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從“零亂”實踐到整體完善的轉型

        2017-02-12 11:52:26姬廣勝
        21世紀 2017年1期
        關鍵詞:量刑被告人程序

        文/姬廣勝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從“零亂”實踐到整體完善的轉型

        文/姬廣勝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基本價值應定位于“公正守底,突出效率”,“認罪”、“認罰”、“從寬”的內涵均需從實體和程序兩個層面進行理解,且三者應有機結合。完善認罪制度的前提,應該僅基于對案件作認罪和不認罪情形的區(qū)分,對其適用范圍不應做過多限制;同時,應明確參與主體及其權利,并將被害人排除在外。對該制度的效力、啟動和終止、認罪認罰的審查以及框架模式等問題也要明確。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首次提出要“完善刑事訴訟中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足見此制度(以下視情況簡稱“認罪制度”)已受到國家執(zhí)政層面的高度重視,其價值及對刑事訴訟的影響巨大。2016年9月、11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在部分地區(qū)開展刑事案件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試點工作的決定》(以下簡稱《試點決定》)及兩高三部《關于在部分地區(qū)開展刑事案件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試點工作的辦法》(以下簡稱《試點辦法》)相繼出臺,標志著該制度正式探索試行。本文中,筆者將結合多年審判工作經驗和體會,就該制度的某些問題提出管見,以求教于方家。

        背景:完善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必要性分析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在《決定》中作為刑事訴訟的完善對象首次被提及,言外之意,我國以往或現(xiàn)有的刑事訴訟中已初步形成該制度或至少已成雛形。這并不難理解:1.從政策層面看,無論“懲辦與寬大相結合”、還是“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均包含鼓勵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認罪并予從寬處理之意;2.從實體法層面看,無論是刑法中關于自首、坦白等法定情節(jié)的規(guī)定,還是司法解釋及實踐中關于“自愿認罪”、“認罪悔罪”等酌定情節(jié)的明確及適用,均彰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認罪后會得到從寬處理的利益;3.從程序法層面看,從簡易程序、普通程序簡化審程序到刑事和解程序、刑事速裁程序,基于認罪基礎上的上述程序適用,不僅使案件得以快捷處理,盡早結束被告人的未決狀態(tài),更在法律及操作層面使其獲得從寬處理的利益。實踐證明,已深深蘊涵于我國刑事政策、制定法及解釋、司法實踐中的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對確保有效懲罰和預防犯罪,尊重和保障人權,保護國家和社會安全、秩序等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接下來,有必要討論關涉完善認罪制度重大意義及方向路徑的必要性問題。它集中體現(xiàn)在三方面:

        一是刑罰寬緩化、規(guī)范化大背景下,輕罪罪名、入罪情狀的增加,以及因諸多因素導致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刑事發(fā)案數(shù)高位徘徊下,輕罪案件所占比例趨大與部分疑難、復雜、重大犯罪案件數(shù)量增多并存的狀況,是完善認罪制度的客觀要求;只有確保大量輕罪案件得以快速處理,才能為更好地解決疑難、復雜、重大犯罪案件節(jié)省出資源。

        二是公民權利意識覺醒、增強背景下,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不斷追求與當前司改推行法官員額制加劇案多人少矛盾、推行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力求審判質量、避免冤假錯案等多重存在的狀況與需求,是完善認罪制度的主觀動因;確保大量輕罪案件得以快速處理本身蘊含著公平正義,亦可節(jié)約更多司法資源提高不認罪、重罪案件的審理質量。

        三是寬嚴相濟刑事政策背景下,從實體、程序兩個層面進一步整合、明確認罪制度的價值及操作,以鼓勵訴訟各方積極適用,為更好彰顯政策核心價值奠定具體的制度基礎,是完善認罪制度的內在推動力。在我國,理解從寬處理,最為直接的是將其作為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的應有內涵——認罪認罰制度是充分體現(xiàn)刑事政策精神的制度樣本。

        界定: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價值選擇及內涵

        明確必要性后,對認罪制度相應的價值選擇及內涵界定可順利完成。價值選擇決定了制度的設計初衷、具體運行、改革路徑;內涵界定則需遵循價值實現(xiàn)的需要。

        (一)價值選擇

        由《刑事訴訟法》第1、2條的規(guī)定可以看出,刑事訴訟以“保證刑法的正確實施”、“保證準確、及時地查明犯罪事實,正確應用法律”為前提,實現(xiàn)保障人權和保護權利的目的。一方面,“正確、及時”,即表明刑事訴訟追求公正和效率的雙重價值。無公正,無法治;遲來的正義非正義,足見公正和效率對刑事訴訟的重要價值和意義。另一方面,整體上的強調公正和效率,與設計具體制度時的突出價值傾向并不矛盾,一味強調追求公正而忽視效率提高,不僅公正本身恐難以實現(xiàn),而案件的久拖不能決、久押不能辦本身就是不公正,亦不能滿足社會發(fā)展需要。

