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現(xiàn)實主義文學思潮與選本編纂*

        2017-02-24 08:26
        關鍵詞:文學思潮選本傷痕

        徐 勇

        (1.浙江師范大學 人文學院,浙江 金華 321004; 2.復旦大學 中文系,上海 200433)

        現(xiàn)實主義文學思潮與選本編纂*

        徐 勇1,2

        (1.浙江師范大學 人文學院,浙江 金華 321004; 2.復旦大學 中文系,上海 200433)

        20世紀80年代的現(xiàn)實主義文學思潮與選本編纂之間是一種錯位的關系。80年代中期以前,在現(xiàn)實主義占據(jù)主導地位的時候,真正以現(xiàn)實主義命名的選本卻不多見,現(xiàn)實主義文學思潮選本多出現(xiàn)在現(xiàn)實主義已如明日黃花之時。這樣一種錯位表明,當現(xiàn)實主義思潮占據(jù)主流之時,現(xiàn)實主義并不成其為一個問題,故而無需特以現(xiàn)實主義之名命名選本。在這之前,雖無現(xiàn)實主義命名的文學選本,但大多選本所錄作品很少不是現(xiàn)實主義之作。如此種種,與現(xiàn)實主義文學在80年代的命運及其同現(xiàn)代主義的復雜關系密不可分。

        現(xiàn)實主義文學思潮;20世紀80年代;選本編纂;新時期共識

        20世紀80年代的文學一般被認為是十七年文學的回歸和發(fā)展,在這當中現(xiàn)實主義是其創(chuàng)作的主部。所謂“革命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的恢復、發(fā)揚和深化”*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當代文學教研室編:《新時期文學六年(1976.10—1982.9)》,中國社會科學出版1985年,第22頁。,是當時有代表性的觀點,而至于傷痕文學、反思寫作、改革寫作、“歸來的詩”乃至報告文學熱等也都是在現(xiàn)實主義文學思潮的層面上被指認。但有意味的是,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前,在現(xiàn)實主義占據(jù)主導地位的時候,真正以現(xiàn)實主義命名的選本卻不多見,現(xiàn)實主義文學思潮選本多出現(xiàn)在現(xiàn)實主義已如昨日黃花之時。對于這樣一種錯位,該如何理解?

        雖然說,80年代中前期以現(xiàn)實主義思潮命名的選本不多,但各種收錄現(xiàn)實主義作品的選本卻并不少見。如《醒來吧,弟弟》(廣東人民出版社,1978)、《傷痕及其他》(北京出版社,1978)、《喬廠長上任記》(江蘇人民出版社,1979)、《喬廠長上任記》(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神圣的使命》(上海文藝出版社,1979)、《愛的權利》,《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塞外芳草集》(春風文藝出版社,1984)等等。

        這些選本,它們基本上都是作為時效性的“批評選本”出現(xiàn),與作品發(fā)表出版的時間非常接近。時間上的接近固然是80年代前期命名現(xiàn)實主義思潮的選本很少出現(xiàn)的原因,但這并不妨礙80年代中后期具有時效性的各種現(xiàn)代主義“批評選本”大量出現(xiàn)。80年代中后期各種命名現(xiàn)實主義的選本涌現(xiàn),固然有距離一段時間后的文學史建構的意義在,但對這種文學史的建構作用并不能刻意夸大。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劉錫慶主編的《當代小說潮流回顧·寫作藝術借鑒叢書》,包括《傷痕小說》、《反思小說》、《改革小說》、《尋根小說》、《新寫實小說》等,但這套叢書的出版已是90年代初,距離80年代已有一段時間了。而至于閻綱主編的《中國新時期小說鑒賞叢書》中,以現(xiàn)實主義思潮命名的只有《改革小說》一本。另外,就是一些零散的現(xiàn)實主義選本,比如《各領風騷----改革題材小說選》(文化藝術出版社,1984),谷應聲、陳利民編《傷痕》(中國文學出版社,1993)等等。時間上的距離遠近不是判斷現(xiàn)實主義文學思潮選本出現(xiàn)與否的關鍵。

