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華曾
一個好的銷售是怎樣煉成的
文/李華曾
前段時間認識一個美容師,她讓我深感一個好的銷售人員就應該像她一樣。
那天下班,想著晚上做個面部護理,打開某個上門服務的App,選擇了晚上可以預約的附近的美容師,隨機選擇了一位。我之前也偶爾用這個App,也遇到過不錯的美容師,但一直也沒有固定,想過辦卡,但也沒有非辦不可的理由,覺得每一次換一個不同的美容師也沒什么不方便,直到這次遇到Z姐。
剛開始看到她并沒有覺得有什么特別的。她來的時候我還沒吃完晚飯,她說那我先準備一下吧,等我扒拉幾口吃完進了臥室,床上的浴巾已經(jīng)鋪得整整齊齊,比之前的小姑娘弄得利索許多。躺下交談了幾句,才知道Z姐已經(jīng)三十好幾了,孩子都不小了,我表示挺驚訝的,因為她看起來氣色很好。
面部護理剛開始,想到最近體檢身體有點亞健康,血液循環(huán)不太好,想調理一下,就順便問一下身體護理的事情。她表現(xiàn)得很專業(yè),幫我簡單地看了下,分析了我的情況,以及調理該如何做。
我并不是一個容易被推銷的人,尤其是養(yǎng)生這個領域,我自己了解的也不算少,所以對此還是很慎重。Z姐給出了一個大致的方案,表示這一次可以先做做看,覺得好的話再繼續(xù)。我心里想著試試也行,于是就開始先做身體護理再做面部。
在過程中了解到她父親是中醫(yī),所以對中醫(yī)推拿這方面有所了解,邊按的時候邊告訴我經(jīng)脈,我因為之前練瑜伽也知道一些,所以愈發(fā)覺得她是靠譜的。
按摩的時候,手法也專業(yè),不像有的小姑娘只有蠻勁兒。她說這么多年一直做這一行,做到某個店的部門經(jīng)理,后來主要是培訓別人,但是自己始終還時不時地練習保持實戰(zhàn)的能力。她和我講,自己很喜歡做這一行,尤其是有次幫助到一個顧客在早期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惡疾,覺得自己能幫到別人調理身體,工作很有意義。
聽她聊到這些,我挺驚訝,這是我第一次聽到一個美容師沒有抱怨,而是和我講自己真心熱愛這份工作,覺得過得很有意義。不過畢竟剛認識,所以我也沒在意她這話有多少真實的成分。但等后來,我明白她剛才說的是真的。做面部護理的時候,她表示要送我她自己調制的面膜,本來是不包括在套餐服務里的,只是她覺得這樣效果好,效果好了的話我覺得她比別人做得好,下次還會找她做。
另外,她還和我講,她的每一位客戶,她都有專門記錄一些信息,比如皮膚狀況、身體特點、需要解決的問題,甚至生理周期,便于自己管理服務,也能夠定期提醒客戶該做的項目(這就是客戶關系管理CRM)。她拿出本子給我看,說這些固定表格的紙張是需要專門花錢購買的,有的美容師就用普通的筆記本,但是她堅持認為用這種固定表格追蹤管理起來更加專業(yè)。
我做完身體和面部護理之后,覺得各方面都很好,但還在考慮費用的問題,她就主動開口說,如果我辦卡,以后每次像這次這樣做一套,面護可以按特價給我,另外今天晚上的這一次就當免費贈送,之后還有一份小禮品贈送。本來我還有點猶豫,她這臨門一腳,我真的就爽快地辦了卡。對我這么理智的人來說,這種情形真的是很難得。
第二天正好是中秋節(jié),Z姐居然一大早就主動給我發(fā)了一個紅包表示相識很高興。已經(jīng)花出去的錢見到有回頭的,我也是第一次遇到。這真是一次完美的銷售案例。后來這個假期,我一直在想,好的銷售是怎樣煉成的?
