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志宏
用愛澆灌的花朵最燦爛
仇志宏
班主任與學生既不應該是毫無距離的魚水關系,也不應該是完全對立的貓鼠關系,班主任應該增加對學生的感情投資——愛心。對此,自己把新時期的愛心教育概括為三個關鍵點:尊重教育、賞識教育和寬容教育。
班主任 愛心
班主任與學生既不應該是毫無距離的“魚水關系”,也不應該是完全對立的“貓鼠關系”,班主任應該增加對學生的感情投資——愛心。對此,自己把新時期的愛心教育概括為三個關鍵點:尊重教育、賞識教育和寬容教育。
作為班主任,我們首先要明白,學生只有水平能力的高低,沒有人格的不平等。班主任不能簡單地置學生于受教育的位置,而應該把自己置于學生當中,尊重他們的人格,與他們坦誠相見。實際工作中我們常常不自覺地偏愛優(yōu)等生,冷落中等生,討厭差等生。尤其是學困生,往往不講究批評的方法,動輒出言不遜,逞口舌之利,極盡挖苦諷刺之能事:“你已經不可救藥了”,“你簡直就是我們班的敗類”,“你跟某某根本不能比”,不允許學生辯解,更談不上與他們談思想、談心態(tài)。雖然班主任“望生成龍”心切,但這樣確實是以視這個學生為人格低劣的人為基礎的教育,是以愛的名義實施傷害。學生反感,或是覺得羞恥,而關閉了心門,甚至可能敵對,那么班主任的教育就完全達不到預期的目的。
一個學生如果在整個中學階段極少體驗成功的歡愉,感受的永遠只是溫吞水一般的平淡或是常常經受失敗和接受批評的話,那么他一定常處于壓抑自卑的狀態(tài),不僅不利于學生的學習,而且不利于學生良好素質的養(yǎng)成。進入高中后學生的自我意識有了較大的增強,他們渴望與人交談,渴望得到理解和鼓勵。自己曾在部分學生中中做過一項調查:“你最大的苦惱是什么?”大多數學生選擇了“沒有人理解我”。作為最重要的施教者,班主任應該做有心人,多走近學生,觀察他們,了解他們,以鼓勵教育,賞識教育為常規(guī)教育的重要手段。賞識教育是愛心教育,大凡有愛心的班主任總是能“見風使舵”地賞識學生,鼓勵學生。例如,成績突出的學生就直接從學習上賞識他,體育有專長的就利用運動會的機會賞識他。不要以為學生大了,其實他們正處于心理斷乳期,心理年齡還沒有達到生理年齡。他們需要賞識,班主任的賞識是對他們努力的認可和肯定,能激起學生取得更大成功的躍躍欲試之情,也就能全力以赴地進步。因為班主任賞識,可以把芝麻大的閃光點放大成一盞明燈。第斯多惠曾經說過:“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與激勵、喚醒和鼓舞?!?/p>
俗話說,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犯錯誤就像他小時候學走路時摔跤一樣正常,成長就是不斷改過。有的學生的錯誤主要在學習方面,上課不認真聽,不按時完成作業(yè);有的是在日常行為方面,小到不值日、不遵守紀律,大到吸煙酗酒,甚至偷東西;還有的是在思想和心理方面的,比如早戀等等。一般情況下,班主任先會苦口婆心地擺事實講道理,然后就是訓斥責罵,再就是罰站、喊家長。恐怕很少有班主任把學生的過錯與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聯(lián)系起來想。對待犯錯誤的學生,班主任應該以寬大的心胸開誠布公地與學生交流,而不是老師講,學生被動聽,要多傾聽學生的心聲,才能摸準他們犯錯誤的思想根源,才能對癥下藥地解決問題。寬容不是放縱,不是不講原則,而在教育時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并給學生真誠的信任和不斷的鼓勵。
教育工作是漫長而艱辛的,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們對學生懷有真摯的愛心,結合新時期中學生的特點,引導他們度過人生的預備期,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的成功。
班主任的愛,就像一盞不滅的明燈,引導每一個孩子健康成長,把智慧和光明送進學生的心坎,啟迪學生的睿智,照亮學生的人生之路。所以,作為班主任,我們應不斷地發(fā)掘每個孩子的優(yōu)點,用無私而偉大的師愛去引導他們,贊美他們,欣賞他們,用愛的澆灌撐起孩子成長中最明媚的晴空。
(作者單位:甘肅靈臺縣職業(yè)中等專業(y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