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永春
班主任智慧育人創(chuàng)新途徑的探索與實踐
葉永春
作為班主任,育人方式對學生的發(fā)展至關重要,要充分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生活情況、心理狀態(tài)等,采取學生容易接受的育人方式來積極疏導、指導,幫助學生樹立積極的生活狀態(tài),為學生后續(xù)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班主任想要實現(xiàn)智慧育人,可以從以下幾點出發(fā)。
誠然,班主任這份工作非常辛苦,但想要做好班主任工作,首先要熱愛這份工作、熱愛學生、端正思想。只有班主任自身的思想端正,才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隨著國際經(jīng)濟、政治一體化不斷加深,信息網(wǎng)絡技術普及范圍不斷擴大,一些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利益主義也沖擊著學生的思想和價值觀。因此,班主任必須要先育人再教人,傳統(tǒng)的育人方法比較嚴肅,學生往往很難接受,因此,教師可以采用引導方式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與辨別是非的能力。例如,某天課余時間毛毛和同學聊天(文中名字皆為化名),其交談內容大致是未來要賺很多錢來孝順父母,不然就是不孝子。通過這句話我感覺毛毛同學的三觀有些扭曲,因此,我也加入了毛毛的交流中進而引導:1.“毛毛如果你以后沒賺大錢,你的父母由誰孝順呢?”(毛毛:當然不是)2.“那是不是就證明孝敬父母要在金錢之上呢?”引導教育往往比直接教育的效果更加突出,通過師生交流不僅能夠拉近師生關系,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推動學生全面發(fā)展。
在教育過程中,如果僅憑班主任來管理班級中幾十名學生是非常困難的,也無法保障育人工作的全面性。因此,班主任要能夠充分利用班級資源,抓住班級中的關鍵人物,轉換育人思維,踐行學生管理學生的新理念。雖然很多教師認為中學生的心智發(fā)展并不成熟,不能承擔育人大任,但經(jīng)我實踐表明,這種方式是非??尚械模⑶胰〉昧肆己玫男Ч?。班級中有位小光頭,人稱外號“頭頭”,也有同學叫他“頭兒哥”,頭頭是我班級中的學習榜樣,并且有很大的威望,他的行為與意見甚至與我同樣有影響力,同學對頭頭十分信賴,常常會模仿頭頭的學習方式、做事方式。由此可見,頭頭是我班級中的重點人物,之后我有意地組織了一次“班長選取大會”,不出所料,頭頭成為我班班長,強化頭頭的責任心,通過頭頭的努力,不僅使學生更加團結,并且大大降低了我的工作壓力,能夠將更多的時間與精力放到備課和班級管理中。
由于有些初中學生的心智發(fā)展并未成熟,在育人方面也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新課改要求教師能夠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構建師生平等關系。因此,在育人過程中,我會主動接觸學生,經(jīng)常找學生談談心,進而強化我們之間的情感,充分給予學生理解、關愛、體諒、尊重。特別是針對班級中的“跟風者”,我不但不批評這些學生,反之要增加談話次數(shù),不斷表揚他們,充分挖掘這些學生的內在潛力,進而“打擊”“團伙骨干”,讓這些跟風的學生感覺到自身的錯誤,同時,督促“團伙成員”與“團伙骨干”交流,潛移默化地影響“團伙骨干”。例如,班級中的明明就是一個“刺頭”,并且“拉攏”了班級中的五六名“成員”,他們在班級中非常強勢,在課堂中也時常干擾教師、學生學習進程。因此,我先找了“隊員”談話,讓其認識到這種行為的錯誤性,并鼓勵學生加強與其他同學交流。之后隔了幾天,“成員”已經(jīng)有收斂的意思,但“骨干”卻依然比較“活躍”,因此,我再次找到了“骨干”,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進行引導:“明明你這么活躍會對我的工作產生影響,我們不是好朋友嗎!支持我工作好不好”,最終經(jīng)過我的引導,明明的“團伙”組織了籃球隊,并且在一次活動中取得了第一名,其他同學對該“團伙”也是刮目相看,明明也與大家融合成了一個整體。
在初中教育中,由于中學生的心智發(fā)展并未成熟,因此,班主任必須要實現(xiàn)智慧育人,提高育人方式的有效性與活躍性,以學生實際特點與需求作為出發(fā)點,做到時時想到學生、事事為了學生,最終實現(xiàn)育人目標。
(作者單位:廣東中山市東升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