        且看1988年吳亮、章平和宗仁發(fā)編選出版的《現(xiàn)實主義小說》。這可以說是80年代少有的以現(xiàn)實主義命名的選本,但有意味的是,這里的“現(xiàn)實主義”卻非80年代中前期的現(xiàn)實主義,也就是說,其中所選的現(xiàn)實主義小說不是所謂傷痕、改革、反思寫作所能涵蓋?!冬F(xiàn)實主義小說》兩卷本,雖以現(xiàn)實主義命名,但其所選作品卻是發(fā)表自80年代中后期,換言之,其所選現(xiàn)實主義小說是現(xiàn)代主義風起云涌之際的產(chǎn)物,這時的現(xiàn)實主義小說已經(jīng)不再是原來意義上的傳統(tǒng)現(xiàn)實主義小說,而是帶有現(xiàn)代主義意味的現(xiàn)實主義小說。用張頤武的話,這里的現(xiàn)實主義小說“大量借用了現(xiàn)代主義文學的觀念、技法和意識,使現(xiàn)實主義產(chǎn)生了‘神變’和‘形變’的兩種巨大的變化”*張頤武:《現(xiàn)實主義的流變及其處境》,吳亮等:《現(xiàn)實主義小說》(上),時代文藝出版社1988年,前言第5頁。。也正因此,《現(xiàn)實主義小說》才被作為“新時期流派小說精選叢書”的一種,因為這套叢書的絕大部分所選作品都是非現(xiàn)實主義小說。從這套叢書的安排可以看出,“新時期流派”得名的前提即在于,是傳統(tǒng)現(xiàn)實主義的沒落才使得非現(xiàn)實主義文學流派成為可能。而這,也就意味著這里的現(xiàn)實主義是被視為一個問題或“他者”而被凸顯的。因此,不難看出,現(xiàn)實主義思潮選本《現(xiàn)實主義小說》其實出現(xiàn)在現(xiàn)實主義文學領導權已然喪失或逐漸喪失之際。90年代出現(xiàn)的諸如以現(xiàn)實主義沖擊波命名的選本,如《現(xiàn)實主義沖擊波小說:破產(chǎn)》(1998,華藝出版社)也可以從這個角度加以理解。那么問題是,現(xiàn)實主義占主潮的時候為什么沒有現(xiàn)實主義之名的選本出現(xiàn)呢?

        這可以從反面加以理解。80年代中期以前,成問題的是現(xiàn)代主義文學創(chuàng)作。換言之,現(xiàn)代主義在彼時的合法性不足,這也造成了80年代前期諸如《朦朧詩選》早已編纂完成,但卻不能公開出版的悖論現(xiàn)象產(chǎn)生。80年代中后期各種現(xiàn)代主義選本出現(xiàn),雖然反映了現(xiàn)代主義文學思潮的興起,另一方面也凸顯了建構現(xiàn)代主義合法性的努力。這樣來看就能理解,現(xiàn)實主義思潮選本在80年代中后期出現(xiàn),是因為現(xiàn)實主義的主導地位的喪失及其天然的合法性的漸失,現(xiàn)實主義作為“他者”凸顯,這時重構現(xiàn)實主義思潮就成了一個內在的需要,于是各種現(xiàn)實主義思潮流派選本大量出現(xiàn)。也就是說,現(xiàn)實主義思潮選本是作為“風景”被“發(fā)現(xiàn)”的,因而某種程度上就是一種重構,其看似文學史意義上的正面建構,但其實是被激發(fā)的重構。反過來看,當現(xiàn)實主義一統(tǒng)天下的時候,是不可能有現(xiàn)實主義命名的選本出現(xiàn),因為,任何選本都是現(xiàn)實主義的,故而是無需命名的,也是理所當然的。用柄谷行人的話說,“為了使這種看似不證自明的事情成為可能,首先必須發(fā)現(xiàn)‘事物’。但是,為此我們必須把先于事物而存在的‘概念’或者形象化語言消解掉,語言不得不以所謂透明的東西而存在之?!?柄谷行人:《日本現(xiàn)代文學的起源》,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6年,第51頁。這段話的辯證意義在于,當現(xiàn)實主義處于“看似不證自明”的“透明”狀態(tài)時,現(xiàn)實主義作為“概念”或“語言”是不成其為問題的,而當現(xiàn)實主義作為一個“事物”被“發(fā)現(xiàn)”時,其實也就意味著現(xiàn)實主義作為一個“概念”已經(jīng)做為一個問題而出現(xiàn)了。80年代后期的《現(xiàn)實主義小說》出現(xiàn),正可以從這個角度得到理解。

