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喆
(河南工業(yè)貿(mào)易職業(yè)學院,河南鄭州 450052)
大學英語茶文化翻譯研究
張喆
(河南工業(yè)貿(mào)易職業(yè)學院,河南鄭州 450052)
中國茶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而中國的茶文化對西方影響也很深。大學英語是連接我國和西方國家的橋梁。大學生只有學好大學英語才能走近世界,將我國的文化發(fā)揚光大。本文闡述了大學英語與茶文化的關系及大學英語在茶文化中的應用;進一步分析了大學英語教學出現(xiàn)的問題;并提出了完善大學英語的政策建議。
大學英語;茶文化;翻譯研究
茶文化有著其深刻的歷史淵源,是我們國家的瑰寶。從絲綢之路在到鴉片戰(zhàn)爭,我國的茶文化一直在往西方國家滲透,影響著西方的茶文化,也不斷在豐富自己的茶文化。文化互相交融的主要媒介就是語言,只有語言相通才能進一步擴散我國的茶文化,也能吸收國外的優(yōu)秀文化為我們所用。
1.1 中國茶文化的歷史發(fā)展
中國茶文化有其自己的歷史發(fā)展過程,和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一樣,我國的茶文化也是源遠流長。早在遠古時期,茶便出現(xiàn)了,并且以一種草藥的形式出現(xiàn)。那時候的茶不像現(xiàn)在一樣是飲品,也不像現(xiàn)在一樣常見,它是非常罕見且珍貴的。直到魏晉時期,茶才被開始作為一種飲品出現(xiàn),代表著高雅的生活方式,那時候只有士大夫才能飲茶。上層士大夫經(jīng)常以茶會友。茶詩茶社等相繼出現(xiàn)。到了唐宋時期,飲茶之風慢慢從士大夫擴展到普通百姓,百姓開始種茶養(yǎng)茶,茶詩茶社慢慢變多。也是在那時期,《茶經(jīng)》著作出現(xiàn),采茶舞也隨后出現(xiàn)。茶文化初具模型。到了明清時期,茶文化進一步發(fā)展,茶成為一種產(chǎn)業(yè),甚至銷往國外。大量的茶園出現(xiàn),普通的百姓把茶作為一種普通的飲品。茶不再是一種高尚的文人雅士的專屬飲品,它已經(jīng)普及到普通平民百姓,變得隨處可見。而在當下中國,茶更是被做成多種多樣的飲品,有茶飲料,有茶莊等等。茶藝表演也自成一種體系,成為我國文化的瑰寶。
1.2 大學英語與茶文化的關系
中國的茶文化發(fā)展有其自身的歷史進程,和中國文化一樣,悠久但是有跡可循。而中國茶文化的向外傳播也和中國文化的向外傳播一脈相承。自從張騫出使西域,絲綢之路形成以后,我國的文化就源源不斷地向外傳播,其中包含了我們的茶文化。而十七世紀開始,我們的茶文化就開始向外傳播得比較快了,西方開始建立自己的殖民地,我們國家和西方國家的往來也逐漸增多。中國的飲茶之風逐漸傳播到西方國家,推動了西方茶文化的發(fā)展。到了鴉片戰(zhàn)爭時期,我國的茶產(chǎn)業(yè)已經(jīng)很成熟了,西方國家對我們茶葉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我們的茶開始大量出口,甚至造成了貿(mào)易順差。而所有的文化傳播與語言的交流與溝通都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只有在語言相通的情況下,我們的茶文化才能往外走得更遠。
2.1 翻譯茶書茶詩
對外翻譯需要語言的交流和溝通。我國茶文化的傳播需要語言的交流與傳播。在對外交流中,茶文化的傳播總是需要一定媒介的。比如說茶書的翻譯,茶詩的翻譯,茶藝的推廣等等。因為這些領域的傳播才造就了茶文化的對外傳播。而茶詩茶經(jīng)的翻譯質(zhì)量好壞與西方國家對我們國家茶文化的了解息息相關。因此,大學英語顯得尤為重要?,F(xiàn)階段,大部分學校還沒有設置專門的茶文化課程,更加沒有設置專門的茶文化對外課程。但是茶經(jīng)和茶詩的翻譯依然是向外傳播茶文化的關鍵。
2.2 茶葉的對外貿(mào)易
茶葉的對外貿(mào)易無疑是需要語言的交流與溝通的。只有懂得更多的語言,了解更多的用語習慣,對外貿(mào)易才能做得更加順暢。在實際情況中,對外貿(mào)易的人員大多都是英語口語很流利的人。中國茶文化的傳播一方面需要茶書、茶詩等等的對外傳播,另一方面也需要茶葉對外貿(mào)易的推動。這是中國茶葉輸出國外市場的有利通道,也是傳播我們茶文化的有利通道。大學英語的學習,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對外貿(mào)易的發(fā)展,進一步推動了中國茶文化的對外傳播。
2.3 茶藝表演的翻譯
