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保生
[摘要]目的對阿德福韋酯治療慢性乙肝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方法選取2011年6月~2014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112例慢性乙肝患者,按照數(shù)字隨機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6例。本次治療共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12周,第二階段為36周,對照組第一階段服用安慰劑進行治療了,第二階段服用阿德福韋酯進行治療;觀察組一直使用阿德福韋酯進行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第一階段末和第二階段末的治療效果。結果第一階段末,兩組患者血清HBV-DNA與基線水平比較均存在明顯差異(P<0.05),且觀察組HBV-DNA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第二階段末,兩組患者血清HBV-DNA水平均得到顯著降低(P<0.05);比較兩組患者中血清HBV-DNA≥2logl0的患者,與基線數(shù)值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結論采用阿德福韋酯治療慢性乙肝,治療效果顯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阿德福韋酯;安慰劑;慢性乙肝;療效;臨床分析
慢性乙肝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產生原因比較復雜,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進行治療,且治療期間存在很大的難度,嚴重危害了患者的身體健康。相關報道指出,全球大約有20億人感染乙型肝炎,其中有五分之一的人屬于慢性乙肝。慢性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在人體肝臟病變導致,不及時治療容易導致肝癌,嚴重危害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加強對慢性乙肝治療方法和疾病轉歸情況的研究,在提高患者臨床療效,改善患者預后、防治病毒擴散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臨床研究中發(fā)現(xiàn),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法其療效也存在差異性,這樣對疾病轉歸情況造成直接影響。目前常用的藥物包括阿德福韋酯、拉米夫定等,其中,阿德福韋酯在治療慢性乙肝上具有很好的療效,治療安全可靠,因為價格低廉,在基層和不發(fā)達地區(qū)廣泛應用于慢性乙肝臨床治療上。本研究對阿德福韋酯治療慢性乙肝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6月~2014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112例慢性乙肝患者,在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的前提下,按照數(shù)字隨機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6例。對照組中,男女比例34:22,年齡17~58歲,平均(38.5±4.2)歲;觀察組中,男女比例30:26,年齡18~60歲,平均(39.2±3.8)歲。納入標準:(1)經2005年中華醫(yī)藥肝病分會制定的《慢性乙肝防治指南》診斷標準確診;(2)HbeAg及HbsAg保持陽性在半年以上;(3)血清HBV-DNA>105/mL;(4)ALT處于2~5U/L之間;(4)患者或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c排除標準:(1)肝癌、肝硬化、病毒性肝炎等;(2)嚴重細血管疾??;(3)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對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進行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第一階段給予安慰劑進行治療,1次,d,雙盲治療12周;第二階段給予阿德福韋酯片(正大天晴藥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H20060666)進行治療,10mg/次,1次/d,開放治療36周。觀察組患者第一階段給予阿德福韋酯片進行治療,10mg/次,1次/d,雙盲治療12周;第二階段繼續(xù)使用阿德福韋酯片進行治療,10mg/次,1次/d,開放治療36周。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4、8、12、24、36、48周各時間點進行一次檢查,包括血清HBV-DNA水平,ALT、AST復常率,血清HBV-DNA抑制情況,患者血清HBV-DNA水平下降≥210g10比例以及患者血清HBeAg轉陰率等。
1.4統(tǒng)計學方法
將本次研究所有數(shù)據(jù)均錄入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9.0進行處理,確保錄入過程真實客觀,以95%為可信區(qū)間,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f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血清HBV-DNA水平變化情況
