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蕙
摘要:游戲是孩子的天性,他們每時每刻都愿沉浸在自己童話般的世界里,時而歡笑,時而苦惱……盡情地施展個性。幼兒園的表演活動正是滿足了孩子們的需求,讓他們能在游戲的情境中,在角色的嘗試中得到成長的體驗。本文就將圍繞表演主題活動,介紹我園的探索之路,以共同讓表演活動綻放獨特的生命質感和個性魅力。
關鍵詞:表演;游戲;主題活動
中圖分類號:G61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21-075-1關于藝術教育朱永新教授曾說過:“我一直希望,在我們的新教育實驗學校,每一個孩子身上都洋溢著藝術的氣息,我不是希望他們都成為藝術家,而是希望他們能夠成為一個懂得欣賞藝術、熱愛藝術、尊重藝術的人?!庇谑窃谛陆逃砟钜I下,在絢爛多姿的六月,承借我園從“十一五”至今一直潛心鉆研的舞蹈藝術課程研究成果和實踐經(jīng)驗,以“尊重幼兒、尊重生命”為靈魂,以“快樂游戲”為主旋律,我們的老師和孩子在“表演”主題的靈動之旅中,一起感受、認識、思考,享受精彩與驚喜;一起用稚嫩的語言、稚拙的動作來詮釋它的生命質感,提煉習慣品質。
一、角色體驗——樂于表現(xiàn)自我
新鮮、好奇、好動、好玩、愛做游戲是孩子的天性。游戲能讓每一個孩子“幸?!?,讓每一個生命真正“活”起來。在大力推進課程游戲化的今天,我們的表演自然也與游戲緊密相連。因為游戲最能激起孩子內(nèi)心的參與愿望和興趣需求。為此各類定位鮮明的角色游戲場館應育而生:感受育嬰師專業(yè)技能的“趣味育嬰館”;體驗爸爸媽媽瑣事生活的“迷你娃娃家”;接觸醫(yī)生職業(yè)特性的“丫丫體檢中心”;體會銷售員堅持辛勞的“QQ大賣場”……孩子們在一個個虛構的情境中探索和扮演自己熟悉的人物,并演繹著不同的社會關系。因為是在自然狀態(tài)下、因為總能與玩樂相伴,所以他們還是樂此不疲,伴隨著角色的需求時而忙碌、時而悠閑、時而歡呼、時而沮喪……充分施展著自我的無限潛能。同時,在這些角色游戲場館的活動開展中,為了不斷推進和深入游戲情節(jié),我們主推三大亮點活動:
1.夢幻小鎮(zhèn)游:每周三、五的上午,全園的角色游戲場館準時開放,我們的“夢幻小鎮(zhèn)游”時間又到了。孩子們打破班級界限三兩同行結伴入館活動,開始穿梭于各種角色身份之中,熱鬧沸騰的場面讓游戲的情節(jié)愈演愈烈!
2.基地探密日:孩子們根據(jù)游戲需要或帶著問題或帶著欣賞到我園周邊的活動基地實踐探密,小班的孩子會睜著亮亮的眼睛好奇地觀察著大人們的工作,中大班的孩子則會帶上相機和題板,時不時拍上一組照片或畫出一個記號,以更好地了解各行業(yè)人員的工作環(huán)境、流程等,興奮地為游戲積淀能量。
3.導師幫幫團:根據(jù)園內(nèi)各類場館的角色需求,我們在家長中進行濾網(wǎng)式篩選,聘請相關職業(yè)家長成立“導師幫幫團”,給教師講述專業(yè)知識,伴孩子豐盈游戲體驗,共同助推家園共育合力。
二、閱讀欣賞——滋養(yǎng)審美感覺
虞永平教授曾說過:“表演的內(nèi)容就是課程的內(nèi)容?!薄?6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也指出“幼兒一日活動皆課程”,所以我們孩子的表演內(nèi)容是豐富的、多元的,一張花糖紙、一本舊相冊,嘴邊的歌謠、耳邊的童話……都作為線索被我們引入了表演。圍繞這些表演內(nèi)容,特別對于這些處于生命成長初期的幼兒來說,如何讓他們投入的、生動的、本真的表演值得我們深思,一系列的實踐使我們發(fā)現(xiàn):繪本故事、影視動畫可以成為表演的首選題材,而有效有序地閱讀欣賞也成了表演活動的必修課,對此我們提出“兩多”要求:
1.多形式激興趣:表演活動開始前,我們采用“看、聽、畫、講”四重奏方式,在活動室、繪本館、視聽坊、閱讀吧等活動區(qū)域,讓孩子們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去了解故事內(nèi)容,熟悉人物形象,模仿角色對話,從而為表演活動的開展打下堅實基礎。
2.多細節(jié)深內(nèi)涵:幼兒之間閱讀水平的差異很大,他們在語言表達、人物模仿、情節(jié)再現(xiàn)等方面的表演能力也各不相同,同時幼兒之間還存在著性格差異,為此關注細節(jié),圍繞單個人物、畫面、片段的多次閱讀欣賞能讓孩子在對故事情節(jié)有更深了解的同時建立表演自信,在對人物有更準把握的同時找到角色定位。
有了全面的閱讀欣賞,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躍然紙上,一段段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耀然眼前,孩子們在與他們的互動融合中知道了善、惡、美、丑,個體的審美感覺也便隨之建立起來。
三、創(chuàng)作表演——綻放生命魅力
幼兒具有戲劇天性,天生是演員、劇作家和導演的集合體,所以他們的表演并非是一種言語、動作的機械訓練。虞永平教授也提出:“在表演活動中,幼兒一開始關注的往往不是表演本身,而是與表演相關的事情?!庇谑俏覀兊睦蠋熅蛷拿β档摹耙痪€”退居到“二線”,真正把表演的主動權交給了孩子,老師們更多的是潛心于為他們創(chuàng)設豐富的空間、并伴隨表演的全過程,適時給予支持和幫助,老師們成了細心地觀察者、主動的合作者、積極的支持者,而決非活動的操控者。就這樣,孩子們在每一次的活動中,從劇本創(chuàng)編、場地布置到海報設計、表演展示,都能自由自主的行動、感悟、收獲……于是在班級表演角你可以聽到各種趣味盎然的對話;在年級表演區(qū),你可以細品孩子表現(xiàn)的異樣精彩;在園部表演室令你驚喜的童話劇、音樂劇、生活劇也會如約而至。
表演之樂,可以讓人驚喜,也可以發(fā)人深省,我們在“表演”主題的活動中有歷練與跋涉、成功與失敗、反思與實踐。一路走來,它帶給了孩子生命成長的精彩記錄,帶給了教師吐故納新的生動思索,也帶給了家長溫暖陪伴的參與機會,追隨表演的腳步,我們將繼續(xù)動情吟唱、深深沉醉,讓這一段幸福之約、探索之旅真正成為孩子們生命成長歷程中最美好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