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王敏紅
小學低年級繪本教學誤區(qū)及歸因研究
?江蘇/王敏紅
在小學低年級教材中,繪本是主要的讀物。繪本的使用對學生語文閱讀理解能力提升有著舉足輕重作用。但是目前繪本教學過程中存在許多不足之處,沒有意識到繪本教材的重要性,這樣在教師開展教育的過程中,嚴重約束了思維的發(fā)展,甚至會影響學生今后整個學習生涯的學習質(zhì)量。因此,在小學低年級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對繪本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全面剖析,分析導致教育誤區(qū)的原因,本文針對這方面的問題進行了全面的探討與分析,希望為提升繪本教學質(zhì)量提供一定的參考與借鑒。
小學低年級;繪本教學;誤區(qū)
繪本通俗的叫法是“圖畫書”。顯而易見,繪本教材與普通教材主要區(qū)別就是圖畫的出現(xiàn),即繪本教材圖文并茂。在孩子閱讀的過程中,通過插圖的形式,對閱讀內(nèi)容加以合適配圖,很大程度上降低學生學習難度。對于低年級孩子來說,孩子的自主閱讀能力差,對文章的理解能力弱,由于孩子對新事物的好奇心重,直觀圖片往往比枯燥的文字更能吸引他們注意力。由于孩子的這一特性,繪本便理所應(yīng)當?shù)某蔀樾W低年級首選教材。但目前我國低年級教育中對繪本教育理解有一些誤區(qū),這導致繪本教學很難發(fā)揮其應(yīng)有作用。本文針對小學繪本教學過程中存在問題根源以及相應(yīng)解決方案進行研究,望能夠給后續(xù)教育工作開展提供些許指導意見。
(一)繪本閱讀等同于集體面試 一般來說,一個優(yōu)秀的繪本教材所需要不僅是一幅直觀的圖片,更重要的是配上的圖片需要有著某個經(jīng)典寓意或者是深刻思想感情。但在我國目前繪本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存在著急于求進的問題,這部分教師對教學成果過于看重。所以,在課堂上對學生的要求過高,為了保障自己的課堂效果,在課堂上不斷向?qū)W生提出問題,而不給他們自己思考以及自己閱讀的時間,讓學生嚴格按照教師的教學思路走。這就使得學生在繪本教學過程中,教師會問一些片面的問題,而不讓學生自己去鉆研圖畫中包含的深刻思想與含義。學生們在教師問題的引導之下,急切的去尋找問題的答案,在學習過程中僅是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而沒有時間去探索文章真正的思想內(nèi)涵,這無疑限制學生閱讀能力的發(fā)展。
(二)繪本閱讀等同于識字朗讀 繪本教材與普通教材主要的區(qū)別在于其具有文字簡潔、配圖精美的特點,這就導致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將繪本教材當作訓練學生識字朗讀基本工具。這類老師誤解了繪本教材存在的意義,自以為對教材很了解,根據(jù)自己的主觀觀念將繪本教材用在錯誤教育環(huán)境下,尤其繪本教材對學生閱讀能力要求低。因此,學生在使用繪本教材進行朗讀過程中,根本上鍛煉不了學生的朗讀識字能力,也使得繪本教材喪失了原本的趣味性。
(三)繪本閱讀等同于講故事 有大部分教師認為繪本教材就是需要教師讀給學生聽的故事,其起到豐富課外知識、增強學生課堂趣味性的作用,在這樣錯誤的教學理念下,教師在課堂繪本教育過程中扮演者朗讀者角色,而學生就是聽眾。教師在課堂上將文章內(nèi)容聲情并茂的講述出來,沒有添加任何閱讀方法的指導,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自主思考能力完全得不到鍛煉。學生在這種毫無營養(yǎng)的教學環(huán)境中,學習的主動性也有所下降。長此以往,對學生的閱讀能力與自主思考能力無疑是百害而無一益的。
(四)繪本閱讀等同于看圖說話 在繪本教學課堂開展的過程中,由于繪本簡單易讀而且圖畫豐富,教師為了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最大程度上激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師便會要求學生在課堂上按照老師的思路去觀察配圖。在觀察過后,教師使用提問形式來判定學生是否理解了圖畫中豐富的寓意,繼而進一步引出文章閱讀中心思想。雖然這種教學模式能夠鍛煉孩子的觀察能力與思考能力,但長此以往,學生只能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觀察,而閱讀能力得不到提升,其學習的自主性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制約,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束縛孩子思維能力以及想象空間發(fā)展。
(一)繪本選擇不當 目前,教育行業(yè)的飛速發(fā)展,國家教育機構(gòu)對小學低年級教育也越來越重視,書店里繪本教材的種類也越來越多,然而,很多教師對繪本的選擇也缺乏自主性。因此,在選購繪本的過程中,需要對每一篇文章的配圖進行仔細的觀察與思考,明確配圖是否符合文章所要表達的內(nèi)容,并判斷這類中心思想對學生往后的學習是否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繪本解讀不夠 在繪本教材中,其中的圖畫僅僅有著說明輔助的作用,而其核心的思想還是蘊藏在文字之中。因此,教師在繪本教學的課堂上,不僅僅只對繪本進行分析,更要在學生自己閱讀文章后,引導學生將文章與配圖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自己感悟文章的深刻的思想內(nèi)涵。
(三)教學目標與手段問題 在當前小學低年級的教學模式中,主要問題還是教學目標不夠明確,而這個問題導致了教學質(zhì)量的低下。教師在開展繪本教學的過程中,必須對每一堂課的教學內(nèi)容與教學目的有著清晰的概念。在上課的過程中,任何時候都不能脫離原定的教學目標,每一次提問以及每一次闡述都必須緊扣教學目標來進行。而教學手段的制定即是教學目標的延伸,需要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制定。在繪本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來激發(fā)學生的課堂熱情,在總結(jié)文章主旨時,可以進行學生之間的分角色扮演來加深學生對教材內(nèi)容的理解。通過明確教學目標并采取合適的教學手段,最大程度提高繪本教學的質(zhì)量。
綜上所述,讓學生的閱讀過程中充滿趣味性,促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學到知識,這就是繪本教學的核心所在。教師需要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不斷尋找適合學生學習教學方式,對現(xiàn)有固化的教學模式進行革新,并對繪本教學中存在的誤區(qū)及時糾正,最大程度上提升小學低段繪本教學質(zhì)量。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qū)林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