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淄博市高青縣實驗中學 張春葉
略談新課改中的歷史教學實踐
●山東省淄博市高青縣實驗中學 張春葉
新課程改革的落腳點在課堂,隨著教學改革的推進和不斷實踐,我對歷史課堂教學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談一下自己的認識。
理念指引行動,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fā)展的互動過程。把教學本質定位為交往,是對教學過程的正本清源。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處于中心信息源地位,控制著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往往表現(xiàn)為唯我獨尊。然而我們也應清醒地看到,在生活經驗、專業(yè)知識等方面,教師和學生雖然存在著差別,但在信息量、信息渠道等方面,教師未必一定勝過學生,盡管在教學過程中所處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但在人格尊嚴、相互信任等方面都是完全平等的。我們應從以往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束縛中解放出來,調整好自己在教學中的角色,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相信學生,變傳統(tǒng)的“師道尊嚴”為現(xiàn)代的“良師益友”。
歷史教學的重頭戲在課堂。課堂上,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要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敢于表達自己不同的見解,這樣學生的主體意識才會增強,學習興趣才會濃厚,個性才能得到張揚。特別是歷史學科,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大部分知識都能掌握,因此教師要大膽放手給學生,做好課堂教學的規(guī)劃。我在講《難忘九一八》時,首先讓學生自主學習課文,然后讓學生結合課本自己搜集有關這個時期的歷史事件、人物等文字資料和影視資料,讓學生在課堂上展示交流。通過各個事件的介紹,使學生認識到反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是中華民族的歷史責任,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責任感。這樣的課堂教學設計學生學到的不僅僅是知識,而且得到了更多的自信,所以說給學生一些自主的學習時間比教師滔滔不絕地講解更有效。
問題探究式學習是提高學生思維深度的有效途徑。課堂教學中若能時時抓住問題的關鍵,重視學生對問題的探究式學習,將會打破課堂教學中氣氛沉悶、學生學習興趣不濃、思維打不開的被動局面。我在講《大變革的時代》一課時,“商鞅變法”是本課的重點,我設計了以下幾個問題要求學生結合教材內容解決幾個問題:春秋戰(zhàn)國時期大國爭霸的主要目的和結果怎樣?到戰(zhàn)國時期,各國為什么紛紛進行改革?由于守舊勢力的反對,商鞅最后被處死了,那么商鞅變法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呢?如何評價商鞅變法?學生結合學習內容就以上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特別是關于商鞅變法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的問題爭論得最為激烈。然后小組繼續(xù)討論,學生經過再次爭論進一步認識到了商鞅雖死,變法還是獲得了成功。經過一段時間的操作,我認為問題探究式學習這一模式不僅可以使師生之間、學生之間更有效地進行語言交際,而且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團隊精神,進而促進學生良好心理品質的形成。雖然問題探究式好處很多,作為老師也不能一味應用,在教學中,能用則用,但不濫用,只有抓住問題的關鍵,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
教師的角色轉變還體現(xiàn)在對學生的尊重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方面。我們面對的每個學生都具有內涵豐富的個性,羅扎克曾經強調:“教育旨在顯露我們的個性——顯露個性之最美?!蔽覀冊谝龑W生夯實基礎、全面發(fā)展的同時,應深挖學生潛力,張揚其個性,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自我意識和能力。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指出:“教是為了不教?!币_到這樣的目的,必須使學生具備評價的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及時幫助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互相評價,通過自我評價使他們對自己的學習與知識掌握情況作出正確的評價。通過互相評價讓每個同學對其他同學的態(tài)度、行為和想法等作出評價,使學生在磨合中,不斷反省自己、提高自己、發(fā)展自己。因此,通過自我評價和互相評價,學生不但增強了參與合作的意識,也改變了以往教師評、學生聽的局面,讓學生真切感受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