        在80年代,各種現(xiàn)實主義文學選本多是以主題、題材分類的形式出現(xiàn),《醒來吧,弟弟》、《傷痕及其他》、《神圣的使命》等等都是如此。而事實上,像傷痕文學、反思文學和改革文學的命名,也是從主題題材的層面展開的,從這個角度看,北京出版社1978年12月出版的內部讀物《傷痕及其他》可以算得上是最早的一本傷痕文學選集。這部選集收錄文學作品13篇,相關評論文章8篇。說是傷痕文學選集,不僅因其所選作品皆為傷痕之作,更重要的是它是以盧新華的《傷痕》作為書名,而傷痕文學的由來也與這部小說息息相關。這與當時很多主要收錄傷痕文學的作品選不太一樣。在當時,與《傷痕及其他》幾乎同時出版的收錄傷痕文學作品的選本還有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醒來吧,弟弟》(1978年12月),這部小說選以《人民日報》評論員的文章《努力寫好革命人民同林彪、“四人幫”的斗爭》作為前言,其意圖十分明顯,即對所謂“暴露文學”表明一種正面肯定的評價。這與《傷痕及其他》的做法明顯不同。雖然說兩部選本都幾乎同步地記錄正在進行著的文學創(chuàng)作形態(tài),但它們對“傷痕文學”思潮的意義是不同的。前者以一種看似權威的文章作為篇首,這樣一種表明態(tài)度的做法雖也具有積極作用,但總留有50—70年代的殘余。相比之下,后者以爭鳴的方式出現(xiàn),其表明的是,對于文學問題,可以不通過政治權威的定論,而借助爭鳴的方式得到解決,而這,恰恰是80年代所特有的風貌。

        比較50—80年代,可以發(fā)現(xiàn),50—70年代圍繞“題材決定論”展開的多次論戰(zhàn)及其所提出的問題,在80年代并沒有過時。這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80年代各種現(xiàn)實主義小說選本多傾向于以主題題材分類的形式出現(xiàn),在這背后顯現(xiàn)出的是歷史的連續(xù)性的一面。但我們也應看到選本編纂題材分類背后的80年代特色。80年代各種現(xiàn)實主義小說選本之所以傾向于以主題題材分類的形式出現(xiàn),其重要原因還在于題材禁區(qū)的不斷打破受到推崇并被賦予重大意義之故。在70、80年代,題材禁區(qū)的打破曾被看成是思想解放的程度和現(xiàn)實主義深化的重要表現(xiàn),“新時期六年(1976.10——1982.9)文學欣欣向榮的一大特色就是,它在思想解放運動的推動下……各種體裁的領域,無不喚起一種勇于創(chuàng)新和探索的精神。隨著題材的禁區(qū)一個個被突破,各種人物先后進入作家的筆端,作品的形式和風格也日益百花齊放了?!?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當代文學研究室:《新時期文學六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第26頁。

        愛情(或性愛)婚戀題材是當時備受關注的一個領域,出現(xiàn)了許多以“愛情”為名的選本,比較有代表性的有兆岱丹編選的《愛——愛情小說選》(廣西人民出版社,1980),《情牽意連》(貴州人民出版社,1982),鄭義等著《新婚之旅》(花城出版社,1982),聶鑫森編:《有爭議的愛情——當代愛情小說精選》(漓江出版社,1986),閻綱主編:《愛情小說選》(寧夏人民出版社,1988),賀紹俊、林為進選編:《貞女:愛情小說新作選》(廣西人民出版社,1988),李一安選編評述:《性愛道德小說選》(廣州文化出版社,1988);賀紹俊、潘凱雄選編:《伊甸園里的躁動——性戀小說選萃》(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89)等。題材的拓展一方面表明了小說反映現(xiàn)實生活面的廣度,另一方面也表明文學探索人性的深度。從這個角度看,題材的拓展、深化與80年代思想解放的進程之間具有某種對應關系。如若把這些作品選并置一起,可以明顯感覺到80年代的思想觀念的演變過程:從開始為愛正名,再從精神之“愛”,過渡到肉體之“愛”,性愛逐漸浮出歷史地表。請看《愛——愛情小說選》的《序》:

