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風
615萬中國人出境旅行,相當于一個丹麥都“傾巢出動”了
在海外觀察2017年中國春節(jié),覺得有三個特別意味深長的關鍵詞,對于未來可能有指向性意義。
關鍵詞之一:615萬。
中國國家旅游局2月3日發(fā)布的最新數(shù)據(jù)是,雞年春節(jié)中國公民出境旅游總數(shù)約615萬人,與去年相比,同比增幅近7%。
在中國人聽來,615萬可能并不算什么了不起的數(shù)字,但對于歐洲人來說,卻是非常驚人的——這相當于說,一個丹麥都在這一周內(nèi)“傾巢出動”了。
我還注意到,中國人出境游目的地中排名前10位的,既包括了泰國、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等鄰近國家,也有飛行10小時以上才能到達的美國、法國、意大利和毛里求斯。
我自己的朋友圈里,旅行故事異常精彩:芬蘭追極光,南極看企鵝,加勒比海坐游輪……
有媒體總結說,中國人春節(jié)出境游“越來越肯花錢和花時間”。在我看來,這是因為中國人的心大了——思維開放,樂于冒險,當然還有相對較為寬裕的可支配收入作為支撐。
中國人日益強烈的“走出去”愿望,與很多西方國家走向“孤立”的心態(tài),形成了鮮明對比。
關鍵詞之二:拜年。
西方主要國家領導人給華人拜年,越來越成為一種“約定俗成”。
英國首相特蕾莎·梅向中國人發(fā)表了一段熱情洋溢的新年賀詞,再次強調中英“黃金時代”是“現(xiàn)在進行時”,并表示要在2017年內(nèi)訪問中國。
微信上被刷屏的一句評論是:祖國強大就是好啊,拜年都有標準英音版。
加拿大總理特魯多不但拜了年,還秀了一句廣東話“恭喜發(fā)財”。
美國新任總統(tǒng)特朗普沒有按照慣例向中國人拜年。不過,他的女兒出席了中國大使館的新春聯(lián)歡會。他的外孫女用中文唱“新年好”的視頻,也在中國的社交媒體上廣泛傳播。
英國《經(jīng)濟學人》的評論是:春節(jié)已經(jīng)全球化。
“春節(jié)”,在英語里已經(jīng)有個固定的縮寫詞,叫CNY(Chinese New Year)。全世界人民現(xiàn)在都知道,這是中國人的圣誕節(jié),更是零售業(yè)的“黃金周”?!笆澜缛嗣襁^大年”,真的不只是夢想。
關鍵詞之三:特朗普。
這位不同尋常的美國新總統(tǒng)為世界貢獻了2017年最具爭議性的“開年大戲”,比《紙牌屋》還要跌宕起伏。
美國《紐約時報》和英國《衛(wèi)報》不約而同地發(fā)表評論說,特朗普不是“讓美國再次強大”,而恐怕是要搞砸美國,“讓中國再次強大”,世界可能又站在新一輪變化的起點上。
特朗普對中國是福是禍,還言之尚早。但無論如何,對中國人來說,最重要的一件事,是擼起袖子加油干,先讓自己強大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