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明確指出:“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愿望,這是低年級識字教學最基本目標?!弊衷~是組成文本內(nèi)容的基本元素,提升學生識字能力和水平,必定能提升學生理解文本能力和閱讀能力。在識字教學中,教師必須端正識字教學觀念,認識到識字教學的重要性,采取多種教學方法,提升小學低年級學生識字能力。
一、聯(lián)系生活實際,激活識字愿望
語文課程必須是開放而有活力的,滿足不同學生需求,要與生活緊密結合。教師在識字教學中,要加強書本字詞與生活字詞的整合,有針對性的將識字教學引向生活。校園內(nèi)的物品、家中生活用品、學生姓名以及廣告等都是寶貴的識字教育資源。低年級學生年齡雖小,但已初步具備社會經(jīng)歷,有比較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教師要通過猜謎語、講故事、編順口溜等形式激活學生識字興趣,調(diào)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
在學習《母親的恩情》時,教師由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導入新課:“我們經(jīng)常用這首歌表達我們對媽媽的愛,說一說,你的媽媽是怎樣愛你的?”學生討論發(fā)言。教師順勢引導:“古代人與我們不同,他們喜歡用詩歌表達情感,今天我們就要學習這樣一篇古代詩人因感受到母親恩情而寫的詩?!苯處煱鍟n題并出示生字詞。教師為學生講故事,同時引導學生思考自己小時候的經(jīng)歷,或者與母親有關的故事:“小的時候,家里很窮,沒錢買衣服,只能一次次修補,媽媽總是在昏暗的燈光下,用細細的針線幫我縫補衣服,穿著母親為我縫補的衣服,我心里暖暖的,感謝母親為我做的一切,我永遠愛她。”學生聽故事,回憶自己與母親一起生活的點滴。教師的故事中包含著本節(jié)課的很多字詞,如“縫”、“針”、“恩”等生字。學生在講述自己與母親之間的故事時,肯定也會使用到一些生字詞,教師可以順勢引導學生學習。
二、剖析字詞內(nèi)涵,促生主動理解
漢字是一種特殊的符號體系,它是由字音、字形、字義組成的。在低年級階段教學中,應從拼音入手,學習漢字,借助識字,理解字義,結合語境,促進理解。在教學中應將漢字音、形、義緊密相結合,要充分利用漢字本身規(guī)律,結合一定教學經(jīng)驗,實現(xiàn)字詞教學簡單化,促進學生識記字詞。
在學習《吃水不忘挖井人》時,教師為學生講解毛澤東事跡:“我們偉大領袖毛主席在江西領導革命的時候,發(fā)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其中一件。”學生齊讀課文標題。在學習字詞時,教師出示字詞卡片,每個小組派出代表讀字音。教師示范:“井的讀音是[jǐng],它是一個象形字,這個字像是兩縱兩橫的方形框架,因為井人工開鑿的,上面都有方形護欄的水坑,井是一種從地表下取水的裝置?!睂W生聽教師講解。一組學生在講解“挖”時,這樣開展:“挖的讀音是[wā],它是一個左右結構的字,一共九畫,左邊是提手旁,古代應該是沒有機器設備,所以都要用手操作。挖就是用手掏地,就是掘的意思?!苯處熗ㄟ^講解生字字音、字形、字義,為學生開展示范,學生對字詞理解能力增強了。
三、利用現(xiàn)代技術,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
小學低年級學生思維發(fā)展尚未達到一定水平,需要教師運用一定現(xiàn)代技術手段開展識字教學活動。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適當采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識字教學能夠使抽象內(nèi)容具體化,靜態(tài)內(nèi)容動態(tài)化。借助多媒體,將聲音、圖畫、視頻、動畫等形式組合起來,創(chuàng)造出生動有趣的學習環(huán)境,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升識字教學效率。
在學習《月亮灣》時,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愿望,導入新課:“大家去過農(nóng)村嗎,農(nóng)村的景象是怎樣的?讓我們跟隨著短片去欣賞山村美景?!苯處熡枚嗝襟w出示山村視頻。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進入學習情境,接著教師引導:“大家知道這個美麗的村子叫什么嗎?它叫月亮灣?!苯處煆恼n題入手,學習“灣”字:“村子的名字叫月亮灣,什么樣子能被稱作灣?”教師出示多媒體圖片,為學生展示。學生通過圖片具體形象感知“灣”的狀態(tài)。教師接著引導道:“用豐富的想象力,把‘坡畫出來?!睂W生紛紛動手繪畫。教師將學生畫好的圖片投影到黑板上,讓學生判斷哪一個更像“坡”。接著教師展示自己搜集的圖片,為學生展示何為“坡”。
在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很容易忽視識字教學的作用,割裂識字教學與語文教學的關系。如果教師能夠轉(zhuǎn)變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識字教學方法,將現(xiàn)代技術、生活實際和課堂字詞剖析融入到識字教學中,讓學生在特定情境中學習,必能促進學生識字水平提升,最終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袁娟,江蘇淮安市車橋鎮(zhèn)中心小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