        作為“人學”的文學,要以情動人,通“情”達“理”。而人類感情中既普遍又獨特,既復雜又純潔的,愛情不能不算是相當重要的一種……

        可是,在“四人幫”推行法西斯文化專制主義的時期,愛情變成了災禍,變成了魔鬼的化身,于是,愛情成了文藝的禁區(qū)之一……

        “四人幫”雖然被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但是,他們在愛情問題上所散布的腐臭空氣,至今還在毒害著人們……

        ……因此,幫助青年確立無產(chǎn)階級的戀愛觀,無疑是培養(yǎng)青年的共產(chǎn)主義道德品質的一個重要方面。為此,我們選編了這部愛情短篇小說的集子。(《愛----愛情小說選·序》

        再看《貞女:愛情小說新作選》的序言: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文明程度的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自覺地去認識自身、把握自身,因而也促使文學更注重對人的深層意識的開掘,在這樣的背景下,探索和表現(xiàn)人類的性愛心理,便是一件水到渠成的文學現(xiàn)象了……這個選本便是這些新成果的拔萃,因而它與以往的愛情小說結集相比,應當說是呈現(xiàn)了新的面貌。(《貞女:愛情小說新作選·前言》)

        《性愛道德小說選》的《代跋》:

        人不是一種單面標本的存在物,而是一個復雜多元的有機體,文學藝術要完整地表現(xiàn)人的文化存在,就必然要觸及性愛領域,也應該觸及性愛領域,問題的關鍵是怎樣來把握性愛描寫的尺度,即怎樣才能寫得更有審美價值一些。

        通過性愛描寫反映人的生存情狀及相互間的聯(lián)系,從中折射出社會問題和時代精神,以針砭時弊,啟迪情操,喚起人們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這樣的性愛描寫可說是健康向上的。如果將性愛描寫一味簡化為性欲甚至性器官的具體展露和性行為過程自然主義式的鋪排,則顯然是對積極意義上的性愛描寫本身的一種褻瀆。(李一安:《性愛:文化機制的課題(代跋)》

        再看《伊甸園里的躁動——性戀小說選萃》的序言:

        八十年代以來,文學作品反映性戀問題開始有了一個新的突破,這就是從人性意義上來對待性問題。作家們不是單純地再現(xiàn)社會生活中的性內容,而是把性作為一種重要的文化現(xiàn)象來思考。這類小說或許可以稱為帶有性文化意識的小說,這本集子所收入的小說多少代表了這類小說的特征。它們或者以歷史批判的眼光去思考社會的性文化現(xiàn)象,或者從性文化的視角去探究人本體的問題。(《伊甸園里的躁動——性戀小說選萃·選編者序》)

        如果說《愛——愛情小說選》帶有為愛情小說“正名”,《貞女:愛情小說新作選》從性的角度開始“對人的深層意識的開掘”,那么《性愛道德小說選》則以辯證的角度看待性愛描寫并試圖建構性愛描寫的合法性,而《伊甸園里的躁動——性戀小說選萃》中則將視角轉向“文化意識”的層面探討“性文化”了??梢?,在這些愛情(性愛)小說中,愛情或性愛是放在人性和人的角度加以表現(xiàn)的。在這里,愛情與性的豐富性內涵和人性的豐富性之間具有某種同構關系??梢哉f,正是從這一脈絡,文學越趨向下,深入挖掘性與愛的沖突及其悖論,以此呈現(xiàn)人性的豐富?!皬倪@些小說中,你可以看到……性,性欲,性愛,是如何在一種神秘的情況下展示人本身豐富的內涵。在這些性文化意識的小說中,閃爍著人本精神的光采?!?《伊甸園里的躁動——性戀小說選萃·選編者序》,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89年,序言第3頁。不難看出,不論是愛情敘事,還是性愛描寫,在80年代都是與“人”的發(fā)現(xiàn)和人道主義(或人本主義)的提倡息息相關的。反過來,人性話語(“人”的深度和限度)的展開也常常決定著愛情或性愛描寫的深度及其限度??梢?,80年代的愛情、性愛寫作及其意義并不能從孤立的層面來看,也不能被放大,應該放在當時的語境下加以理解。

