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花
俗話說:“閱讀雖不能改變?nèi)松拈L度,卻可以改變?nèi)松膶挾?;雖不能改變?nèi)松钠瘘c,卻可以改變?nèi)松慕K點?!痹诖罅ν七M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語文閱讀教學越來越顯示它的重要性。
閱讀教學是一個特殊的生命體驗過程,是一種心靈的交流、精神的對話。閱讀是增加學生知識積累、開闊學生視野、豐富學生想象力的有效途徑,閱讀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基本方式,閱讀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手段。閱讀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閱讀對學生的道德素質(zhì)和思想意識也有著重大影響。閱讀可以改變學生的心境,增加學生的生活情趣,使學生生活得更加充實,更有意義。因此,在平時的語文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就顯得至關(guān)重要了。
然而,調(diào)查資料普遍顯示現(xiàn)在初中生的閱讀量嚴重不足,僅有30.5%的學生喜歡閱讀,而且存在年級越高越不愛閱讀的情況。本是人生一大樂事的讀書為何廣大學生面對它,不是笑逐顏開,積極歡迎,而是愁眉苦臉,消極應對,甚至是談“書”色變。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迸d趣是最好的老師,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一旦失去興趣,學生不僅會覺得學習是一種痛苦,而且學習效率也不會高。因此,如果有關(guān)語文閱讀興趣的問題得不到解決,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就無從談起。
布魯納說過:“最好的學習動機莫過于學生對所學材料本身具有內(nèi)在的興趣。”學生有了閱讀興趣,才能將教師的“要我讀”轉(zhuǎn)化為“我要讀”;學生有了閱讀興趣,才能從內(nèi)心深處產(chǎn)生閱讀的主動性;學生有了閱讀興趣,才會努力尋求閱讀機會,從中獲得閱讀滿足,產(chǎn)生愉悅的情感體驗。學生的閱讀興趣直接影響著閱讀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師要想方設(shè)法誘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一、閱讀內(nèi)容的選擇對提高學生興趣很重要
首先,當然是選名著,名著的選擇,教師要更新思想。教師一定要自己親自去讀一讀,選一選,選擇適合學生需求和符合時代特色的作品推薦給學生。有的教師喜歡把自己知道或聽說的那些古今中外名著全推給學生,不管學生愛不愛看,不管那些作品有什么價值,是否脫離時代,這必然造成學生一提名著就頭疼。初中學生的閱讀生活才剛開始,大部頭作品可以適當接觸,但更多的應該是能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的文學作品。其次,是教師要組織學生進行閱讀,安排好必要的讀書交流,在群體中推進讀書活動,使學生或主動或被動地學會閱讀、鑒賞、思考。教師可安排必要的讀書指導講座,對學生進行引領(lǐng)和指導。如果只是讓學生去讀,相信很多學生只是應付作業(yè),根本不會有好的效果。第三,可以調(diào)動多種形式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影視欣賞、話劇彩排、制作書簽、創(chuàng)作主題歌曲等,都是很好的閱讀輔助手段,在這些活動中,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才藝可以得到展現(xiàn),產(chǎn)生成就感。
二、教師進行閱讀教學時,要注重技巧
首先,閱讀教學要注重新課導入這一環(huán)節(jié)。如果一開頭就生動鮮明,引人入勝,就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調(diào)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語文課本里很多課文,題目新穎,引人入勝。比如,在《看云識天氣》的課堂教學中,可以用這樣一個開場白:“同學們,認識天空中的云彩嗎?你對云了解有多少?誰知道‘云與‘天氣相關(guān)的諺語、故事、傳說?說給大家聽一聽。”于是,學生爭著把自己掌握的有關(guān)云和天氣的知識說給大家聽。
其次,聲情并茂,“以情動情”。在師生的雙邊教學關(guān)系中,教師起著主導作用。教師的情感對學生來說,就相當于導體,就好比火種。教師要善于將自己對教材的情感體驗傳遞給學生,這樣學生才會“來電”,才會愛讀。如果教師自己都厭教,那么,怎么談得上“調(diào)動學生”呢?
再次,注重多讀感悟,品味語言,進行自主的閱讀獲取。古人云:“書讀百遍,其意自見。”文章的情感不是外在的東西,不是教師三言兩語就能強加給學生的。只有讓學生通過反復朗讀,從朗讀時語氣的輕重緩急、聲調(diào)的抑揚頓挫、表情的喜怒憂傷中體味情感,才能讓學生獲得與作者情感上的共鳴,受到熏陶,進而自由地進行閱讀。
三、積極引導學生,讓他們把閱讀后的所思所感表現(xiàn)出來,使學生有成就感
學生在進行了許多課內(nèi)和課外閱讀后,都會有一種表現(xiàn)欲,要顯示自己知識的豐富,但很多學生的特點是,羞于表達自己。相信很多學校的教師都有這樣的體會:學生,特別是男生,大多是很靦腆的,他們想表達又不好意思表達。對此,教師要加以引導,適當?shù)刈屗麄儽憩F(xiàn),確保他們站起來就有話可說,給他們表現(xiàn)的舞臺和空間,滿足一下他們小小的“虛榮心”。此外,還可以采用多種交流的方式,如前面所說的同學之間的交流,還可以組織課外知識競賽、讀書筆記評比、讀后感征文等一系列活動,讓學生去表現(xiàn)。學生會在活動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興趣,從而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
四、讓學生尋找合適的閱讀伙伴,讓自己的閱讀之旅走得更遠
傳統(tǒng)的課堂組織形式僵化,了無生趣,而新課改形勢下的小組合作學習便于解決問題,同時能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能力。由于小組成員的閱讀水平及能力的差異,使得選擇合作伙伴尤為重要。所以,可嘗試語文課上讓學生自由組合,共同探討問題,任意選擇合作伙伴和學習方式,使學生感受到被尊重和信任。讓學生與興趣、看法一致或相近的同學一起學習,以促進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
閱讀,正如葉圣陶所說:“一要得其道;二要經(jīng)常歷練,歷練到成了習慣,才算有了這種能力。”初中閱讀教學就是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從興趣出發(fā),經(jīng)常閱讀。初中生的年齡特征又決定了在引導他們興趣的同時還要適當規(guī)定閱讀任務,讓他們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不斷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從而讓學生在閱讀中感知、品味中國文化的魅力與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