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磊
電解質(zhì)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比較問題,是高考的“熱點”之一。 多年以來全國高考化學試卷年年涉及這種題型。這種題型考查的知識點多,靈活性、綜合性較強,有較好的區(qū)分度,它能有效地測試出學生對強弱電解質(zhì)、電離平衡、電離度、水的電離、pH、離子反應、鹽類水解等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及對這些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
首先,必須有如圖1所示的正確思路:
電解質(zhì)溶液單一溶液酸或堿溶液——考慮電離鹽溶液——考慮水解
混合溶液不反應——同時考慮電離和水解反應
不過量——生成酸或堿——考慮電解生成鹽——考慮水解
過量——根據(jù)過量程度考慮電離或水解
圖1
其次,要掌握解此類題的三個思維基點:電離、水解和守恒(電荷守恒、物料守恒及質(zhì)子守恒)。對每一種思維基點的關(guān)鍵、如何切入、如何展開、如何防止漏洞的出現(xiàn)等均要通過平時的練習認真總結(jié),形成技能。
第三,要養(yǎng)成認真、細致、嚴謹?shù)慕忸}習慣,要在平時的練習中學會靈活運用常規(guī)的解題方法,例如:淘汰法、定量問題定性化、整體思維法等。
一、電荷守恒
電解質(zhì)溶液中,不論存在多少種離子,溶液總是呈電中性,即陰離子所帶負電荷總數(shù)一定等于陽離子所帶正電荷總數(shù),也就是電荷守恒定律。在這個定律中,首先要注意的是溶液呈電中性這個關(guān)鍵詞,溶液呈電中性與溶液呈中性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溶液呈中性則說明存在如下關(guān)系:c(H+)= c(OH-)。所以理解其概念就不會混淆了。
如在KHCO3溶液中必存在以下關(guān)系c(K+)+c(H+)=c(HCO-3)+c(OH-)+2c(CO2-3)
分析:溶液中存在以下的電離和水解:
KHCO3K++ HCO-3
HCO-3H++CO2-3
H2OH++ OH-
HCO-3+H2OH2CO3+OH-
所以溶液中存在K+、H+、HCO-3、OH-、CO2-3這些離子,由于CO2-3帶2個負電荷,陰離子所帶負電荷總數(shù)為c(HCO-3)+c(OH-)+2c(CO2-3),陽離子所帶正電荷總數(shù)為c(K+)+c(H+)。根據(jù)電荷守恒定律,兩者相等得如下關(guān)系式:c(K+)+c(H+)=c(HCO-3)+c(OH-)+2c(CO2-3)
二、物料守恒
電解質(zhì)溶液中,由于某些離子能夠水解,離子的種類可能增多,但某些關(guān)鍵性的原子總是守恒的。如在K2S溶液中,存在如下電離和水解:
K2S2K++S2-
H2OH++ OH-
S2-+ H2OHS-+ OH-
HS-+ H2OH2S+ OH-
故硫元素以S2-、HS-、H2S三種形式存在,但不管怎樣,鉀原子的物質(zhì)的量總是硫原子物質(zhì)的量的2倍。所以就有:
c(K+)=2[c(S2-)+ c(HS-)+c(H2S)]= 2c(S2-)+2 c(HS-)+2c(H2S)
三、質(zhì)子守恒
質(zhì)子守恒是指電解質(zhì)溶液中的粒子電離出氫離子(H+)總數(shù)等于粒子接受的氫離子(H+)總數(shù)加上游離的氫離子(H+)數(shù)?;蛘呃斫鉃殡娊赓|(zhì)溶液中分子或離子得到或失去的質(zhì)子的物質(zhì)的量應相等。
如Na2S水溶液中的質(zhì)子轉(zhuǎn)移c(H+)+c(HS-)+2c(H2S) = c(OH-)
實際上,質(zhì)子守恒也可以根據(jù)電荷守恒和物料守恒聯(lián)合求得。
電荷守恒:c(Na+)+c(H+)=c(OH-)+c(HS-)+2c(S2-)①
物料守恒:c(Na+)=2c(S2-)+2c(HS-)+2c(H2S)②
將②代入①式、化簡得:c(OH-)=c(H+)+c(HS-)+2c(H2S)四、鹽類水解
在溶液中鹽的離子跟水所電離出的H+或OH-生成弱電解質(zhì)的反應,叫做鹽類的水解。