        80年代,另外一個重要題材就是農(nóng)村題材,這類的小說選本主要有《燕子啁啾》(廣東人民出版社,1981)、《陳奐生上城》(甘肅人民出版社,1981)、《塘水清清》(山東人民出版社,1981)、《水東流》(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水東流——<人民日報>農(nóng)村題材小說選》(北京出版社,1982)、《當代短篇小說選》(2輯,農(nóng)村讀物出版社,1982)、《農(nóng)村短篇小說選》(2冊,寶文堂書店,1982)、《喜悅》(山東人民出版社,1982)、林文山編:《水東流》(安徽人民出版社,1984)、劉紹棠編《鄉(xiāng)土》(1984)、浩然編《中國農(nóng)村小說大觀》(三冊,農(nóng)村讀物出版社,1986)等等。從選本編選中的題材傾向來看,農(nóng)村題材選本的大量出現(xiàn),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農(nóng)村題材在80年代的熱度及其備受關注度。事實也是如此。僅從80年代備受歡迎的農(nóng)村題材電影就可以看出,諸如《咱們的牛百歲》、《喜盈門》、《許茂和他的女兒們》、《被愛情遺忘的角落》、《張鐵匠的羅曼史》、《月亮灣的笑聲》、《飛來的女婿》等等??梢哉f,農(nóng)村題材選本的涌現(xiàn),與農(nóng)村題材小說在80年代的興盛之間構成某種對應關系。80年代文學思潮,雖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出現(xiàn)了傷痕、反思、改革、尋根、先鋒、新寫實等文學思潮,但就題材而論,農(nóng)村題材始終是其極重要的一環(huán),其中涌現(xiàn)出諸如汪曾祺、高曉聲、劉紹棠、浩然、張一弓等執(zhí)著于農(nóng)村題材小說寫作的作家,而像改革和尋根之作,農(nóng)村題材也是其中重要的構成部分。

        如果說愛情題材的演變,反映了思想解放的程度和題材禁區(qū)的開拓的話,那么農(nóng)村題材選本的興盛則表明的是題材分類原則的權宜性和題材本身的重要性。在80年代,農(nóng)村題材小說中有所謂傷痕反思之作,如張一弓的《張鐵匠的羅曼史》;有改革之作,如蔣子龍的《燕趙悲歌》;有尋根文學,如韓少功的《爸爸爸》和王安憶的《小鮑莊》;也有所謂的新寫實,如劉恒的《狗日的糧食》。農(nóng)村題材寫作某種程度上與80年代的文學思潮之間有很大重合,這一情況充分說明了題材分類原則的權宜色彩:題材的規(guī)定性已顯得越來越不再重要,亦不具備多大的闡釋力。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不論文學思潮如何演變,某些題材(如農(nóng)村題材、城市題材,甚至愛情題材等)仍舊且始終都是文學寫作中的重要領域,可見,題材分類的權宜色彩并不意味著題材本身的無關緊要:人們的日常生活很多時候仍舊是按照題材來劃分的。因此,這時的問題就成為,如何在題材本身的有效范圍內弱化或改變題材分類原則。

        在這種情況下,再來看劉紹棠選編的《鄉(xiāng)土》(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就顯得意味深長了。《鄉(xiāng)土》所選作品皆與北京有關,換言之,這里所選的鄉(xiāng)土小說,其實就是北京鄉(xiāng)土小說。聯(lián)系劉紹棠在此前后不同場合對鄉(xiāng)土小說的提倡,便可看出,“鄉(xiāng)土文學”的意義,正在于農(nóng)村題材寫作中地域性的有無。劉紹棠提倡鄉(xiāng)土寫作,其意正在于弱化題材的分類價值,而凸顯地方特色,所謂“地方風味”(《鄉(xiāng)土·序》)即此。在他看來,農(nóng)村題材小說如果不顯示出地方特色,這樣的小說仍舊只具有題材分類學的意義,而不是鄉(xiāng)土小說。可見,從農(nóng)村題材到鄉(xiāng)土文學的提出,顯示的不僅僅是題材分類原則的失效,還在于地域意識的覺醒,這是一種在農(nóng)村題材范圍內的地域意識的覺醒。換言之,80年代以來的“鄉(xiāng)土文學”的出現(xiàn),某種程度上是農(nóng)村題材小說和地域意識相“耦合”的產(chǎn)物,而不僅僅是“五四”以來鄉(xiāng)土文學的隔代延續(xù)。事實上,隨著地域意識的覺醒而來的,不僅有所謂鄉(xiāng)土文學,還出現(xiàn)了所謂的“京味小說”、“津味小說”、“漢味小說”等各具地方特色的城市題材小說:題材分類和地域特色的結合催生出很多新的文學分類范疇。

