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林
校長要做到“四要”,與教師快樂同行
劉正林
人是學校管理中最重要的對象,學校管理的所有工作都要圍繞人來展開。學校管理必須面對兩大主題:對教師的管理和對學生的管理。教師管理是學校管理工作的核心,只有加強對教師的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激發(fā)他們的工作積極性,使之盡可能地做好學生管理工作。在教師管理中,要樹立一切教育活動以教師為中心的管理理念,充分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挖掘他們的潛能,對教師進行合理調用和科學的配置,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工作環(huán)境,這是學校能否持續(xù)發(fā)展的關鍵因素。
當校長多年,我一直都在努力爭取和教師共同進步,爭取贏得教師的尊重,爭取培育出更多更優(yōu)秀的教師。我一直努力做到“四要”,堅持“以人為本”的處事原則,實踐“以心換心”的管理之道:快樂著教師的快樂,痛苦著教師的痛苦,與教師并肩同行。
要想成為一名好的管理者,最重要的就是要善于發(fā)現(xiàn)和使用人才。校長應當重視選拔、發(fā)現(xiàn)和培養(yǎng)有價值的人才,重視提高廣大教師和學校其他管理人員的業(yè)務能力,大膽選用年輕教師,依靠中年教師,尊重老年教師,同時還要善于給教師壓擔子,不斷地給他們提出更高的發(fā)展目標,如,青年教師要“一年上路,三年自立,五年出成績”;中年教師要“懂理論、會教學、成名師”;老年教師要“以老帶新”“出理論成果”。為適應學校改革與發(fā)展的需要,經全面考察,我們選出了一批業(yè)務素質好、綜合能力強的年輕教師,根據(jù)他們各自的特長,安排或推薦他們擔任年級組長、教研組長、校團委書記、處室正副主任、副校長等職位。由于安排合理,“專業(yè)”對口,被提拔任用的教師都能在其位,謀其職,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教師是具有敏銳的洞察力、感悟力和較強的分析、判斷能力的知識分子群體。在教師管理工作中,要堅持人本管理,從關注教師的志趣,慰藉教師的情感,尊重教師人格等方面出發(fā),喚起教師的工作熱情,激發(fā)教師的創(chuàng)造欲望。
對教師群體而言,大家所關注的,就是校長應該關注的;校長想到的,就應該是教師所想的。就教師個人而言,校長一個主動的問好,一個熱情的握手,都是對教師的尊重。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有“寧可站著死,也不跪著生”“士為知己者死”等思想,校長心中裝著教師,教師的心中自然就會裝著校長,裝著學生,裝著學校。
領導要關心教師的工作情況,更要關心他們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當教師受職業(yè)倦怠、心理疲勞、煩躁、憂郁、緊張、焦慮等心理問題的影響,出現(xiàn)偏差行為時,校長不能一味地責備教師,要因人而異,尋找教師出現(xiàn)問題的根本原因,對癥下藥。據(jù)報道,1999年,我國中小學生心理健康課題組針對國內中小學教師進行的心理測評結果表明,約五成教師存在心理問題??梢娊處熓鞘中枰P愛的。只有教師真正把學校當成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把學校的發(fā)展當成是自己的事兒,他們才能主動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為學校發(fā)展貢獻自己的一部分力量。
尊重教師的人格,重點是要全面而準確地評價教師的工作。在評價一個教師的工作時,首先要肯定教師付出的勞動,肯定教師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績,使教師覺得他們的勞動是有價值的,一旦教師自我實現(xiàn)的需求得到了滿足,教師就能夠更加積極地投入到工作中。另外,人無完人,對教師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校長要多多包涵,采用“表揚在會上,批評在談話中”的方式。即使是針對個人的批評,也不必針尖對麥芒,要保持冷靜,讓教師在不失面子的情況下,心悅誠服地接受校長的建議,將愧疚化為教師前進的動力,促使教師積極投身到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工作中。
在正確評價教師工作的同時,還要建立健全各項規(guī)章制度。由于教師在思想、水平、覺悟、性格等方面均存在差異,因此,在管理工作中,校長要在尊重教師人格的前提下,堅持“無情決策,有情操作”的準則,堅持對事不對人。在處理問題方式上,堅持“以柔克剛,法情相依”的處事原則,多交流、多溝通、多協(xié)調,在和諧融洽的氣氛中了解教師的思想脈搏和心理動態(tài)。
“人本管理”的核心就是激勵人,調動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活教師的創(chuàng)新欲望。在這個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時代,每個人都有壓力,管理中,要多給教師一些表揚,少一些批評;多一些鼓勵、信賴,少一些指責、輕視。如此,教師的心就會和校長的心貼得更近,這樣一來,教師就會自覺地以校為家,積極地為學校管理獻言獻策,與校長風雨同舟,榮辱與共,協(xié)力實現(xiàn)共同的奮斗目標。
在挖掘教師創(chuàng)新潛能的同時,校長還要創(chuàng)造條件,多為教師提供一些進修、培訓和提高業(yè)務能力的機會,使每名教師都有自己的奮斗目標,有施展抱負的舞臺。
人是社會的人,人不可能獨立于社會而存在。和諧融洽的人際關系是事業(yè)成功的必要保障。因此,學校人際關系的融洽與否對學校的發(fā)展有著很大的影響。和諧的人際關系,有助于形成有向心力和凝聚力的組織,教師與校長心心相印,憂樂與共,工作效率自然就會提高。對教師個人來說,良好的人際關系能夠有效增強自身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使教師自覺地發(fā)揮主體作用。
要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校長首先要引領教師打造溫馨的工作環(huán)境,營造相互關心、相互支持、相互合作、相互欣賞、團結協(xié)作的工作氛圍,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幫助教師釋放內在的潛能。校長還要通過聽評課、教學沙龍、電子信箱等方式主動與教師溝通,做教師的知心朋友;同時也要讓教師了解校長的內心世界,彼此溝通理解成為知己。處理好人際關系的關鍵就是一個“誠”字,校長必須真誠地關心、愛護教職工,以誠相處,以理服人,尊重教師的人格和教學成果。還要設身處地地考慮教師在工作、學習、生活上可能遇到的問題,讓教師真切地體會到集體的溫暖。教師是紐帶,他們的工作熱情,能夠有效地提升孩子的學習自主性,使學校能夠不斷地向前發(fā)展。
總之,校長對教師的“人本管理”就是要做到一切依靠教師、為了教師、理解教師、尊重教師、發(fā)展教師?!?/p>
(作者單位:湖南株洲市攸縣聯(lián)星街道文化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