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
——新浪教育:成都男子黃明富帶中考失利的兒子黃肖宇5天騎行571公里,用長途騎行體驗鼓勵15歲的兒子走出“失敗”。騎行途中,平常不大和父親說話的兒子,心疼受傷的父親,自己忍痛負重騎行了30公里……
——廈門網:聽聞女兒經常被三個男同學欺負,父親周某既心疼又氣憤,竟帶著菜刀和甩棍找上門去。沖突中,周某沖動之下拿刀捅人,造成兩人受傷,其中一名傷者心臟破裂。
——中國青年報:在北京上初二的郭微和同學們一起參加為期一周的學農活動:在山羊圈中掃羊糞、在花生地中犁地、在李子樹下摘果子、在廚房蒸花卷……從“受不了”到“習慣了”,郭微現(xiàn)在在家會整理自己和父母的床了。
——未來網:內蒙古一個9歲多的小姑娘,因向班級男生寫情書被母親罵“不要臉”,產生了很嚴重的交往障礙。
——河南中牟縣某高中一名高二學生日前向《大河報》爆料說,前不久,班主任在班里實行了一項“新政”,學生有違紀現(xiàn)象,就要被罰款,每次十元。這位學生認為,十塊錢雖然不是什么大數(shù)目,但罰款的做法侵犯了學生財產權,也給學生傳遞了“拿錢就能擺平錯誤”的觀念。
該班班主任表示,這一做法本著自愿的原則,不強迫;有些學生難管教,這一做法也是無奈之舉。其實,對于一些比較難管教的學生,最重的是應該找到學生不良行為的成因,對癥下藥,才能真正改變學生,而罰款,表面上可以減少學生違紀事件的數(shù)量,但是,治標不治本,學生害怕的其實是罰款,而不一定能夠真正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如果給學生傳遞了一種犯了錯誤,交10塊錢就能擺平的觀念,很可能會害了學生,當學生有一天走上社會,犯了錯誤,付出的就不僅僅是10塊錢的代價,面對問題學生,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才是問題的重點。
——中青在線:山東14歲初中生小冬沉迷于用手機觀看色情直播,一個月就花掉了5000多元的零花錢,要不是被哥哥發(fā)現(xiàn),還不知道會發(fā)展到什么地步。
——重慶晚報:面對兒子沉迷于游戲、成績一落千丈的情況,本就對孩子管理嚴格的重慶爸爸張某情急之下動手打了兒子幾下。溺愛孫子的爺爺不愿意了,怒斥張某道:“你把我孫子打出毛病,我找你算賬?!睙o奈的奶奶只能報警。
——重親晨報:重慶14歲男孩小榮因為爸爸冤枉他偷拿200元錢,報警要求民警幫他做“指紋鑒定”,以還他清白。原來小榮曾經偷拿過一次爺爺奶奶的錢,爸爸丟了錢就認定是有“前科”的小榮偷了錢。
——揚子晚報:南京六年級女孩王子慧出版了自己獨立創(chuàng)作的小說《千年不凍河》。原來她3歲就愛上了昆蟲,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成了聞名全校的“小法布爾”。她的小說涉及很多昆蟲知識,她說是爸爸媽媽的鼓勵和支持成就了她。
——重慶晚報:一名15歲少女因癡迷明星王源離家出走,凌晨獨自乘車來重慶見偶像,幸好被民警攔下,她還央求民警送她去找王源。原來,少女的父母離婚后很少管她,她只有在王源那里才會感到快樂。
——燕趙晚報:元旦小長假,山東濟南某中學初一的一位班主任給學生布置了一項家庭作業(yè),讓每個學生給父母做一道菜,要求家長上傳圖片,寫心得體會。這項作業(yè)受到家長稱贊。
——新浪教育:北京市民張女士最近很緊張,吃不好睡不好,和丈夫每天電視不敢看,甚至不敢在家里大聲說話,就怕不能讓即將參加中考的兒子安心備考,還時不時詢問孩子需要他們做點啥。
——重慶晨報:重慶9歲男孩童童不愿意參加媽媽報的補習班,被媽媽打了幾下,雖沒有明顯傷痕,但童童堅持認為媽媽打他是家暴,便到派出所報警。
(以上部分信息選自《中國教育報》,并對原文有編輯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