        另外,也要看到,使得題材分類原則失效的,并不僅僅是地域意識的凸顯,更在于現(xiàn)實主義文學寫作的式微。題材上的分類標準已經(jīng)越來越難以準確概括以某一題材(如農(nóng)村)為背景的小說創(chuàng)作。《小鮑莊》和《爸爸爸》等尋根之作雖以農(nóng)村為背景,卻很難稱之為農(nóng)村題材,更不用說余華的某些以農(nóng)村作為背景的先鋒寫作了。80年代中后期開始有一大批突破題材劃分的選本出現(xiàn)。比較有代表性的有何積全、肖沉崗編《中國鄉(xiāng)土小說選》(貴州人民出版社,1986)、劉紹棠等主編《中國鄉(xiāng)土小說大系》(農(nóng)村讀物出版社,1996)、白燁主編《中國當代鄉(xiāng)土小說大系》(農(nóng)村讀物出版社,2012)和《京味小說八家》(1989)、《今人奇聞錄——當代筆記體小說精選》(1987)、楊德華編《市井小說選》(作家出版社,1988)等等就是此類。以《中國鄉(xiāng)土小說選》(貴州人民出版社)為例,其收錄作品介于現(xiàn)實主義和現(xiàn)代主義之間,這也意味著題材分類原則的突破背后,呈現(xiàn)的是現(xiàn)實主義文學選本編纂和現(xiàn)代主義文學選本編纂的耦合。

        可見,隨著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式微,再去沿用題材上的編選原則,這時的題材取向往往只具有小說敘事取材上的意義,題材分類原則的局限性日趨明顯?!兑恋閳@里的躁動》中的很多小說,比如說格非的《迷舟》和洪峰的《湮沒》,僅僅從“性戀”這一題材上是看不出它的特色和傾向的,它們更多是被置于現(xiàn)代主義或后現(xiàn)代主義的先鋒寫作脈絡中加以理解的。而像《船過青浪灘——人與自然題材小說》,顯示出來的也是一種權宜色彩。其所選小說雖然都能在“人與自然題材”這一大的框架下得到指認,但其題旨和趣味卻非題材所能囊括。同樣,《動物小說選》中的動物形象,雖在“以示人生”*吳宗蕙:《動物小說選·編后記》,吳宗蕙選編:《動物小說選》,寧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477頁。這一點上有其共同點,但這里的“人生”卻是包羅萬象,千差萬別的。因此,問題的復雜之處就在于,正因其千差萬別,唯有題材的共同性可以概括,從這個角度看,題材上的命名和分類很多時候又是一種綜合考量后的選擇,很難再找出更好的選編原則了。

        通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雖然說現(xiàn)實主義反映論是選本編纂中題材分類的重要前提,但題材分類原則的延續(xù)卻非現(xiàn)實主義文學思潮所能左右。隨著現(xiàn)實主義的深化,題材禁區(qū)的突破,和對同一題材的不同方面的拓展,題材分類原則的延續(xù)越來越顯示出其同現(xiàn)實主義文學間日益擴大的距離。

