜臀av一区二区三区人妻在线| 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视频| 久久久久av无码免费网|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推|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av| 亚洲综合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av麻豆aⅴ无码电影| 加勒比无码专区中文字幕| 亚洲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自慰出白浆| 亚洲国产成人va在线观看天堂| 色窝窝手在线视频| 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在线不卡免费视频| 国产av黄色一区二区| 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 一本色道av久久精品+网站| 激情人妻网址| 国产精品高潮呻吟av久久黄| 亚洲综合久久精品无码色欲| 中文AV怡红院| 99久久婷婷国产精品综合| 久久久精品一区aaa片| 亚洲区在线播放| 熟女高潮av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郑州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