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 銀
中非始祖神話中蛇的意象比較
雷 銀
始祖神話是對人類起源的一種大膽猜想。通過了解一個民族的始祖神話,就可以一定程度上得知這個民族的文化和文明。以中非兩國的始祖神話中“蛇”的意象為例,來說明“蛇”在中非神話中的重要地位。其中主要以非洲神話為主。一方面介紹了“蛇”在神話中的本象和它們所象征的文化寓意。另一方面運用圖騰崇拜、祖先崇拜的理論分析了“蛇”多次在中非造人神話中出現(xiàn)的原因。
女媧 蛇 圖騰
“蛇”在西方的正統(tǒng)形象中代表著邪惡和欲望,在中非的一些地區(qū)卻是一種尊貴身份的象征。這和文化心理、地域差別都有著一定的關(guān)系。筆者認為通過了解中非人類起源神話中的“蛇”意象所代表的不同含義,可以有助于了解中非兩國的傳統(tǒng)文化和文明。
各個民族關(guān)于人類的起源神話都有自己的概說。大致上有動物變?nèi)耍恢参锷撕蜕裨烊说阮愋汀?/p>
漢族的人類起源神話,最為典型的就是“女媧造人”了。女媧的形象出現(xiàn)在很多文獻典籍當(dāng)中。例如在漢朝末年應(yīng)劭的《風(fēng)俗通義》中就直接寫道“俗說天地開辟,未有人民,女媧摶黃土作人,劇務(wù),力不暇供,乃引絙于泥中,舉以為人”這也是女媧摶黃土造人的首次完整記載。而“人面蛇身”是女媧最為人所熟知的形象。
非洲擁有著眾多部落文化,關(guān)于人類起源的神話也是有很多說法,其中有一種說法與漢族的神話相近,即關(guān)于“蛇”是人類祖先的神話。例如科阿爾人的祖先相傳就是蛇??瓢栐臼翘焐系囊粋€神,因為觸犯天規(guī)而被罰下凡間。她在大地上游蕩爬行,后來喝下神水有孕,生下來十四個孩子,七男七女都是蛇的模樣。最小的一對男女留在了母親身邊,后來孕育了尼日爾科阿爾民族。在這里“蛇”直接變成了人的祖先。非洲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布須曼人的祖先相傳也是由蛇轉(zhuǎn)變的。從前有一對螞蚱,雄螞蚱叫卡瓊,雌螞蚱叫考特。他們創(chuàng)造了新世界。一次,卡瓊不小心被蛇咬了一口,他十分生氣就用魔杖擊打蛇的頭,蛇變成了人的模樣。這個人就是布須曼人的祖先。此后這對螞蚱夫婦見蛇就打,蛇的顏色不同,人的膚色就不同,有黑人、白人、黃種人、紅種人。在這個神話中,“蛇”成為了全人類的祖先。神話中細致地解釋到不同膚色的人是由不同膚色的蛇轉(zhuǎn)變來的。此類的神話還有很多,就不再一一列舉。
那為何相距遙遠的兩個國家,會不約而同的選擇用“蛇”來作為人類起源神話的主人公呢?這和原始初民對于圖騰的崇拜有一定關(guān)系。
“圖騰的實體是某種動物、植物、無生物或自然現(xiàn)象”。【1】原始人喜歡用植物或動物來給人命名,由于初民的大腦發(fā)育程度有限,語言表達能力也不準確,等這些人去世了以后,人們就忘記這些命名只是在修辭上的比喻。之后諸如老虎、獅子之類的動物就會被認為是人類的祖先。而圖騰制度將人同化為動物,就是在所謂的觀念上無視父親的角色,“其原因就是用更接近自然力的精英取代人類的祖先?!薄?】這是原始人對自然神力的一種向往。
在非洲,有蛇偷聽神諭后脫皮的神話?!澳阋?,你還會再死而復(fù)生;你要變老,可你會得到一片新皮,你,你的孩子,還有你的孩子的孩子”。【3】由此可見,在原始人看來蛇每隔一段時間脫皮的行為,其實是代表這一種可以死而復(fù)生的巫術(shù),而這恰好是人類所極力追求的一種巫術(shù)。通過奉“蛇”為“圣靈”他們也可以得到一定的作用,從而達到長生。
蛇在神話中的形象有時是本象,有時是一種形象的變體和延伸。它不僅代表著一種動物性,更代表了一種文化。
在人類起源的神話中,“蛇”多半是以動物神或者半人半獸的形象出現(xiàn)的。
女媧的形象被記載于很多文獻典籍,這里就不在贅述。最深入人心的就是她“人面蛇身”的形象,即女媧是一個半人半獸的神靈。
科阿爾本是一個神,但從她被貶下凡間后匍匐游蕩并生下14個蛇模樣的孩子,可以見得她已經(jīng)成為了一個蛇的形象??ō偤涂ㄌ厍脫羯哳^后,蛇變成了人,也可以說是動物的形象。
由此可以得出在人類起源神話中,創(chuàng)造人類的“蛇”神形象,是以動物性體態(tài)為基礎(chǔ)而完成的一個形象。有的則完全是動物性體態(tài)。
《山海經(jīng)》是研究中國神話的典籍代表,在這本書當(dāng)中出現(xiàn)了一系列神怪形象。例如在《北山經(jīng)》中出現(xiàn)了許多的與蛇有關(guān)的神靈。如于兒身操兩蛇;怪神戴蛇和夸父珥兩黃蛇,把兩黃蛇等。即便“蛇”不是這些神的身體形象構(gòu)成,它們也是神的配飾或者武器。由此可以證明女媧的“人面蛇身”形象是尊貴的象征。
非洲的很多部落都以“蛇”為自己的圖騰崇拜對象。費爾南多·波島上的易薩普黑人將一種眼鏡蛇看作他們的守護神,這種蛇能降幅或致禍。易薩普黑人每年都會將蛇皮倒掛在最高的一棵樹枝上,儀式結(jié)束后,就立刻將當(dāng)年出生的嬰兒抱來,讓他們?nèi)ッ咂?。他們認為通過讓孩子摸被“祭奠”的蛇皮之后,蛇皮的神性可以轉(zhuǎn)移到孩子身上。這些孩子就可以被置于部落之神的保護之下了。這時候“蛇(皮)”就象征著神性的長壽或者其他,孩子通過觸摸蛇皮,即一種“接觸巫術(shù)”就可以得到蛇的神力保護。