        如果說題材上的分類顯現(xiàn)的是現(xiàn)實主義反映生活的廣度和深度的話,那么“話題”或“問題”的公共性甚至時效性則是大多數(shù)現(xiàn)實主義選本編選時有意無意追求的效果。七八十年代之交,各類現(xiàn)實主義文學選本如潮水般涌現(xiàn),除了表明選本編纂的繁榮之外,還有一種因素不得不考慮,那就是由小說所引發(fā)的“話題”或“問題”的公共性及其時效性?!半S著全黨工作重點的轉移,干部問題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熱心的作家們努力從生活出發(fā),塑造了各種不同的干部形象。從這個集子選載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似曾相識的人和事,有的使人感奮,有的發(fā)人深省,廣大讀者,特別是做領導工作的同志讀一讀這些作品,將是頗有助益的?!?湖南人民出版社:《喬廠長上任記·內容介紹》,湖南人民出版社編:《喬廠長上任記》,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一本小說集的內容介紹這樣說道。從這里的表述可以看到,題材分類在這里,某種程度上是同相關“問題”聯(lián)系在一起的。換言之,題材分類背后顯示的是其鮮明的意識形態(tài)色彩。這從當時大量的揭露“四人幫”在“文革”中的罪行及其給人民造成的巨大“創(chuàng)傷”的小說選本中可以明顯感到這點?!胺从橙嗣袢罕娡娜藥汀亩窢幨钱斍拔乃噭?chuàng)作的一個重要課題,也是廣大工農(nóng)兵群眾關心的題材。我們從全國各地的報刊上選出了21篇短篇小說,編成此集,推薦給廣大讀者?!?上海文藝出版社編:《神圣的使命·編后》,《神圣的使命》,上海文藝出版社1979年,第348頁?!秱奂捌渌贰ⅰ缎褋戆?,弟弟》(廣東人民出版社,1978)、《神圣的使命》(上海文藝出版社,1979)等在1978年前后出現(xiàn),且所選篇目有很多相同,無不表明了同“四人幫”斗爭這一“話題”的時效性和公共性。而像《喬廠長上任記》(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則借多篇小說集中展現(xiàn)的方式,以表明某一“話題”——全黨工作重心轉移后的干部問題——的重要性。在80年代,這一“話題”的公共性、有效性和持續(xù)性在“人性”話語上得到集中呈現(xiàn)。除了前面提到的愛情題材選本之外,像《動物小說選》中,其“動物小說借動物以示人生。獸性中未必不包含著人性,人性中何嘗不殘留著獸性!其中的奧妙,有待于讀者鑒賞、美悟、品評”*吳宗蕙:《動物小說選·編后記》,吳宗蕙選編:《動物小說選》,寧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477頁。??梢哉f,隨著“人性”話題的展開及其深入,借“性”或動物等題材以言說“人性”也成為一種需要。

        可見,明確的問題意識往往是與現(xiàn)實主義選本編纂實踐相伴隨的,從這個角度看,題材分類的多樣化背后呈現(xiàn)的是問題的多樣龐雜,而題材分類選本的拓展也表明問題從提出到展開的逐漸深入:兩者之間構成某種對應關系,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問題意識背后的時代性規(guī)定。80年代現(xiàn)實主義選本與50~70年代的現(xiàn)實主義選本,既同也不同。不同在于80年代的現(xiàn)實主義選本表現(xiàn)出趨同性和階段性相結合的特征。這一趨同性和階段性是同“問題”的展開息息相關的。開始是自然而然形成一種創(chuàng)作趨向,而后隨著“問題”浮出歷史地表,對“問題”的展現(xiàn)和思考也逐漸深入,相關的小說創(chuàng)作也集中涌現(xiàn),選本編纂亦隨之跟進,而隨著“問題”的淡出,小說創(chuàng)作退潮,相關的選本亦隨之減少。七八十年代之交集中出現(xiàn)反映揭露“四人幫”的文學選本即是明顯例證,此后隨著改革文學等文學思潮的涌現(xiàn),揭露傷痕的文學選本日趨減少而至于無。此外,像愛情題材小說在80年代的演變發(fā)展及其選本的相對較為集中的出現(xiàn)也是如此。不難看出,80年代現(xiàn)實主義文學選本編纂的這一趨同性顯然有別于50~70年代的一體化。趨同性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而一體化則是刻意營造的效果。