        當前,在社會快速發(fā)展變革的背景下,強調和提高效率成為各國刑事訴訟活動的共同選擇,突出表現(xiàn)在對案件繁簡分流后,努力以最少的司法資源投入去盡快處理比例占大多數(shù)的輕罪、認罪案件,以保證更好地完成重罪、不認罪案件的審理工作。因此,認罪制度的基本價值應是“公正守底,突出效率”。在此定位下,力爭通過實體、程序兩方面的明確、整合、完善,使其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及時、快速保護社會公共秩序和公私權利的作用。此外,其本身也包含鼓勵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與司法機關合作、積極認罪,最終實現(xiàn)對其寬緩處理、提高效率的價值取向。

        (二)內涵界定

        1.何謂“認罪”?認,有表示同意之意,引申出認可、認領。實體意義上的認罪,即如實供認自己的犯罪事實,依不同標準大致可分為:完全主動認罪(如自首)和非完全主動認罪(如坦白、當庭認罪),自始認罪(如自首和坦白)和中途認罪(如審查起訴階段認罪和當庭認罪);程序意義上的認罪則主要包括:在審查起訴階段和審判階段對(擬)指控犯罪事實的無異議。與最高法院關于“被告人對行為性質的辯解不影響自首的成立”的解釋意旨相同,認罪應理解為對犯罪事實而非指控罪名的供認或無異議,前者是事實還原問題,被告人的主動配合至關重要,后者是法律定性問題,賴于法官的判斷。因此,行為人對犯罪性質及指控罪名的不同認識和意見,不應被排除在“認罪”之外。

        2.何謂“認罰”?《刑法》第36條規(guī)定:“由于犯罪行為而使被害人遭受經濟損失的,對犯罪分子除依法給予刑事處罰外,并應根據(jù)情況判處賠償經濟損失?!痹谛淌潞徒獬绦蛑?,賠償損失是一個重要條件。故就認罰而言,亦需要從實體、程序兩個層面理解:前者是對自己所犯罪行應承擔刑、民事責任的概括認領,后者則包括對檢察機關量刑建議和被害人附民賠償訴請的認可。這里的認罰僅態(tài)度層面滿足即可,而是否付諸行動(如實際賠償或退賠),則只影響最終處理程度。

        3.何謂“從寬”?以往對從寬多作實體意義上的理解,即作不起訴處理,或從輕、減輕、免除處罰,或宣告緩刑;這種理解不僅廣泛見諸于實體法規(guī)定及司法實踐,即便程序法及解釋中亦不鮮見,如《刑事訴訟法》第279條關于刑事和解程序中的“從寬處罰”,又如《關于適用普通程序審理“被告人認罪”的若干意見(試行)》(以下簡稱《審理“被告人認罪案件”的意見》)第9條關于“人民法院對自愿認罪的被告人,酌情予以從輕處罰”的規(guī)定。正如中央政法委孟建柱書記所講的“探索在刑事訴訟中對被告人自愿認罪、自愿接受處罰、積極退贓退賠的,及時簡化或終止訴訟的程序制度”,基于認罪認罰之上的從寬還具有盡快簡化或終止訴訟程序的含義。

        認罪是前提,認罰是深化,從寬是保證,三者有機結合才能確保“公正守底,突出效率”價值的實現(xiàn)。

        辨析: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對既有訴訟程序的揚棄

        實現(xiàn)認罪制度的預定價值,具體的運作流程顯得尤為重要,故應認真辨析既有訴訟程序與完善后認罪制度的區(qū)別和差距,去短取長。

        (一)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與簡易程序

        2012年刑事訴訟法對簡易程序的最大修改就是適用范圍的擴大,即擴大至基層法院管轄的所有一審案件。這種修改是對1996年刑事訴訟法中有關簡易程序規(guī)定及《審理“被告人認罪案件”的若干意見》中“普通程序簡化審程序”的整合與吸收。同時,從該法第208條關于適用簡易程序的“案件事實清楚、證據(jù)充分”、“被告人承認自己所犯罪行,對指控的犯罪事實沒有異議”等條件來看,簡易程序案件均可納入認罪制度的適用范圍,《試點辦法》也采納了這一思路。簡易程序中簡便通知、認罪自愿性審查、法律釋明、簡化或省略庭審相關環(huán)節(jié)、當庭宣判等經檢驗好的做法,應予以吸納保留。

