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甫榮
(浙江省嘉興市秀州中學 314033)
酶是由生物活細胞產生的一類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機物,其催化活性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其中pH值是影響酶活性的重要因素之一?!疤骄縫H對酶活性的影響”實驗是高中生物學必修1中的實驗,是高中學生第一個探究性實驗,是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的好材料,因此處于重要的地位。不同的教材在酶的選擇上存在差異,浙科版和蘇教版教材都是用過氧化氫酶探究pH對酶活性的影響,人教版教材建議用淀粉酶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用過氧化氫酶探究pH對酶活性的影響。那么,能不能用淀粉酶探究pH對酶活性的影響呢?
2012年大綱卷高考試題:某同學為了探究pH對人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響,設計了如下實驗步驟:①在A、B、C、D、E 5支試管中分別加入pH5.0、6.0、7.0、8.0、9.0的適宜濃度緩沖液5mL,再分別加入質量分數(shù)為1%的淀粉液1 mL。②各試管中分別加入適當濃度的唾液稀釋液1 mL,搖勻。③將5支試管放入70℃恒溫水浴中,保溫時間相同且合適。④取出各試管,分別加入斐林試劑2 mL,搖勻。⑤觀察各試管溶液的顏色,通過顏色深淺判斷唾液淀粉酶作用的最適pH。
上述實驗步驟中有2處錯誤,請更正并說明更正的理由(不考慮試劑的濃度和加入量、pH梯度以及實驗重復次數(shù)),以便實驗能得到正確的預期結果。
參考答案:(1)③中 70℃應該為37℃。因為人唾液淀粉酶作用的最適溫度為37℃;(2)在觀察各試管中溶液的顏色之前應將各試管放在沸水浴中一段時間。因為在高溫條件下斐林試劑(或本尼迪特試劑)與還原糖反應顯色。
試題分析:一些資料認為,這個試題有一個嚴重錯誤,不能用人唾液淀粉酶探究pH對酶活性的影響,應該用過氧化氫酶,因為淀粉在酸性條件下發(fā)生水解。筆者認為可以用淀粉酶,但必須是唾液淀粉酶,不能用α-淀粉酶。
錯誤方案1:以唾液淀粉酶為實驗材料,選擇pH2的5%HCl、pH7的蒸餾水、pH14的5%NaOH作為實驗的pH研究范圍,用碘液檢驗淀粉是否存在,證明酶的活性。以期望得出唾液淀粉酶的“最適pH”和唾液淀粉酶的活性隨pH的變化而變化的規(guī)律。
分析:此實驗用碘液檢驗淀粉是否存在,證明酶的活性是不可以的。因為在堿性條件下,碘分子可與NaOH發(fā)生反應,生成NaI和NaIO,(I2+ 2NaOH =NaI + NaIO +H2O)。因此,只有在中性和酸性條件下,碘才能使淀粉變藍,而在堿性條件下,溶液中沒有單質的碘存在,淀粉不會變成藍色。如果按照這個方案操作,在堿性溶液下,加入碘液瞬間變藍,然后又呈現(xiàn)無色。
錯誤方案2:以α-淀粉酶為實驗材料,選擇pH2的5%HCl、pH7的蒸餾水、pH14的5%NaOH作為實驗的pH研究范圍,再用斐林試劑(或本尼迪特試劑)檢驗是否有還原糖存在,以證明酶的活性,并得出α-淀粉酶的“最適pH”和α-淀粉酶的活性隨pH的變化而變化的規(guī)律。
分析:此實驗以α-淀粉酶為實驗材料是不可以的。而α-淀粉酶活性的最適宜溫度是60℃左右,需要水浴加熱,而較高的溫度使得淀粉在HCl的作用下水解得很快,所以在酸性條件下做出來的結果并不是藍色。如果按照這樣的方案去操作,結果應該是棕紅色的,也就是說有還原糖產生。
方案:實驗研究pH值對酶活性的影響,準備5支含有等量人體蛋白酶溶液,但pH各不相同的試管,向每支試管中加1塊1 cm3正方體凝固蛋白質,試管均置于37 ℃水浴條件下。記錄各試管中蛋白質物塊消失的時間。這樣設計的優(yōu)點就是不需要用試劑去檢測反應情況,缺點是實驗前需要制定蛋白塊。可見,探究性實驗設計不僅僅是關注單一變量,還需要關注試劑使用的科學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