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慧
摘要:概述 CNAS-CL01《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認可準則》對儀器設備管理的要求,并結合實際工作經(jīng)驗,總結實驗室儀器 設備管理的方法,確保實驗室的檢測工作有效運行。
關鍵詞:儀器管理、檢測、校準、實驗室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178(2018)06-0172-01
CNAS-CL01《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認可準則》是目前國際上檢 測實驗室和校準實驗室共同遵守的標準,也是各國對實驗室進行認 可的準則(以下簡稱準則)。因此,檢測和校準實驗室的設備管理必 須滿足 CNAS-CL01 中的有關要求和規(guī)定,使儀器設備始終處于受控 條件下的完好狀態(tài),保證檢測結果的有效性。其準則專門對設備技 術要素列出了要求,涉及設備的配備,使用、標識、溯源、檔案等 方面的內容。
在實驗室認可實踐過程中,我們摸索總結出設備管理的一些具
體實戰(zhàn)經(jīng)驗:
分析儀器設備的配置計劃與安裝驗收
1.1計劃
各科室負責人應協(xié)助技術負責人提出實驗室儀器設備的配置要
求:測量參數(shù)范圍和測量參數(shù)準確度要求;準確度應與被測參數(shù)的 允差相適應;測量穩(wěn)定性和分辨力要求;測量范圍與靈敏度應滿足 做執(zhí)行的標準要求;自動化要求;量值溯源性要求;價格和維護要 求;對供貨廠商的售后服務與培訓要求等。
1.2安裝驗收
新購的儀器設備到貨后必須需抓緊安裝調試,然后應由相關科
室負責人組織驗收。驗收完畢后要填寫詳細的驗收記錄,經(jīng)簽字確
認后存檔,然后交由使用人使用和保管。
分析儀器設備的檔案和標識管理
2.1 分類歸檔
首先應確定實驗室的哪些儀器設備屬于“對檢測具有重要影響
的設備”,哪些是一般的設備,屬于重要影響的設備必須建立單獨檔 案,其內容應包括:名稱、編號及分布場所;產(chǎn)品出廠文件,包括 說明書、圖紙、合格證、保修卡、檢定證書、裝箱單等;驗收資料; 檢定或校準的證書報告,檢定或校準的日期及計劃;維護計劃、使 用記錄、修理及驗收記錄;期間核查的計劃及實施記錄;降級使用 及報廢的批準記錄;適用的規(guī)范、操作規(guī)程等。
2.2 標識
建立一套設備標志識別管理系統(tǒng),對于所有儀器設備進行統(tǒng)一
編號、并加以標識。在實驗室每臺檢測設備應具有以下標識:設備 管理編號、設備名稱、使用部門、專責人;如需檢定或校準的設備 還應具有檢定標識簽:檢定/校準日期、有效日期、檢定/校準單位 等。
特別應該引起重視的是停用設備的管理,標識必須清楚,必要 時設備采取隔離,避免誤用。修復后,必須先經(jīng)檢定或校準才能貼 “合格”標簽,投入正常使用。
分析儀器設備的使用
3.1 加強設備的日常管理,做好日常設備使用與運行記錄,體
現(xiàn)質量體系運行的有效性。首先應進行設備授權使用、資格確認, 根據(jù)實驗室技術人員的特長,對檢測人員進行資格確認,保證設備 管理人員不僅能夠熟練操作維護好設備,還應具備良好的分析測試 能力。
3.2設備在投入使用前,應進行符合性確認,確定為需檢定(校 準)的設備未經(jīng)檢定(校準)的不得投入使用。技術員負責及時更 新所得的修正因子。
3.3 儀器設備應由授權的檢測人員使用,詳細了解設備最新版
本的使用說明書、技術資料內容,熟練掌握設備的性能和操作程序,方可上機操作。使用設備前后,應對該設備進行檢查,保證設
備及其軟件應達到要求的準確度,并符合規(guī)范標準的要求。
3.4 對于使用頻率高、漂移性較大的設備,應在兩次檢定(校
準)期間內進行期間核查,確保其工作狀態(tài)符合要求。
分析儀器設備的記錄
4.1 儀器設備記錄應清晰明了、便于存取,記錄信息要足夠、
全面、可復現(xiàn)。實驗室應對設備的使用環(huán)境進行監(jiān)測、控制。特殊 工作環(huán)境如天平室、精密儀器分析室等同時還應在原始記錄中記錄 檢測時的環(huán)境條件。
4.2 編制設備管理的系列表格,方便日常管理,包括《新購儀 器設備驗收記錄》《設備購置申請表》、《儀器設備管理臺賬》、《設備 使用記錄》、《設備維護記錄》、《設備維修申報表》、《儀器設備調試 驗收記錄》、《量值溯源計劃表》、《量值溯源記錄表》、《標準物質使 用記錄》、《期間核查記錄表》等。
4.3 儀器設備運行的各種記錄應及時進行,按期分類、分別歸
檔保存。
設備的檢定和/或校準
5.1 嚴格執(zhí)行國家計量法規(guī)定,對設備進行定期檢定/校準。儀器設備要建立設備臺賬,按檢定周期進行檢定,期及檢定不合格 不準使用。在日常檢測過程中,特別應重視測量前利用標準物質對 設備進行校準,才能保證測量結果的有效性。
5.2因此,在對設備檢定/校準后,在投入使用前,還必須對檢
定/校準結果進行確認,保證設備準確度符合檢測要求。
分析儀器設備故障處理
6.1 當發(fā)現(xiàn)儀器設備出現(xiàn)過載、誤用、故障或對設備性能有懷
疑時,操作人員應立即停止使用并上報負責人,科室負責人在設備 顯著位置加貼停用標簽或標記以防誤用。如計量儀器設備故障屬于 測量系統(tǒng)故障時,應及時組織對故障前的檢測樣品安排復查和追溯。
6.2 當核查發(fā)現(xiàn)由于設備原因已經(jīng)給檢測結果造成了影響時, 技術負責人應以書面形式通知到所有保存檢測報告和使用檢測結果 的單位。
7 維修保養(yǎng)
儀器設備的維修重點放在日常維護保養(yǎng)的方法和任務上;使用
防塵罩,保養(yǎng)儀器設備的清潔;每天工作完畢后應對儀器設備的易 污點進行清潔;定期對儀器設備的外表及可拆卸部分進行清潔;儀 器設備的防潮部分應放置干燥劑,并經(jīng)常檢查干燥劑是否有效;根 據(jù)不同儀器的特點,按照作業(yè)指導書進行維護保養(yǎng),做好記錄。
8 日常監(jiān)督
加強設備日常監(jiān)督管理,特別做好內、外審前的設備清查。
日常監(jiān)督檢查的重點有三個方面:(1)儀器設備標識是否清楚
或脫落;(2)計量器具檢定期限是否過期;(3)儀器設備使用維護 記錄是否及時、完整。日常監(jiān)督檢查由設備管理員會同使用部門負 責人進行。根據(jù)絕大多數(shù)實驗室經(jīng)驗,在首次認可評審前或監(jiān)督評 審前最好對體系進行一次全面要素的內部審核,發(fā)現(xiàn)不符合,馬上 整改。
總之,儀器設備管理作為 CNAS-CL01 體系中一個重要的部分, 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的探索和改進,要研究 CNAS-CL01 對儀器設 備管理要求的實質,根據(jù)實際情況制定出科學、合理的管理方法, 為實驗室檢測工作提供持續(xù)、可靠的硬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