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琳
對當前個性化閱讀現(xiàn)象的思考
馮 琳
讓學生個性化閱讀是閱讀教學的重要方式之一。在當前的語文閱讀教學中,讓學生進行個性化閱讀已成為每一位語文教師的教學必修課。筆者這里針對一次同課異構(gòu)《林沖棒打洪教頭》一課教學大比武活動中出現(xiàn)的個性化閱讀的現(xiàn)象,來談一談如何組織學生個性化閱讀。
許多教師把個性化閱讀解讀為學生要自己閱讀,教師不能插手,教師一插手,就會影響學生的個性化閱讀,讓個性化閱讀效果打折扣。其實不然,學生受年齡特征與知識水平的限制,他們對事物的認識還不能有獨立的判斷力,所以在組織學生個性化閱讀時,教師也要參與進來,引導好學生個性化閱讀,讓個性化閱讀能夠更高效。
比如,一位教師在課的一開始,就讓學生個性化閱讀課文,而自己只是站在講臺前翻看教案,學生在位子上沒有目的讀著課文。大約過了八分鐘,教師讓全體學生停止閱讀,問學生:“同學們,剛才通過自讀課文,你們了解了什么?明白了什么?還有什么想說的?”學生在閱讀時,由于沒有教師的預設與引導,閱讀基本上是處于一種盲目的狀態(tài),而教師所提出的問題也沒有精心設計,就是隨口一問,等這一環(huán)節(jié)過去之后,課堂時間已經(jīng)快過去一半了。這種方法讓課堂教學呈低效式狀態(tài)。
學生在個性化閱讀時,教師要參與進來,不能隨便讓學生讀,而是要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以便激發(fā)學生閱讀的內(nèi)動力,提高學生參與個性化閱讀的積極性。這樣,學生的個性化閱讀才有目的性,才能圍繞目的去閱讀。
比如,在讓學生初讀這一篇課文時,可以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其一,這篇課文講的是一件什么事?主人公是哪些人?其二,通過閱讀,你對這篇課文中的人物有什么樣的認識?這樣,學生就會圍繞這兩個問題進行閱讀。特別是第二個問題,它具有一定的思維量,學生只有在讀中去思考、去揣摩課文中人物的語言與行為,才能夠?qū)λ麄兊钠焚|(zhì)有一個更好的認識,從而讓學生積累了一定量的閱讀經(jīng)驗,為以后的閱讀教學奠定基礎。
許多教師認為個性化閱讀就是要尊生學生的個人理解,要由著學生自己的性子來閱讀,甚至為了讓自己的課堂更能吸引別人的眼球,還會在課堂上搞出一些小花樣來。從課堂表面上看起來熱熱鬧鬧,卻是一些花架子,學生根本沒有去個性化閱讀。
比如,一位教師教學這一課時,教師提出了要演課本劇,進行不同人物之間的對話,許多學生都說要演林沖,要演柴進的也有一部分學生,就是沒有學生愿意演洪教頭。教師就拋出了一個問題:“大家不愿意演洪教頭是因為他的人品,但是人品是會變的?,F(xiàn)在,有人樂意演洪教頭嗎?”這時候,有一部分學生舉手愿意演洪教頭,而他們的理由幾乎是一致的,那就是后來洪教頭變好了,最終也與林沖一起走上了梁山。這樣的個性化閱讀就有點嘩眾取寵的感覺,因為洪教頭最終走向哪里是沒有人知道的,在課堂上探討這樣的問題已經(jīng)背離了文本。
其實,在學生個性化閱讀出現(xiàn)瓶頸時,教師的引導就要有目的性。所以,在這時候,我們可以這樣設計:“其實,如果你們能把洪教頭演好了是非常不容易的事,因為他的態(tài)度非常囂張,目中無人,而要想用語言把他的個性給表現(xiàn)出來是非常具有挑戰(zhàn)性的,估計你們是不想挑戰(zhàn),或者是不敢挑戰(zhàn)喲?!比绻處熡眉⒎?,就會一下子把學生的不服輸情的感調(diào)動起來,就會有許多學生愿意演洪教頭了,從而讓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得以深入進行下去。
許多教師總擔心如果批評了學生,那么課就不是新課標的課了,所以在課堂上,盲目表揚已經(jīng)成為一部分語文教師的家常菜了,這讓學生的個性化閱讀沒有了方向與標準。
比如,在教學這一課時,一位同學對林沖的行為進行了批判,認為他作為禁軍教頭,一定是不聽上級話而被發(fā)放的,這樣的人就得被處理。有的學生對柴進的行為也進行了批評,說刀槍無眼,現(xiàn)在提倡和諧社會,還想看看別人哪個武功高,是不道德的……不同的學生都說出了自己的理解,但是這樣的理解已經(jīng)離課文主旨相去甚遠了,如果作為教師在評價他們的回答時,不是及時糾正,而是盲目表揚,這樣的話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的解讀就產(chǎn)生了歧義,它是不具有任何真實意義的。
總之,個性化閱讀不能放任學生自由閱讀,要有組織、有引導、有糾正的行為,這樣才能讓個性化閱讀不再偏離方向,讓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在個性化閱讀中得到升華。
江蘇泰州市刁鋪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