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清
隨著高效課堂改革的不斷推進,“以生為本”“以學定教”的生本理念不斷受到人們的認同與追捧,課前預習單應運而生。課前預習單強調的是關注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努力構建“自主、合作、探究”的開放而又高效的課堂,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但縱觀現(xiàn)階段的預習單,就單篇課文預習而言,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1.內容過多,課前預習與課后練習混淆,負擔過重;2.類型雷同,年段特點不明顯;3.缺少激勵性、多元化的評價。如何設計有效的課前預習單呢?經(jīng)過一年多的試行摸索,我根據(jù)學性學情、不同課文、不同課型編制出了以下幾種類型的課前預習單,指導學生的預習行為。
一、導學型預習
預習最主要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從而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效果。因此,預習方法的指導是基礎讓學生掌握一定的預習方法,并常而用之,形成習慣,學生的預習就會有序可循,有路可走。在預習單的設計中,將預習方法與步驟貫穿其中,讓學生循而蹈之,使預習達到理想的效果。如《圓明園的毀滅》:
同學們,按下面步驟進行預習,你明天的學習一定會事半功倍哦!
(一)讀——認真讀課文,劃出課文中的生字詞,圈出不認識的字,查字典,標上拼音。
(二)寫——寫一寫這篇課文中我認為比較難寫,容易出錯的生字詞。
(三)想——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四)問——讀了課文,你還有哪些不懂問題。
(五)查——查相關資料,了解“圓明園的歷史”。
“一讀二寫三想四問五查”預習法,學生易操作又實用。這種“預習單”一般適用在學生剛開始對預習還不知如何著手時用。學生在這種“導學型”預習單的引導下,一步步地進行課文預習,既能達到預習的效果,又能在舉一反三中逐步掌握預習方法,養(yǎng)成預習習慣。
二、分層型預習
我在設計預習學案時,常常將作業(yè)設計成有難易之分的基礎題型和選做題型,課文的朗讀、生字詞的認讀及課文的主要內容這些是基礎知識,是每個學生都必須過關的。一些思維含量較高或探討型題目設計為選做題,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題目,但無論是“必做題”還是“選做題”,它都根據(jù)學生的學情,由易到難進行設計。
三、拓展型預習
在預習時根據(jù)課文內容將一定的“拓展型”作業(yè)融入其中,不但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更能拓寬學生的視野。如在六上語文第四單元的課文預習單設計時,針對每篇課文的不同特點,設計不同的拓展型預習要求:《鹿和狼的故事》,讀過課文后,試著將鹿和狼的故事講給家長聽,并加上想象,要求家長評價?!哆@片土地是神圣的》,收集你身邊一個破壞環(huán)境的事例,用上課文中的部分詞進行描述?!巴卣剐汀鳖A習作業(yè),為學生的課文學習作了鋪墊,促使學生熟讀課文。但是不可設置太難,否則會挫傷學生學習積極性,預習也就達不到理想的效果。這種拓展型的預習作業(yè)最好與其他的預習作業(yè)相融合,作為選做題,既給學困生留有余地,又滿足了優(yōu)等生的欲望。
四、命題型預習
當“小老師”是小學生最感興趣與自豪的,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來幫老師設計預習作業(yè),化“被動”為主動,反“生”為“師”,這種“角色”的轉換能收到意想不到的預習效果。但要注意的是“命題型預習”適用于高年級學生,因為高年級學生有一定的理解判斷能力,也基本掌握了預習的方法方式,可進行“命題型預習”的設計。但要注意的是,布置“命題型預習”作業(yè)時,對數(shù)量要進行限制,避免一些學生設計的預習單內容多、量大,加重了學生的學業(yè)負擔。
五、多元激勵評價型命題
在設計預習單時,采取★級獎勵制度,并把家長、學生的評價納入其中。如:回家熟讀課文,家長根據(jù)學生讀書情況進行評價獎勵★;小組交流討論,組員間進行評價獎勵★……這種★級獎勵制度更多設計在有一定難度的“選做題”上。如:《別餓壞了那匹馬》,請你評價一下文中你印象最深刻的人物。學生總是有惰性的,以往由于沒有設置★級獎勵制度,就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學生由于懶惰選擇不做的情況?!锛壀剟钪贫鹊某霈F(xiàn),課堂小組討論交流時,生生間根據(jù)同伴完成題目的質量及參與度進行★級評價。
預習是課文教學的“序曲”,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讓我們就從預習單的精妙設計著手,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先學后教”的號角吹響!
責任編輯鄒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