強酸弱堿鹽如NH4Cl、Al2(SO4)3等水解后溶液呈酸性;強堿弱酸鹽如CH3COONa、Na2CO3等水解后溶液呈堿性。多元弱酸鹽還要考慮分步水解,如
CO2-3+H2O
HCO-3+OH-
HCO-3+H2O
H2CO3+OH-
下面以物質(zhì)的量濃度和體積均相同的Na2CO3和Na2SO4兩種稀溶液為例(設(shè)前者溶液中離子數(shù)目為x1,后者溶液中離子數(shù)目為x2)來分析離子數(shù)目的大小關(guān)系。
(1)直接從離子總濃度入手分析
在碳酸鈉溶液中:
x1=c(Na+)+c(CO2-3)+c(HCO-3)+c(H+)1+c(OH-)1
在硫酸鈉溶液中:
x2=c(Na+)+c(SO2-4)+c(H+)2+c(OH-)2
CO2-3水解分兩步進行,第一步水解生成HCO-3,第二步HCO-3再水解生成H2CO3,但第二步水解程度跟第一步比較可以忽略不計。若不考慮第二步水解,對于物質(zhì)的量濃度相等的Na2CO3和Na2SO4兩種稀溶液有: c(CO2-3)+c(HCO-3)=c(SO2-4)
Na2SO4溶液中,SO2-4不水解,溶液顯中性,c(H+)2+c(OH-)2=2×10-7。在Na2CO3溶液中,由于CO2-3易水解,溶液顯堿性,c(OH-)11×10-7>c(H+)1。
綜上所述有:c(H+)1+c(OH-)1>c(H+)2+c(OH-)2。所以x1>x2。
結(jié)論:多元弱酸根離子水解反應后,溶液中離子總數(shù)增加,水解程度越大,離子總數(shù)增加越多。
例1把0.02 mol/L HAc溶液和0.01 mol/L 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則混合溶液中微粒濃度關(guān)系正確的是()。
A.c(Ac-)>c(Na+)
B.c(HAc)>c(Ac-)
C.2c(H+)=c(Ac-)-c(HAc)
D.c(HAc)+c(Ac-)=0.01 mol/L
解析由電荷守恒關(guān)系可得:
c(H+)+c(Na+)=c(Ac-)+c(OH-)(1)
由物料守恒關(guān)系可得:
c(HAc)+c(Ac-)=c(Na+)×2=0.01mol/L(2)
由(2)可知D正確。
將(1)×2+(2)可得:
2c(H+)=c(Ac-)+2c(OH-)-c(HAc)(3)
C選項錯誤。
例2用物質(zhì)的量都是0.1 mol的CH3COOH和CH3COONa配制成1 L混合溶液,已知其中c(CH3COO-)>c(Na+),對該混合溶液的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c(H+)>c(OH-)
B.c(CH3COOH)+c(CH3COO-)=0.2 mol/L
C.c(CH3COOH)>(CH3COO-)
D.C(CH3COO-)+c(OH-)=0.2 mol/L
解析CH3COOH和CH3COONa的混合溶液中,CH3COOH的電離和CH3COONa的水解因素同時存在。已知c(CH3COO-)>c(Na+),根據(jù)電荷守恒c(CH3COO-)+c(OH-)=c(Na+)+
c(H+),可得出c(OH-) 例3在Na2CO3溶液中,下列等量關(guān)系正確的是()。 A.c(OH–)=c(H+)+c(HCO-3)+c(H2CO3) B.2 c(Na+)=c(CO2-3)+c(HCO-3)+c(H2CO3) C.c(Na+)+c(OH-)=c(H+)+2c(CO2-3)+3c(HCO-3)+4c(H2CO3) D.c(Na+)+c(H+)=c(HCO-3)+ c(CO2-3)+c(OH-) 分析由質(zhì)子守恒可知A項的正確關(guān)系式應為c(OH-)=c(H+) +c(HCO-3)+2c(H2CO3),由物料守恒可知B項的正解關(guān)系式應為: c(Na+)= 2c(CO2-3)+2c(HCO-3)+2c(H2CO3),由質(zhì)子守恒式和物料關(guān)系式聯(lián)合可推出C項是正確的。再由電荷守恒可知D項正確關(guān)系式應為:c(Na+)+c(H+)=c(HCO-3)+2c(CO2-3)+c(OH-)。正確答案為:C。 (收稿日期:2016-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