經第一階段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HBV-DNA均取得明顯下降,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經第二階段治療后,觀察組血清HBV-DNA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ALT、AST復常率情況
經第一階段治療后,觀察組ALT、AST復常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經第二階段治療后,兩組之間ALT、AST復常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血清HBV-DNA抑制情況
對兩組患者各時間點血清HBV-DNA抑制情況進行比較,12、24周觀察組血清HBV-DNA抑制情況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4、8、36、48周兩組患者血清HBV-DNA抑制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患者血清HBV-DNA水平≥2bg10比例變化情況比較
4、8、12周觀察組患者血清HBV-DNA水平下降≥210glO比例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4、36、48周兩組患者血清HBV-DNA水平下降≥210glO比例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2.5患者血清HBeAg轉陰比例變化情況比較
對兩組患者各時間點血清HBeAg轉陰率進行比較,12、24周觀察組患者血清HBeAg轉陰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36、48周兩組患者血清HBeAg轉陰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
3.討論
近年來,慢性乙肝死亡率逐年增加,全世界已有3.5億患者因乙肝喪命。慢性乙肝會引發(fā)肝硬化、肝功能衰竭甚至肝癌等嚴重并發(fā)癥,對患者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抑制病毒復制是治療乙肝的主要目的,有效控制HBV的感染和復制,以減少患者肝損傷。慢性乙肝臨床治療比較困難,主要原因在于肝細胞內HBV的cccDNA無法有效清除。相關研究證明,采用阿德福韋酯治療慢性乙肝,通過降低血清HBV-DNA水平,進而減少cccDNA的功能,最終達到減少cccDNA數(shù)量的效果,有效抑制了HBV的復制。
阿德福韋酯是一種小分子單核苷酸類似物,最早由美國Gilead Sciences公司成功研制。阿德福韋酯在人體與磷酸反應生成二磷酸鹽,通過競爭脫氧腺苷三磷酸低物,進而有效終止HBV-DNA鏈延長,對HBV-DNA復制產生抑制作用。阿德福韋酯自2002年9月在美國上市后,廣泛應用于慢性乙肝臨床治療上。相關研究證明,阿德福韋酯能夠迅速降低HBV-DNA的濃度,使ALT和AST復常率得到顯著提升,能夠有效改善肝臟因炎癥導致的纖維化或壞死情況。在慢性乙肝臨床治療中,一般將血清HBV-DNA水平作為療效預測因子,吳怡玲在研究中指出,相比于拉米夫定、替比夫定等乙肝常用治療藥物,阿德福韋酯經過長期治療后所取得的治療效果更佳。同時,ALT直接反映了機體的免疫清除能力,ALT越高,機體免疫清除能力越強,阿德福韋酯能夠有效提升患者體內ALT含量,進而提升患者的免疫功能,保證了患者的治療效果。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第一階段末,兩組患者血清HBV-DNA與基線水平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HBV-DNA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第二階段末,兩組患者血清HBV-DNA水平均得到顯著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比較兩組患者中血清HBV-DNA≥210g10的患者,與基線數(shù)值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采用阿德福韋酯治療慢性乙肝,能夠有效降低血清HBV-DNA水平,提升患者ALT、AST復查率,并對患者血清HBV-DNA起到抑制作用,能夠有效抑制乙肝病毒,同時說明阿德福韋酯能夠有效治療慢性乙肝。原因分析為:(1)阿德福韋酯屬于新一代核苷類似物,活性成分明顯,患者口服后藥效迅速,可直接作用于DNA聚酶,從而對HBV的復制進行抑制,在一項體內外試驗中顯示阿德福韋酯不僅能有效抑制HBV復制,而且對野生株存在良好的抑制作用,針對YMDD變異株可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2)在慢性乙肝治療過程中,給予患者抗纖維化、抗病毒治療是關鍵內容,阿德福韋酯可恢復患者血清肝功能,改善肝臟的炎癥活動,延緩肝纖維化進展,因此臨床效果顯著;(3)阿德福韋酯作為乙肝疾病的新型拮抗劑,還可用于因使用拉米夫定產生耐藥性的慢性異感患者,且用藥后發(fā)生耐藥性的幾率較低,適宜于長期用藥,同時,藥性也會隨治療時間的推移而增強,可有效提高治療效果,用藥不良發(fā)生率較低,安全可靠,可延續(xù)性的抵抗乙肝病毒。
綜上所述,采用阿德福韋酯治療慢性乙肝,治療效果顯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