首先是專業(yè)
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變身挑剔難搞客戶的潛質,當別人提問,作為銷售人員,如果沒有足夠強大的理由去說服對方的時候,你的可信度就會降低。撇去銷售技巧這些飄渺的,過硬的專業(yè)技能和知識,是所有的基礎。
其實我是一個挺挑剔的人,以前不懂事的時候,常常喜歡快速了解一個領域,然后裝作很內行一樣去檢查對方的水平,比如燙頭發(fā)的時候問理發(fā)師,配眼鏡的時候問驗光師,買化妝品的時候問BA等等,碰到很專業(yè)的才會心服口服地購買產(chǎn)品或服務。但這個世界就是有那么多人對自己做的事情一點兒也不走心,讓我這種三腳貓的外行都能拆臺。所以,專業(yè)是最難能可貴的。
其次是熱愛
很多人做事不夠專業(yè)是因為不夠熱愛,不夠熱愛所以不愿意鉆研,越不愿意鉆研所以不夠專業(yè)。
以前一個同事曾當過BA,據(jù)說她曾連續(xù)好幾年拿過銷售冠軍。這個同事三十好幾了,站在一群人里皮膚還是發(fā)光發(fā)亮,這么多年每周還是會看各種美妝博客,所以任何護膚化妝品,哪怕牌子再小眾她都知道,各大品牌的明星產(chǎn)品信手拈來,每次給我們推薦的護膚品和化妝品都根據(jù)膚質推薦,每個人都非常信服。
很多時候,別人是因為你投入的時間和呈現(xiàn)出來的結果,才信服你說的話。她這種精力投入和皮膚狀態(tài)擺在那兒,如果同時有另外一個柜姐推銷,你更容易接受誰?
再則是細節(jié)
其實我是個挑剔的主,相信細節(jié)能夠以小見大。
對Z姐最開始產(chǎn)生好感,就在她把床上的浴巾鋪得利利索索開始,還有后來她發(fā)現(xiàn)手機放在床上立刻拿起來,并且說手機不能放在床上,還有看到她管理顧客信息的表格等等,我相信她是經(jīng)驗豐富的,而且能夠推測她之前在這一行應該做得不錯,無論她自己怎樣說,細節(jié)可以證明一切。
看長期利益
這一點很多人很難做到,因為人們對損失的厭惡感遠遠大于獲得的期待感,在心理學上,這叫做損失規(guī)避(loss aversion),所以我們很難放棄當下的一些利益而選擇更長期的方案。
當Z姐和我說,她有時候主動給顧客贈送自己調制的面膜,雖然付出一些成本,但是效果好,能夠為她保住一些回頭客的時候,其實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克服了這種損失規(guī)避的心理。相比較而言,那些沒有這么做的美容師,選擇了當下的獲利,但同時也減少了一些別人下一次還愿意選她的可能性。
最后是情商和技巧
提起銷售,總是首先就會講情商和技巧,好像掌握了這些技巧和會說話的本領,就可以拿下單一樣。當然,針對一部分人,這樣是有成效的。
但我反而覺得,前面那幾點是基礎,最后這部分才能水到渠成。畢竟市場和顧客越成熟,你所提供的產(chǎn)品或服務必須是真材實料,才能夠長期跑贏市場,不然只能是一錘子買賣。
想別人所想,找到對方的需求,減少對方的顧慮,找到成交的阻礙因素并試著挪開它。
比如:我當時的顧慮是費用以及套餐選擇,Z姐給了一個打包的方案,又贈送了當天的護理,相當于給我這種選擇困難癥提供了一攬子解決方案,同時費用又給了折扣,促使了最后的成單。
對比起來,之前有個小姑娘,給我做完身體護理之后,我詢問了一下長期辦卡以及其他的套餐,姑娘就特別實誠地告訴我,做十次之后可以送我一次,另外一個套餐的費用是多少,沒有打包銷售,也沒有表示當下這次就可以贈送,所以我總覺得,下一次找她的時候再辦吧,反正不急。然后就沒有然后了,因為實在是沒有動力和理由非要找她做護理啊。
現(xiàn)在想想,小姑娘還是太嫩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