        另一方面,無論新舊刑事訴訟法均只明確了簡易程序在簡化審判程序方面的意義,其對實體處理的影響并未明確;而新刑事訴訟法中簡易程序對“普通程序簡化審程序”整合的結果,直接導致了后者的廢止,直接的影響便是中級法院管轄的被告人認罪的一審刑事案件,今后將不能再適用該程序簡化審理,這種做法未充分考慮此類案件的審理效率,今后應予考慮。

        (二)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與刑事和解程序

        2012年刑事訴訟法新增加了刑事和解程序。依該法及解釋的相關規(guī)定看,適用該程序得滿足“事實清楚,證據(jù)充分”、“被告人承認自己所犯罪行,對犯罪事實沒有異議,并真誠悔罪”、“被告人通過向被害人賠償損失、賠禮道歉等方式獲得被害人諒解”等條件,而法律對此明確的后果是:檢察機關可以作出不起訴決定,法院可以依法從寬處罰。由此可見,刑事和解程序相當程度上具有認罪制度的特征。而該程序中重視被害人意見及當事人選擇權并互相協(xié)商、促使被告人以實際行動表明認罪悔罪、從寬處理有明確法律保障等方面的做法,值得研究并予以適當吸納保留。

        另一方面,刑事和解程序突出的是當事人和解后實體的從寬處罰,其適用案件范圍較窄、適用條件苛刻、程序簡化無從體現(xiàn)等問題,今后應予考慮。

        (三)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與刑事速裁程序

        刑事速裁程序是針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認罪認罰案件的輕微刑事案件設計的訴訟程序。最大的制度創(chuàng)新,就是構建認罪認罰案件的分流機制,從偵查、起訴到審判乃至刑罰執(zhí)行,對認罪認罰案件在實體上從寬、程序上從簡處理?!对圏c決定》、《試點辦法》已將速裁程序完全納入認罪制度。速裁程序中尊重被告人選擇權、量刑協(xié)商、律師值班、簡化訴訟程序、優(yōu)先適用非監(jiān)禁性強制措施及刑罰等經檢驗好的做法,應予吸納保留。但應指出的是,速裁程序整體適用率偏低、弱化庭審功能等問題,值得認真總結研究。

        展開: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適用范圍及主體

        (一)適用范圍

        關于適用范圍,理論界、實務界曾存在各種不同認識。通過上述分析,筆者認為應該僅基于作認罪和不認罪情形的區(qū)分,由此整體考慮所有一審認罪案件都應納入適用范圍,而不宜再以罪名、刑期、管轄等諸多條件加以限制,《試點辦法》對此已經明確。

        (二)參與主體及其權利

        1.被告人

        被告人認罪認罰是啟動該制度的前提和必要條件;而其是否出于自愿并明確知曉法律后果,是法官必須認真審查的內容。具體而言,其下列權利必須明確:一是建議權,即應同樣賦予被告人享有建議適用認罪制度的權利,不應僅作為被動適用的對象。二是選擇權,即在檢察官提起適用建議或法官決定適用的情況下,須征求被告人的意見。三是辯護權,作為一項基本權利,被告人可自行辯護及有權獲得辯護,不能因被告人認罪認罰而予以忽視。四是撤回權,作為被追訴對象,被告人認罪與否必然衡量切身利益,其認罪既是適用的前提,因此,應允許其享有撤回適用認罪制度的權利。

        2.辯護人

        刑事訴訟法第11條規(guī)定:“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人民法院有義務保證被告人獲得辯護?!眮碜赞q護人尤其是律師的幫助,是保障被告人充分行使辯護權的重要條件,律師既可以在證據(jù)分析、罪名認定等方面為被告人提供專業(yè)意見,也可以充分釋明認罪認罰法律后果,同時其還可以通過閱卷、調查等方式,為被告人爭取更多從寬處理的機會與可能,這些都利于被告人作出最終明智的選擇。因此,辯護人尤其是律師的參與,對確保實現(xiàn)認罪制度“公正守底,突出效率”的價值具有重要作用,故域外某些國家有設置強制辯護制度以提高認罪認罰的正當性的做法。問題的關鍵是,我國現(xiàn)有法律援助制度并不能覆蓋所有認罪卻未自行委托律師的被告人。對此,解決的思路有兩點:一是堅持指定辯護制度的同時,完善推行值班律師制度。二是明確檢察官、法官的釋明義務,即必須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明確認罪認罰的自愿性及法律后果,并以筆錄形式加以固定。