        同時也要看到現(xiàn)實主義文學選本編纂的時代性特征。50~70年代的農(nóng)村題材小說選本,大多傾向于表現(xiàn)土改和農(nóng)業(yè)合作化運動,而80年代的農(nóng)村題材小說選本則傾向于表現(xiàn)聯(lián)產(chǎn)承包制下的農(nóng)村改革風貌。就80年代的現(xiàn)實主義文學選本而言,其時代性主要表現(xiàn)為“話題”的公共性背后的“新時期共識”的存在。雖然說沒有相關的“話題”的公共性,便很難有題材分類選本的出現(xiàn),但推動“話題”的展開及其獲得公共性的關注的,實際上卻是思想解放運動所開啟的“新時期共識”的存在。正如張頤武所說:“80年代是中國改革開放的‘起點’。當時大家對于未來并不完全清晰和明確,卻有一種對于變革的強烈的共識……盡管人們的思想和意識千差萬別,但對于變革的渴望,對于新的生活的期待,對于未來的承諾都是沒有異議的”*張頤武:《“80年代”的意義》,載張頤武:《一個人的閱讀史》,遼寧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59頁。,某種程度上,“意識”(也即問題或“話題”)的多樣性同“共識”之間常常處于一種動態(tài)的平衡狀態(tài)。因此,就80年代現(xiàn)實主義選本編纂而言,其題材分類原則背后所呈現(xiàn)出來的,毋寧說是“新時期共識”下“問題”的重要性、多重性及其時代性,它們彼此間具有某種“互文性”的關系。這樣來看80年代后期乃至90年代的選本編纂,就會發(fā)現(xiàn),雖也仍有現(xiàn)實主義選本或題材分類原則出現(xiàn),如《現(xiàn)實主義沖擊波小說:破產(chǎn)》(1998,華藝出版社),但這時更多是作為“話題”的制造者,或僅僅回顧,而與時代精神相隔日趨遙遠了。

        Realistic Literary Trend and the Compilation of Anthology

        XU Yong1,2

        (1.College of Humanities,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Jinhua 321004,China;2.Chinese Department,F(xiàn)udan University,Shanghai 200433,Chin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alistic literary trend and the compilation of anthology was misplaced in the 1980s. Before the Mid-1980s, when the realistic becomes the dominant literary trend, realistic anthology that was named is rare. Such a dislocation shows that realism does not become a problem when it becomes a dominant literary trend so that anthology did not need to be named by realism. Before that, although none of literary anthology was named realism, most of works included were realistic. All of those were linked with the fate of the realistic literature in the 1980s and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modernism and realism.

        Realistic literary trend; In the 1980's; compilation of anthology; consensus in the New Era

        2016-03-12

        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選本編纂與80年代文學生產(chǎn)”(15FZW019)

        徐 勇(1977—),男,江西景德鎮(zhèn)人,浙江師范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當代文學.

        I206

        A

        1008—1763(2017)01—0103—06

        猜你喜歡
        文學思潮選本傷痕
        薩拉熱窩:一座美麗而充滿傷痕的城市
        外國文學研究中的文學思潮和跨學科、跨文化研究——蔣承勇①教授訪談錄
        作為一種批評方法的選本意識
        ——現(xiàn)代新詩選本研究綜述
        中國京劇選本之“選”與比較研究(1880—1949)
        中國古代戲曲選本概念辨疑與類型區(qū)分
        關于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思潮研究的幾個問題
        中國女性主義文藝思潮的演變
        《歸來》與“后傷痕”敘事
        我們想要的世界
        大畫微博
        成年女人黄小视频|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九一色| 最近更新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免费看久久妇女高潮a| 麻豆密入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大胆美女人体一二三区| 精品无码av无码专区|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一蜜桃| 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av资源|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欧美乱码久久久久久1区2区| 高潮喷水无遮挡毛片视频| 成人高清在线播放视频|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特级毛片a级毛片在线播放www| 亚洲av福利天堂在线观看| 亚洲最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按摩| 亚洲中文无码久久精品1| 区三区久久精品水蜜桃av| 99国产精品久久99久久久| 久青草久青草视频在线观看| av少妇偷窃癖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音视频 | 亚洲处破女av日韩精品中出| 乱人伦人妻中文字幕无码| 亚州无线国产2021| 亚洲中文乱码在线观看| 国模冰莲极品自慰人体| 久久婷婷综合色丁香五月|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91精品国产92久久久| 天堂а√在线中文在线新版 | 40分钟永久免费又黄又粗| 亚洲综合第一页中文字幕| 欧洲熟妇色xxxxx欧美老妇伦| 97在线视频免费| 日本一区二区在线播放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