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丹陽市荊林中心幼兒園 王 璐
科學活動:大風小風我知道
江蘇省丹陽市荊林中心幼兒園 王 璐
適齡目標:大班
設(shè)計意圖:大自然是幼兒探索的樂園,每到秋天,幼兒園里的大樹又開始落葉了,孩子們十分喜歡在自由活動時去觀察樹葉飄落下來的過程。一次無意中我聽到龍龍對京京說:“這片樹葉飄得好遠呀!”“你看,這片葉子一下子就掉下來了”,說著京京還不斷地嘗試用嘴巴吹一吹,希望樹葉可以飄得更遠。這不正是在探索“風”的秘密嗎?看到兩個孩子玩得這么開心,我萌發(fā)了設(shè)計了本次活動的念頭,讓孩子們能夠更深入地了解風的大小對事物的影響,培養(yǎng)他們對科學的探索精神。
教學詳案教案備注[課時建議]1課時[活動目標] 1.在不斷操作中了解風的大小,學會控制風的大小變化。2.在風的實驗中積極動腦、敢于創(chuàng)新,感受探索的樂趣。3.能夠運用各種圖形和符號進行記錄,并與伙伴合作完成、分享探究過程與結(jié)果。[活動準備]經(jīng)驗準備:幼兒對于風的由來已經(jīng)有所了解。物質(zhì)準備:扇子、紙張、硬紙板等能夠制造風的道具;繩子、樹葉、樹枝、木頭等制作房子的材料。重點:積極動腦,了解風的大小。難點:感受風的大小和自己生活周圍事物的聯(lián)系,在風大時懂得自我保護。
[活動過程]一、看一看:有的近,有的遠。教師引導幼兒回憶,說一說、學一學落葉是什么樣子的?并帶領(lǐng)幼兒來到較為寬闊的大樹下觀察,引出主題——風的大小。師:大家喜歡落葉嗎?樹葉飄下來的時候是什么樣的?師:今天我們就到大樹下看看落葉。引導幼兒有序地來到大樹下,觀察風對樹葉飄落過程的影響,激發(fā)幼兒好奇心。師:咦,為什么有些樹葉飄得遠,而有些樹葉飄得近呢?與幼兒一起討論并總結(jié):風大時樹葉落得遠,風小時樹葉落得近,為接下來的探索打下基礎(chǔ)。二、造一造:我能讓它飄得更遠。師:風可以讓樹葉飄得更遠,哪小朋友們有辦法制造出風?在對風的形成有了基礎(chǔ)的了解后,教師鼓勵幼兒主動探索,借助自己的身體或是道具在沒有風的時候讓樹葉飄得更遠。以兩人合作的方式讓幼兒探索制造出風的方法。師:樹上自然飄落的樹葉不夠多,小朋友們可以兩人合作的方式,一人制造落葉的時候另一人制造風。幼兒合作操作,教師觀察并引導幼兒用自己的方法記錄。師:剛才你是怎么制造風的,(用扇子煽)要怎么記錄呢?三、探一探:哪個屋子最結(jié)實?教師為幼兒創(chuàng)設(shè)情境:冬天馬上就要到了,小動物們想要搭建一個結(jié)實的家,這里有三種材料,我們幫它們找出最禁得住風吹雨打的材料。與幼兒一起制作三種不同材質(zhì)的房子——樹葉房子、樹枝房子、木頭房子。幼兒可以自由選擇制造風的方式分別吹動三種房子,以分組探索的形式了解風力的大小和對物體的影響。師:大家都找到了制造風的秘訣,那我們就用自己的方法幫小動物們看看這些房子當中哪一個最結(jié)實。幼兒自由分組,分別檢驗房子能夠承受多大的風力。教師鼓勵幼兒用多種方式進行實驗。幼兒操作,教師觀察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風的大小,并用不同的圖標表示風的大小和房子是否被吹倒。先在小組內(nèi)部交流,然后每組派一位幼兒來介紹自己小組的實驗方式和實驗結(jié)果??偨Y(jié):樹葉房子非常輕,用一點力氣就被吹倒了;樹枝房子比較輕,要用大一點力氣才能吹倒;木頭房子比較重,很難被吹倒。四、說一說:風和我們的生活。在經(jīng)過了對大風小風的探索后,引導幼兒觀察幼兒園環(huán)境,結(jié)合實際生活說說哪些是小風能吹動、哪些是大風能吹動的?在大風天氣時我們應(yīng)該怎么保護自己。引導幼兒從自身(頭發(fā)、衣服、褲子、鞋子)和環(huán)境(玩具、桌子、大樹、房子、幼兒園)中討論風的大小。師:風特別大的時候也能把我們吹走,在刮大風的時候我們怎么保護自己?五、玩一玩:大風小風我知道。在室內(nèi)學習還是去室外學習?我相信孩子們肯定都會說“室外學習”。本次活動我從孩子們生活中的興趣點入手,看樹葉飄落—造吹動樹葉的風—探風和樹葉飄落的關(guān)系。在科學領(lǐng)域的活動中,除了要培養(yǎng)幼兒嚴謹?shù)奶骄靠茖W的意識,還要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新能力,合作能力。本環(huán)節(jié)就很好地做到了這一點?;顒咏Y(jié)合生活,讓孩子們在不斷深入探索中感知風的秘密,懂得大自然的力量,激發(fā)科學探索興趣,引導幼兒學習如何自我保護。
[活動延伸] 1.讓幼兒回家跟爸爸媽媽一起探討風對人類的幫助和危害。2.創(chuàng)設(shè)“風力探索室”科學實驗室。集體游戲:第一名幼兒說:“我說大!”(或“我說小!”),第二名幼兒跟著說出一個能夠被大風(或小風)吹動的物體,其他幼兒做動作用肢體語言描述大風(或小風),教師提示“換”的時候由順序的下一位幼兒說“大小”。經(jīng)過了看落葉、探落葉、知大小、聯(lián)系生活之后,教師在幼兒對風的大小與生活中的關(guān)系已經(jīng)較為熟悉的基礎(chǔ)上設(shè)計游戲。
反思:
優(yōu)點:
1.活動的生成以幼兒生活中的興趣點為出發(fā)點,并在開始部分采用了戶外教學的方式,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做到了“以幼兒為本”,符合幼兒年齡特征與心理需求。
2.整節(jié)教育活動重視幼兒的自主探索,教師在觀察中引導幼兒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幫助幼兒開闊思維,讓幼兒在輕松和自主的探索氛圍中通過獨自探索和合作探索感受到科學探索的樂趣。
3.活動以“樂玩”為主線,讓幼兒在看一看、做一做、探一探、說一說、玩一玩中慢慢認識風的大小和風與自己的密切的聯(lián)系。
4.整個活動過程在生活場景中進行,緊扣幼兒生活,讓幼兒感受身邊的科學無處不在,提高幼兒科學探索的興趣。
不足:
1.活動提供的材料較為單一,可以考慮結(jié)合其他元素,如聲音和風的關(guān)系,給幼兒多元化的探索平臺。
2.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天氣的影響,有時候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3.活動在戶外調(diào)動了幼兒的參與積極性,但也加大了課堂秩序維護的難度,教師把握時間不易,容易造成活動的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