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晨朧
(江蘇省啟東市大豐小學,江蘇南通 226200)
如何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的美術興趣
袁晨朧
(江蘇省啟東市大豐小學,江蘇南通 226200)
美術教育不但能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而且對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而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之一。
小學美術;學習興趣;答疑解惑
孔子說過:“知學,不如好學。好學不如樂學?!比魏稳酥灰獙δ臣庐a生濃厚的興趣,都可以積極創(chuàng)造性地完成它。從人第一次拿起畫筆的“涂鴉”到之后的藝術生涯,天賦只是一種褒義的詞語,其實真正在驅使他們的是興趣,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會忽視這一點,變成了單純的傳道、授業(yè),并沒有起到解惑的作用。本人在教學中研究,認為可以通過以下途徑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運用幻燈片進行直觀的演示教學,既給老師提供了教學的便利,又使課堂充滿新鮮感,增加了學生學習的樂趣。但實踐證明,上課時長期使用幻燈片的班級,學生會缺失新鮮感,經常需要老師提醒坐端正;而偶爾使用幻燈片的班級,學生會充滿好奇,聽課會很入神。低年級的學生注意持久性差,學習過程總會因興趣的淡化而變化。而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就好像補充營養(yǎng)一樣,過分地補充某一營養(yǎng)元素,反而會被撐著,不容易吸收,所以要恰當地補充其他的營養(yǎng)。例如:多一些直觀性的掛圖、模具、教師示范等等其他方式,這可以混搭營養(yǎng),勞逸結合,時刻保持新鮮感,這樣才能始終讓孩子們對美術感興趣。
新課程標準里指出:“教師可以運用自然資源(如自然景觀、自然材料等)和社會資源(如文體活動、節(jié)慶、紀念日建設成就、重大歷史事件、傳說、故事、影視、戲劇、民族與民族藝術以及人類文化的遺物、遺跡等)進行美術教學。”利用學生在日常行為、活動中常見的內容進行教學,更能貼近孩子們的心理,豐富孩子的知識,使孩子們產生濃厚的興趣,熱愛美術,熱愛藝術,也更加熱愛生活。教師作為引導者,也要正確地引導學生步入這個空間。例如:教學一年級《花兒寄情深》這節(jié)課,課前我?guī)ьI孩子們在校園里逛一逛,看看平時忽視的美景,找一找春天的腳步。孩子們能通過鼻子聞一聞、眼睛看一看等對“春天”產生好奇心。于是,學生迫不及待地想畫出春天來,這也為畫好春天打下了情感基礎。我們學校是以外來務工人員為服務對象,學生來自來大江南北各省份,我常根據學生的生活民族風俗進行講解,這更拉近了學生生活與美術課的距離。
一個美術課堂,只限于書本上的內容,老師照本宣科、枯燥無味,學生只會規(guī)規(guī)矩矩地聽,不會融會貫通。這種課堂學生很難提起精神來,更談不上有什么興趣,尤其是低年級的小學生,結果是老師在講臺上面講,學生在下面昏昏欲睡。只有不斷地提升教學的趣味性,才有可能把課堂激活。
要提升教學的趣味性,首先,教師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不斷引入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知識,增強課堂教學內容的拓展性、開放性。例如:在上課時找一些與課程相關的故事讓學生感到美術有學不完的知識,從而產生學習的欲望。其次,教師要有良好的基本功底,能在課堂教學中多加展示,邊講邊畫利用步驟范畫教學,能分解繪畫難度,使繪畫過程更直觀簡練,讓學生感到易學。利用隨堂演示范畫,能把枯燥的教學內容激活。最后,教師要不斷提高教學語言的趣味性。幽默風趣的語言還有多變的聲音能使學生感受到老師的語言樂趣,又可以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這樣學生就會樂意接受美術教學,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參與學習。
教師要多采用學生自我評價、互相評價、教師評價等方式對學生的美術作業(yè)進行評價。給學生多多展示自我的機會,讓學生對自己充滿信心,鼓勵孩子去嘗試從未嘗試過的新鮮內容,讓孩子看一看、說一說,從而提高孩子的主動性,并使其成為課堂的主人。這一點就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激發(fā)其對課程的興趣。
美術課的最終目標讓學生自由抒發(fā)情感,表達個性和創(chuàng)意,感受生活中的美,創(chuàng)造生活中的美。為了延伸學生對美的追求,教師可以在課后讓學生參加美術類的興趣小組,也可訂閱一些少兒類的美術周報、期刊,讓學生大量閱讀的同時豐富自己的知識面,增長見識;還可以通過日常的美術培訓,組織學生參加學校性、地區(qū)性、全國性等等比賽,開闊視野,不斷地鍛煉自己,在成功的同時也增加其學習的興趣,使興趣變得更加濃厚。
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從美術這門學科中找出樂趣,這也意味著我們教師需要投入更多的耐心和熱情。孩子們的成功才是辛苦付出的最好回報,這也是每一位老師所希望的。
[1] 王世軍.如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J].美術教育研究,2014(08).
袁晨朧,1990年生,男,江蘇南通人,本科學歷,主要從事小學美術教學與研究,中小學二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