        3.檢察官

        檢察官代表國家行使追訴權,可細化為三種:一是審查權,即對偵查機關所取得的證據(jù)是否合法、是否達到追訴標準進行審查處理的權力。二是建議權,即就被告人罪名定性、量刑處罰及認罪程序適用等有權提出意見,這其中包含與被告人就量刑問題進行協(xié)商的內容。三是出庭權,即通過參加庭審活動具體履行指控犯罪職責的權力;實踐來看,在被告人對罪名及量刑建議均無異議并附有具結書的輕罪案件中(如現(xiàn)有速裁程序),仍一概要求檢察官出庭,不僅實際意義不大,且可能浪費司法資源,無益于突出效率。

        4.被害人

        被害人的權利無疑應予高度重視,但其應否成為認罪制度的參與主體?筆者對此持否定態(tài)度,即不能將被害人的同意與否作為認罪制度適用的前提條件。否則,將極大地縮減它的適用范圍,還徒增由被害人個人意愿變化所致的隨意性、被動性。被害人的要求是否全部合理尚且不論,實踐中有意愿而無力賠償?shù)谋桓嫒瞬辉谏贁?shù),與刑事和解程序中被告人積極賠償并獲得被害人諒解的作用不同,認罪制度中的賠償只具有部分考查被告人是否悔罪的意義。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漠視被害人的權利:一則被害人訴求的實現(xiàn),即被告人積極賠償、賠禮道歉等行為,雖不能決定認罪制度啟動,但會影響對其從寬處理幅度;二則被害人享有意見陳述權,即在審查起訴、庭審階段,被害人都有表達自己意見的權利。此外,其還享有對不起訴決定的申訴權及對案件的自訴權。

        5.法官

        《刑事訴訟法》第12條規(guī)定:“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未經審判,不得定罪,是刑事訴訟設置審判程序的根本目的和核心價值所在。作為審判活動的組織者,法官在認罪制度中處于核心地位,相應地其享有的審判權可細化為:(1)建議權,即經審查認為案件符合認罪制度適用條件時,有建議被告人是否同意適用該制度之權力,防止適用的遺漏。(2)決定權,即審查控辯雙方建議或庭審中出現(xiàn)相關情況后,確定是否適用或繼續(xù)適用該制度以及最終對被告人定罪、處罰的權力;這由審判權的特點所決定,又是制度適用正當性的最終保證。

        操作: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其他具體問題

        (一)制度的效力

        關于認罪制度的效力,應從五個層面加以明確:

        第一,必須將“從寬”的法律效果,由以往在立法、司法解釋中的些許零散規(guī)定,上升到刑事基本立法層面整體的明確。

        第二,“從寬”的法律效果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程序上的快速從簡,尤其針對輕罪輕刑案件,必須明確縮短偵查和審查起訴期限、強化非羈押性措施的適用等,切實杜絕實踐中實質的超期羈押、以押定判等侵害被告人合法權益的問題。二是實體上的從輕、減輕、免除處罰或適用非監(jiān)禁刑,即綜合各法定情節(jié)并參照量刑規(guī)范要求,決定最終從寬處罰的幅度及量刑結果。

        第三,認罪認罰的完全性、主動性、時間及履行賠償程度等情況的不同,對應不同的從寬處罰幅度及量刑結果。

        第四,不存在附條件的認罪,因此適用該制度在實體上對被告人不應具有剛性量刑減讓的效果,但可以給予彈性的量刑優(yōu)惠,如可減少基準刑的10%以下。

        第五,控辯雙方可以就量刑進行協(xié)商,但協(xié)商結果及檢察官的量刑建議,不具有當然的約束力,需法官正式審查確認;法官不同意時,可直接依法量刑。

        (二)啟動與終止

        對于認罪制度的啟動,控辯審三方雖都具有建議權,但時間要求應有所區(qū)別:審查起訴階段,檢察官應進行法律釋明,經審查符合條件的,應向犯罪嫌疑人提出建議;對方同意的,視情況作不起訴決定或者起訴時向法官提出建議;審判階段,法官在向被告人送達起訴材料時,應進行釋明,經審查符合條件的,應向被告人提出建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審查起訴階段及一審開庭前可隨時提出建議;三方還可以充分利用召開庭前會議的機會,討論確定上述問題。上述釋明及建議過程應以書面或視頻形式予以固定。法官作出決定后,即可正式啟動認罪制度。

