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立云
良好習慣養(yǎng)成從細節(jié)抓起
■夏立云
兩個月前,他們還是幼兒園的小朋友,轉眼已成為一年級學生。一年級也是人生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從幼兒園到小學要有一個較長的適應過程。下面筆者就結合多年的教育教學經歷,來簡單談一下教師在校如何教育學生,以及哪些方面應該引起學生家長的重視。
這是一個非?,嵥榈墓ぷ?,需要班主任具有極大的耐心與細心。入學一開始,就得狠抓紀律,教孩子們學會聽課。每位教師每節(jié)課都有自己的教學任務,如果班級里的紀律不好,教學任務就不能完成,教學目的就很難達到。所以,作為班主任,一再強調,一個好的班級,必須要有好的紀律作保證,這就要求學生們在課堂上端端正正地坐好,不能下位,不能隨便講話。而好動又是他們的天性,注意力也不可能長時間集中,所以低年級教師在上課時,就會因勢利導,一般上了十幾分鐘,就要重新整頓一下紀律,以提醒小朋友們注意。對那些開小差的同學,隨時摸摸他的頭,敲敲他的桌子,跟孩子們融入到一起。就這樣要經過三個星期的訓練,班里的紀律才能有所改觀。
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針對教學內容,會提出一些相關問題讓學生參與,這些問題有時可以集體回答,有時要學生單獨回答,有的孩子很積極,聽到問題就積極舉手跟老師互動,這說明他聽課很認真,語言表達能力好,同時思維很敏捷。而有些孩子就很少舉手發(fā)言,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膽小,可能是語言表達能力差,還有根本就沒認真聽課,不知道老師在說什么,還有的根本就不會。這些不積極的孩子都需要引起教師重視。老師鼓勵他們在課堂都要積極舉手發(fā)言,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說出來,即使回答錯了也沒關系。
安全問題,無論是家庭或學校,都是首要考慮的事。近年來不斷發(fā)生的校園傷害事件,不得不引起我們家長重視。不要因為自己有事,就過早地把孩子送上學,因太早沒有教師監(jiān)管,極容易發(fā)生安全事故。課間十分鐘,要是不注意,也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發(fā)生,如扎堆上下樓梯,就容易造成踩踏。有些學生尤其是男生,在課間十分鐘,喜歡在教室里追逐打鬧,你推我拽,不是碰著別人,就是被別人碰著,極容易發(fā)生意外。這樣還會嚴重影響下節(jié)課,課前班里遲遲安靜不下來。一方面教師要加強監(jiān)管,另一方面還需要家長們的大力配合,要不斷提醒孩子玩耍時注意安全,上下樓梯不要慌張,不要在教室里追逐打鬧。另外,提醒一下各位家長,每天接到孩子時,要注意觀察孩子的情緒,有無極度低落情況,若有反常情緒,一定要及時排解或與老師聯(lián)系。平時還要給孩子多灌輸不能隨意接受別人的東西,尤其是陌生人的東西,要鍛煉孩子禁得起誘惑,不與陌生人搭訕。
要讓孩子知道完成家庭作業(yè)是他最基本的學習任務。
(1)每天了解家庭作業(yè)的數量,做到心中有數(可通過微信群了解)。
(2)給孩子定規(guī)矩,要求孩子放學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寫作業(yè),把握好孩子寫作業(yè)所用的時間,千萬不要讓孩子養(yǎng)成寫作業(yè)拖拉的習慣。這是培養(yǎng)孩子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
(3)當孩子正在做家庭作業(yè)時,前一段時間,要陪著孩子寫,等孩子能獨立完成了,再慢慢放手。要讓他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習慣,不要直接告訴答案。對完成作業(yè)好的情況要及時表揚,注意表揚要具體、直接。
(4)當孩子的作業(yè)寫完了,不要輕易給孩子改正錯誤,那樣不會讓他有深刻印象。讓孩子自己檢查,如果錯了自己負責。
(5)如果孩子哪天不知道作業(yè)是什么,那他肯定是上課沒聽清,要嚴厲批評,不要讓孩子養(yǎng)成打電話問同學、老師作業(yè)在哪里的習慣,孩子問過一次,就會問第二次、第三次……這樣會造成孩子沒有責任心。
要讓孩子自己學會整理書包和學習用品,家長不要幫忙,但要注意觀察和提醒,每天一寫完作業(yè)就整理,不要等到第二天早上要出門了,才忙著找東西。有些同學在學校里經常丟作業(yè)本、書本和學習用品,就是因為沒有養(yǎng)成自理能力,給自己和家長帶來很多麻煩。
“言傳身教”是中國家庭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在學校,教師要做學生的榜樣;在家庭,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家長要做孩子的榜樣,父母如果事事認真,孩子肯定事事認真。
孩子的健康成長,固然需要多方合力教育和培養(yǎng),學校、家庭、社會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是作為父母,更是起到關鍵性的啟蒙作用,良好的習慣從小就得抓起,而且要從一些不起眼的細節(jié)抓起。■
(作者單位:安徽六安市裕安區(qū)解放路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