除了記載于文獻典籍中的蛇與神靈的形象之外,現(xiàn)有的出土文物在物質(zhì)基礎(chǔ)上,證明了蛇與神靈的關(guān)系并非空穴來風(fēng)。例如在甘肅馬家窯文化人頭虎裝彩塑陶器蓋上,塑有一個貓臉狀頭,后腦下便綴一蛇,蠕蠕欲動。埃及的第二十五王朝又稱黑人王朝、埃塞俄比亞王朝,這個時期的國徽是一對蛇飾,兩條蛇直豎在法老的頭上,護衛(wèi)這位雙重君主。這當(dāng)然與圖騰崇拜密不可分。
盡管在中國漢文化和非洲的一些部落文化中都將蛇看成了人類起源的始祖。但是他們所代表的文化意義卻并不相同。
在漢族女媧摶黃土造人的神話中,首先女媧本象中的“蛇身”是一種圖騰崇拜的結(jié)果。其次摶黃土造人可以解釋為,女媧是一個大地之母的形象;中華民族起源于黃河流域;中國人對于“土地”的重視;中國人的膚色等。在許慎的《說文解字》中有“蠻,南蠻,蛇種。從蟲亦聲”的說法。它本來的神話意義,應(yīng)是強調(diào)以蛇為名或為圖騰的族群,后來演變發(fā)展為“蠻”的族群。最初的圖騰崇拜大都以周圍生物為對象,我國南方溫暖潮濕適宜蛇的生存生長。于是“蛇”具備了成為一個“動物崇拜”的基本條件。
在中國,蛇被認為是與女性生殖崇拜相關(guān)的動物。蛇的俗字為“虵”。在《說文解字》中“也,女陰也,象形”。由此可知“虵”取“也”作偏旁,說明蛇與女性生殖崇拜有一定關(guān)系。據(jù)此,將神話產(chǎn)生的最初階段與母系氏族相結(jié)合,女性崇拜的理由和意義也就更加鮮明了。
非洲的自然環(huán)境提供了蛇生長的環(huán)境,加上非洲人自然崇拜的傳統(tǒng),由此出現(xiàn)以蛇為圖騰的部落文化,就不足為奇了。水在非洲的神話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代表著生命之源,并擁有魔力??瓢栆驗楹认铝松袼性?,生下蛇。這里的水就代表著生命之源。而關(guān)于水所代表的意義,成為一種文化心理沉積下來,成為了一種集體記憶。在后來的很多非洲文學(xué)作品中,“水”也是一個神性的物質(zhì)。在莫里森的作品《寵兒》中,寵兒本是一個嬰兒魂靈,她通過“水”這種媒介,從冥界回到了人間。水對于非洲人有著重要的意義,其中有一項就是祝福和凈化的作用,在為嬰兒舉行命名儀式時,要事先向屋頂?shù)挂还匏?,之后將孩子放在水流下,然后為他起名。在過年前埃塞俄比亞的人們天沒亮就到河里去洗澡。住在咋得湖島上的耶迪納人將死在外島的人拋到水中進行水葬。出生、死亡和慶典上都有水的參與,由此筆者推測水在非洲人心里是有著凈化和祝福等作用的神力的。
榮格認為“原型”不斷的出現(xiàn)在文藝作品中,是因為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作者受到沉淀在心里的集體無意識心理經(jīng)驗的影響。由此“蛇”的形象就不斷的出現(xiàn),而“蛇”作為人類起源 的神話就得到了不斷的傳承和發(fā)展。如在中國民間故事《白娘子》,非洲的現(xiàn)代文學(xué)作品《荒原蟻丘》中伊科——伊德米里(一條圣蟒)《饑餓之路》和《迷魂之歌》中也多次出現(xiàn)“蛇”。
注 釋
【1】何星亮.中國圖騰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1992.第10頁
【2】列維-斯特勞斯.圖騰制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第3頁
【3】李永彩.中國神話傳說第3卷.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4.第21頁
【1】李永彩.中國神話傳說第3卷.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4
【2】何星亮.中國圖騰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1992
【3】朱天順.原始宗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
【4】列維-斯特勞斯.圖騰制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5】(蘇)海通著.圖騰崇拜.何星亮譯.桂林: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04
【6】(英)弗雷澤著.金枝.徐育新等譯.北京:大眾文藝出版社,1998
【7】艾周昌主編.非洲黑人文明.北京: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1999
(作者單位:西北民族大學(xué)文學(xu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