        關于認罪制度的終止,從適用的正當性及訴訟效率兩個方面考慮,時間上宜從寬把握但又必須有所限制,筆者認為在一審辯論終結之前,被告人的明確表態(tài)或庭審中對罪行的態(tài)度,均可導致該制度的終止適用。

        (三)認罪認罰的審查

        為確保實現(xiàn)認罪制度的價值,法官必須在適用的決定作出前進行必要的審查:

        一是證據(jù)的初步審查,即案件是否符合“事實清楚,證據(jù)充分”的條件,此外還應審查被告人是否具備實際認罪認罰的態(tài)度或表現(xiàn)。

        二是程序的詳細審查,具體包括:1.認罪的自愿性,即被告人是否完全基于本人的自由選擇,這實際包含非法供述審查及程序選擇自愿的雙重含義。2.認罪的明智性,即被告人是否基于自身的理解或他人的幫助而知道這種選擇的后果,這可以確保公正的底線。

        (四)框架模式

        依據(jù)罪行輕重不同,建議將認罪制度的框架模式分為三種:1.對可能判處三年以下刑罰的案件,省略訊問、質證和辯論環(huán)節(jié),根據(jù)控辯雙方達成的量刑協(xié)議,法官可在詢問被告人意見(類似最后陳述)后直接宣判;檢察官、律師可不出庭,并明確非監(jiān)禁性強制措施和非監(jiān)禁刑適用。2.對可能判處三年至十年刑罰的案件,簡化或省略訊問、發(fā)問環(huán)節(jié),突出圍繞爭議證據(jù)舉證質證,突出圍繞罪名、量刑和其他事實辯論,檢察官應出庭指控,并配備值班律師。3.對可能判處十年以上刑罰的案件,適當簡化訊問、發(fā)問環(huán)節(jié),在重視一般證據(jù)舉證質證基礎上,重點圍繞爭議證據(jù)進行舉證質證,強調圍繞罪名、量刑和其他事實辯論,檢察官應出庭指控,并實施指定辯護制度。

        (作者單位:北京市東城區(qū)人民法院)

        猜你喜歡
        量刑被告人程序
        刑事程序法向度的量刑規(guī)范化研究
        基于貝葉斯解釋回應被告人講述的故事
        法律方法(2021年4期)2021-03-16 05:34:38
        試論我國未決羈押程序的立法完善
        人大建設(2019年12期)2019-05-21 02:55:44
        “程序猿”的生活什么樣
        英國與歐盟正式啟動“離婚”程序程序
        創(chuàng)衛(wèi)暗訪程序有待改進
        論自首在量刑中的適用
        西藏科技(2015年5期)2015-09-26 11:55:20
        潛逃歸案疑犯的量刑規(guī)范
        論被告人的自主性辯護權
        ——以“被告人會見權”為切入的分析
        中國檢察官(2014年7期)2014-09-22 05:15:02
        論量刑說理的規(guī)范性與透徹性
        法律方法(2013年1期)2013-10-27 02:27:43
        女同av免费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超碰97久久| 四虎国产成人永久精品免费| 麻麻张开腿让我爽了一夜| 久久久久99精品国产片| 久久av高潮av喷水av无码| 特一级熟女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av在线观看91|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少妇| 2019日韩中文字幕mv| 国产无套护士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扒开非洲女人大荫蒂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自拍在线观看| 美女高潮黄又色高清视频免费| 婷婷四房色播| 网友自拍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三州| 毛片在线播放亚洲免费中文网| 久久久精品国产免大香伊|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视频| 亚洲色无码播放| 无码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精品乱码一区| 国产高清人肉av在线一区二区| 无码国产精品久久一区免费| 婷婷丁香社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观看视频| 中文字幕高清视频婷婷| 日韩午夜理论免费tv影院| 东京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网址 | 亚洲色图+国产精品| 中文字幕无码免费久久9一区9 | 女人的精水喷出来视频| 日日碰狠狠躁久久躁9| 国产精品短视频| 一区二区黄色素人黄色| 日本熟妇人妻xxxx| 777午夜精品免费观看| 精品不卡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 | 91网站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