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個人服從黨的組織,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下級組織服從上級組織,全黨各個組織和全體黨員服從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和中央委員會?!弊鳛橹泄颤h員,相信每個人對黨章中的這段話都耳熟能詳。1938年4月17日,張國燾發(fā)表書面聲明脫離共產黨。時年10月,毛澤東在向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作報告指出:“鑒于張國燾嚴重地破壞紀律的行為,必須重申黨的紀律:(一)個人服從組織;(二)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三)下級服從上級;(四)全黨服從中央。誰破壞了這些紀律,誰就破壞了黨的統(tǒng)一?!边@是我們黨從血與火的考驗中總結出的信條,是這個組織中任何人都不能成為例外的鐵律。黨員有其特殊的政治使命,入黨意味著在政治上講忠誠、行動上講紀律、組織上講服從?!爸v服從”是黨員的基本素養(yǎng),也是衡量黨員干部政治上是否成熟堅定的重要標志。然而在實踐中,一些黨員把“服從”扭曲了:有的視之為一團和氣、蠅營狗茍,淪為無黨性、無原則、無底線的服從;有的視之為“不定項”,對己有利者從之、對己不利者棄之;有的視之為好聽的口號,口口聲聲講原則、顧大局,背地里卻搞團團伙伙、圈里圈外;還有的甚至視之為待價而沽的籌碼,誰給甜頭、給位置,就聽命于誰、服帖于誰。用這樣的態(tài)度對待組織、對待服從,遲早會出問題。懂不懂規(guī)矩、守不守紀律、講不講服從,是黨性問題,更是方向問題。這里的“方向”,意味著道路如何走、旗幟怎么扛。歸根結底,服從誰、圍繞誰、擁護誰,檢驗著一名黨員干部的“核心意識”。黨員干部如果不能弄清個人與組織的關系,一級黨組織如果不能擺正與上級黨組織、黨中央的關系,服從就失去了正確的方向。今天我們講增強“核心意識”,就是要強調“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就是要強調經常主動地向黨中央看齊,做到全黨隊列整齊、步調一致。
(來源:《人民日報 》 2016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