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珉童
(山東省泰安市肥城市泰西中學高二(14)班 271600)
合理利用“題眼”對高中物理題目進行解答,把物理的定義有效地滲透到高中課堂的學習內容中,形成自主學習的良好意識,加深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提高解題效率,保證學習物理的質量,擺脫陳規(guī)理念和傳統(tǒng)模式,把握“題眼”的關鍵解題方法,全面優(yōu)化高中物理解題步驟,動腦思考,真正發(fā)揮題眼解題的特點和優(yōu)勢.
圖1
例如:質量為m的物體A放置在質量為M的物體B上,它們的位置關系如圖1所示,B與自然彈簧相連,現(xiàn)把它們按如圖所示的位置關系在光滑水平面上做簡諧振動,簡諧振動中沒有其他外力的作用,而且振動過程中A、B之間無相對運動,但是A和B之間存在相對摩擦力,自然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k,不受外力的影響因素,當物體離開平衡位置的位移為x時,AB之間仍然未移動,求此時A、B間摩擦力f的大小.
我們遇到難題時,必要的時候要建立物理模型,才能配合題眼進行解答.建立模型就是為了在物理情景的基礎上,讓復雜的物理題目變得簡單,從而準確地再現(xiàn)出只有簡單理想物體和解題過程中需要用到的必要條件組成的物理過程,加快構思,提高做題效率和質量,進而通過對模型的分析來解答物理難題.在解題時,如果出現(xiàn)卡殼、 沒有思路,或者思維不清晰,解題步驟混亂,公式混淆不清等,就是不擅長找“題眼”而導致的.所以,我們必須重視尋找題眼的過程,有效結合活化性的物理生活學習元素,講究學習方法和解題內容,認識到“題眼”就是答題的關鍵所在.
例如,真空中存在兩帶電小球,大小和質量都相同,且為m,但它們所帶電量分別為q和-q,符號相反,它們一上一下用絕緣細線懸掛在開花板上,a在b的上面如圖2,現(xiàn)給它們所在的空間施加水平方向的勻強電場,并且場強為E,利用磁場的物理知識,分析兩個小球所受力的情況,從ABCD四個選項中選出正確答案,如圖3.
根據(jù)題目的敘述,我們找到了關鍵“題眼”,即帶電量“q”和“-q”,場強為“E”,“在真空中”,所以我們可以全面分析得到小球受到磁場的作用力,而且不受其他外力的影響,對于a、b兩個小球構成的整體,它們的總電量Q=q-q=0,即相互抵消,總質量M=2m,根據(jù)“二力平衡”定理,我們得到小球所受的拉力與重力在同一條豎直線上.因此施加磁場之后的受力圖示應該為A選項.
圖2 圖3
圖4
總而言之,物理是一門綜合性比較強的學科,解題時要注重“題眼”對于解題的特點,加強高中物理學習技巧.物理題目涉及知識點較多,要注意優(yōu)化“題眼”解題思路的方法,完善高中物理學習步驟,不斷探究“題眼”解題思路的理念,合理地分析各個圖像與物理知識之間的關系,認真理解題意,選取物理解題知識點,才能全面的保證高中物理學習質量.
[1]李江濤.高中物理力學復習之我見[J].神州,2013(05).
[2]黃睿.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科學素質培養(yǎng)的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