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藝娟
摘 要 游戲是學前兒童最主要的學習方式,在游戲中兒童可以獲得多種發(fā)展。本文主要從裝扮游戲入手,重點探究裝扮游戲對幼兒口頭語言發(fā)展的重要意義,并有針對性的提出作為幼兒老師在裝扮游戲中應當采取什么措施以更好的促進幼兒的發(fā)展。
關鍵詞 裝扮游戲 口頭語言 模仿 創(chuàng)造性表達
中圖分類號:G619.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1-0069-02
一、裝扮游戲的分類
對于裝扮游戲,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分法,本文采用行為主義和認知主義的觀點,對裝扮游戲進行分類。
國外學者Fein認為,從行為主義的角度出發(fā),裝扮游戲可以分為單獨和團體兩種。對于單獨的裝扮游戲來說,主要是兒童自己獨立操作,不需要其他人的參與:而團體型裝扮游戲則需要兩個及以上的人一起來完成。但無論是單獨還是團體的裝扮游戲,兩者都需要兒童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來表現真實的事件,或者用某東西象征性地表現其他東西。
從認知主義的角度出發(fā),裝扮游戲涉及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復雜的認知技能。學者馬修斯從裝扮游戲中區(qū)分了兩種類型的轉變:一種是對象或物質上的轉化即具體的裝扮游戲,而另一種是觀念轉化即抽象的裝扮游戲。對象轉換包括使用具體的對象來代表別的東西,如使用球代表一個嬰兒。觀念轉變包括在兒童的心里使用抽象物體來表述。如假裝跳過一條想象中的河流,這條河流既不存在也沒有用一個具體的對象來表示,那這個就是抽象的裝扮游戲。抽象的裝扮游戲可能比具體的裝扮游戲更具有認知優(yōu)勢,因為抽象游戲需要幼兒使用象征性思維能力。
二、裝扮游戲對幼兒口頭語言發(fā)展的意義
裝扮游戲為物體和情景的使用提供了基礎,在幼兒游戲的過程中有些東西就變成了其他東西。在裝扮是“媽媽”,“爸爸”或者“宇航員”的過程中,兒童需要嘗試并擴展他們的思想,將人類的行動和語言表現出來。裝扮游戲和溝通是相互連接的,溝通既是裝扮游戲的產品也是裝扮游戲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兒童可以從多方面發(fā)展口頭語言。
第一,發(fā)展自定義和溝通的能力。裝扮游戲需要學齡前兒童自己去定義,假設與角色有關的物體,人物和事件。在定義和假設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兒童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同時也需要各種形式的溝通。語言為兒童積極參與角色表演提供機會,兒童利用語言成為主要的觀察者,參與者和演員。角色表演意味著需要通過溝通來感知和表演角色,這就需要兒童的語言輸出,同時也會有語言輸入。在感知角色的過程中,兒童邊聽大人的講解,邊看同伴的表演,同時自己觀察動作和情景,因此在這一過程中也增添了自己的經歷。例如,去購物,參觀農場,看 Ms. White 和 Leslie的合作,看為小吃設置的桌子,看施工隊修路幫助角色的發(fā)展。兒童會根據他們對大人所說所做的理解來交流自己的想法。應用言語相關的技能擴展自己對角色的看法,從而兒童可以根據自身情況來重新演繹角色。隨著角色的重新制定,就需要其他形式的口頭語言,用來表達想法的詞匯量越多,顯示出兒童的巨大,更準確的描述性的角色扮演而成。
第二,增強語言模仿能力和經驗。裝扮游戲需要借助兒童的社會參與活動和溝通技能。通過在社交場合中觀察成人和同齡人的言行,兒童在裝扮游戲中就會不自覺的去模仿這些言行。例如,在角色扮演中的媽媽和爸爸,幼兒就是使用了這些社會言語。社會情景和與成人世界有關的情感都會在他們的角色關系中展示出來,同情,移情,侵略等情感都會通過一定的方式被表現出來。他們開始理解情感和行為之間的關系,兒童利用詞語擴大了和其他人的社會關系。兒童的口頭語言不再僅僅局限于自身所擁有的,還能學會使用一些社會言語,同時還會理解一些情感。
第三,學會創(chuàng)造性的表達。創(chuàng)意表達融合精神和社會的思想,是角色表演和經驗間的橋梁。例如,Sarah and Marie依賴自己的經驗和創(chuàng)造性的想法來表達“我們可以利用水進行射擊(射擊是一種醫(yī)療注射),然后我們就可以操作了。因此,裝扮游戲最重要的一點是需要兒童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在口頭語言上也有助于兒童一些創(chuàng)造性表達。
最后是注意力的集中。集中包括兒童在裝扮游戲中,將注意力集中到行動,情景和想法之中。注意力的不斷集中需要兒童之間不斷的交流,在不斷交流的過程中,兒童的口頭表達能力將得到提升。例如,在警察劇的裝扮游戲中,需要大家共同遵守法律和秩序,這時候就需要大家都將注意力集中到情景中。裝扮游戲和交流之間的連接強調了游戲在兒童口頭語言發(fā)展間所作為的一種重要的工具,想象力的發(fā)揮加速生長,發(fā)育和學齡前兒童的溝通能力的持續(xù)擴張。
三、啟示
首先,教師應為幼兒的游戲創(chuàng)設寬松的心理氛圍,給予幼兒自由表達的機會。裝扮游戲需要兒童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自己對角色,情景,所使用的物體進行定義。兒童由于所處的環(huán)境,所接觸的事物的差異,對于角色等的定義會有自己的想法。與成人相比,幼兒的想象力會帶有年齡特點。因此,作為幼兒老師,對于兒童的想法應當給予支持,同時對想象力較為薄弱的幼兒,應當不斷的給予鼓勵。在游戲過程中,幼兒教師也應當給幼兒機會表達自己的想法,對于角色的想法,游戲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游戲結束后讓幼兒自己進行總結。
其次,教師要對幼兒游戲中的語言做細致的觀察和記錄。由于當前幼兒教師常將游戲指導的重點放在擴充游戲的情節(jié)上,忽視對幼兒各領域學習的指導,其中也包括對幼兒語言學習的指導,因此教師們普遍缺乏對幼兒游戲中的語言進行觀察和記錄的意識。在嘗試著做幾次觀察和記錄后,教師就會發(fā)現,只有通過仔細的觀察,才可能充分地理解幼兒游戲中語言的意義,也才有可能全面地了解哪些幼兒還不會耐心地聽別人說話、哪些多義詞和近音字是幼兒感興趣而又常?;煜摹⒛男╊愋偷腻e誤常常在幼兒的語言中出現等,這就能為教師對幼兒的語言進行有針對性的、個別化的指導奠定基礎。
最后,教師要對幼兒游戲中的語言進行適時恰當的指導?!斑m時”是指要把握好指導的時機,尤其是當幼兒說得正起勁時,不要因為急于糾正幼兒表達的錯誤而打斷他的話;“恰當”是指指導的方式要巧妙、自然,不要僅局限于教師直接示范——— 幼兒模仿并重復。
(責任編輯 楚云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