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技術]
據(jù)2017年4月12日《科技日報》報道,美國《分子治療》雜志刊登了美國天普大學華人科學家胡文輝等的最新研究成果:他們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從多靶點高效剔除了一種人源化小鼠多個器官組織中的人類艾滋病病毒,推動基因療法治療艾滋病向人體臨床試驗邁出重要一步。
在之前的研究中,胡文輝團隊已成功利用基因編輯技術,有效清除了體外培養(yǎng)的人類細胞系、艾滋病患者體內取出的T免疫細胞以及轉基因小鼠體內的艾滋病病毒。在新研究中,胡文輝等首先向小鼠體內移植人體骨髓(B)、肝臟(L)和胸腺(T)組織或細胞,“重編程”出人源化BLT小鼠,使其具有與人類一樣的艾滋病病毒感染及其潛伏方式。然后,以腺相關病毒(AAV)作為載體,把有“基因魔剪”之稱的CRISPR/Cas9基因編輯工具運送到潛伏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源化BLT小鼠體內。2到4周后的檢測后發(fā)現(xiàn),小鼠多個器官內的艾滋病病毒基因組被有效切除。
胡文輝團隊這次用多靶點基因編輯取代單靶點,以遏制病毒逃逸。他們針對艾滋病病毒轉錄區(qū)和結構區(qū)設計了4個向導RNA(核糖核酸),引導Cas9酶到預定位置實現(xiàn)多靶點切除,顯著增加了艾滋病病毒的剔除效率。運用“基因魔剪”剔除艾滋病病毒還有一大優(yōu)點:不影響靶細胞的存活和功能,即“只殺病毒不殺細胞”。然而,目前基因編輯療法雖然不能100%清除動物體內的艾滋病病毒,但能夠顯著降低潛伏的病毒數(shù)量,因此它與抗逆轉錄病毒藥物組合,將不失為一種有希望的艾滋病治療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