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慰軍/口述龔丹韻/整理
“三毛”之父
◎ 張慰軍/口述龔丹韻/整理
有記憶以來,父親一直在書房作畫,家里的七個孩子就在邊上玩鬧。母親一直跟我們講,玩可以,但是不能打擾父親作畫。有時候同學到我家來,我們便一起繞著父親奔跑。父親只管畫畫,不說什么,不過他畫畫講究解剖,有時候一個人物的動作畫
不好,他就隨手拉過來一個小孩子說:“來來來,做個動作給我看一下?!备赣H把我們當小模特了。
父親是坐著畫畫的。小時候我知道他是漫畫家,但沒意識到他那么有名。過年的時候,幼兒園要交年畫,每年父親都幫我畫了年畫,讓我?guī)У浇淌胰ベN。現在回想起來,老師們都知道這是張樂平的年畫,但我當時沒意識到它的意義。
父親是慈父和嚴父的結合體。說他是慈父,因為他對我們采取放養(yǎng)的方式,從來不要求我們學習成績要多好。哥哥姐姐功課很好,并不是因為父親管教嚴格。父親也沒有專門輔導過我們畫畫。我從小喜歡亂涂亂畫,他看著,卻不幫我找老師,反倒是母親后來讓我去學畫畫。父親一直認為畫畫不是單靠教就能畫好,他自己上過很短時間的美術專業(yè)課,覺得受益不大。父親畫畫一靠天賦,二靠用功,他懂得吸收別人的長處。
有一次我練習素描,在畫石膏像,父親看到了,因為他也練過石膏像,就對我說:“你呀,畫畫膽子不夠大,筆法太拘束。畫畫不光要形似,還要神似?!备赣H后來一直說,做人要膽子小一點,畫畫要膽子大一點,這句話我后來一直記著。
說他是嚴父,因為家里家教比較嚴,父親從小就給我們這些孩子立規(guī)矩。有時候我一邊吃飯一邊說話,他會批評幾句。父親的幾位朋友確實做到了食不言寢不語,如果非要說話,也會吃完這一口,停下來再開口。父親還特別怕我們在外面“軋壞道”,一旦外出晚歸,他就會嚴厲批評,但不會動手。
我們家一直很熱鬧,不光是七個孩子,還有周圍的鄰居和同學常來串門。母親習慣讓保姆做一鍋很大的飯,碰到誰來,她就會問:“你吃飯了嗎?”如果沒吃,就讓對方吃飯。于是,一桌子吃飯的人很可能相互之間都不認識。吃飯有時候是“流水席”,誰到誰吃。父親人緣很好,除了鄰居常常來串門,電力公司的抄表員和郵遞員也會和他打成一片。他經常說的話便是:“上來坐坐,看看張伯伯?!?/p>
(摘自《回憶讓我情不自禁》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 圖/子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