茶藝表演也是傳播我們茶文化的重要渠道之一,在我國,茶藝表演已經(jīng)形成了一定的體系,也是我們茶文化的重要體現(xiàn)。對于中國人來說,茶藝表演有其特殊性,是屬于某個階層的人的藝術欣賞。因此,對于茶藝表演的翻譯者們來說,茶藝表演的翻譯任務重大,并且有一定的難度。大學英語的專業(yè)性培養(yǎng)能夠讓大學生們懂得基礎的用語習慣,也是培養(yǎng)他們?nèi)バ蕾p藝術,翻譯中國優(yōu)秀作品的重要基礎。大學英語的精通與茶藝表演的翻譯密切相關,只有懂得了國外的用語習慣,風俗習慣和語境,才能將具有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茶藝表演翻譯得更加出色。
3.1 大學生英語基礎差
大學英語與中國茶文化的傳播息息相關。但是現(xiàn)階段,大學生的英語水平基礎較差。很多大學生連最基本的四六級都考不過,大部分學生的英語水平停留在應試階段,與人交流的能力還很欠缺,更別提從事一些如翻譯專業(yè)書籍等等高難度的應用??梢姡髮W生的英語基礎是很薄弱的。大部分同學不可能去翻譯茶書茶經(jīng)等等著作,更不可能進行對外貿(mào)易等等活動。因此,英語基礎差限制了大學生外語水平的發(fā)展,也限制了中國茶文化的傳播。
3.2 英語與茶文化結合較少
在現(xiàn)代高校教育體系中,大學英語是一門非常重要的課程。這是幾乎每個高校必設的一門專業(yè)課。但是,大部分高校還沒開設以茶文化為主題的大學英語課程。對于中國的茶文化來說,專業(yè)的課程有助于其更廣泛地傳播,也能夠幫助其進一步地向國外滲透。但是,我們國家的高校并沒有就開設這樣一門課程。就算有些高校有開設關于茶文化的課程,但是其并沒有和大學英語結合起來。因此,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的茶文化傳播也是會受到限制的,因為語言的欠缺。
3.3 缺乏相關專業(yè)的教師
中國茶文化的傳播與大學英語息息相關。但是在大學英語的教學過程中,缺乏專業(yè)的教師去引導學生進行良好的學習。大部分高校有設置相應的大學英語課程,但是沒有設置相應的茶文化課程。有的高??赡苡性O置茶文化教學的課程,但是沒有相應的外語教學。因此,課程的不配套導致學生不能全面掌握英語和茶文化之間的關系。大部分的高校并沒有設置相應的懂中國茶文化的大學英語老師。專業(yè)老師的缺乏使得茶文化的傳播不能走得更遠更廣。因此,要提高大學生的茶文化英語水平,專業(yè)的教師是不可缺少的。
3.4 大學英語教育體系的不夠完善
大學英語的教育體系的不夠完善也導致茶文化的傳播不夠深不夠遠?,F(xiàn)階段,大部分的高校有設置相應的大學英語課程,但是大學英語課程的設置卻出現(xiàn)了很多問題。大部分的大學課程并不能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只是作為期末考核的一種方式。大部分大學生的英語水平較低,這與大學英語課程的設置方式非常有關系。大部分高校的英語雖然作為必修課,但是考核并不嚴格。大部分學生通過考試還是非常容易的。因此,要提高大學生的英語水平,課程考核非常重要。其次,大學英語是一個大雜燴,什么東西都學,沒有重點,這導致學生什么都沒學到,什么也沒學懂。因此,本文認為,大學英語的教學體系需要改革。
4.1 加強大學生的英語基礎
大學英語對于大學生來說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英語基礎可以促進大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發(fā)展。英語能力是一種語言能力,良好的英語基礎不但可以和外界順暢地交流,同時也可以增強自身的綜合實力?,F(xiàn)階段,很多公司的招聘都會看學生的英語能力。因此,英語能力的提高對于學生來說受益良多。茶文化的傳播與英語能力的培養(yǎng)是分不開的,只有加強英語水平,才能更好地向世界傳播茶文化,進一步地加強文化的交流和溝通。因此,提高大學生的英語能力顯得迫在眉睫。
4.2 加強英語與茶文化的結合
現(xiàn)階段,大部分的高校有開設大學英語這門課程,并且作為必修課程。有的學校甚至把大學英語作為重點來抓,沒過四六級的學生不給發(fā)畢業(yè)證和學位證,或者獎學金的評定需要結合其相關的英語資質(zhì)。也有的高校開設了茶文化這樣一門課程,茶文化作為通選課程可以成為大學生興趣愛好的一個點,也可以增強他們對我國茶文化的了解。但是,大部分高校并沒有將兩者結合起來。大學英語教學中并沒有涉及茶文化,茶文化的教學也沒有提及大學英語。將本來密切相關的兩條線切開這是不對的。本文認為,大學英語應當和茶文化相結合,在學習大學英語的同時,高??梢詫iT開設一門茶文化對外傳播課程。只有這樣才能更加有助于茶文化的對外傳播。
4.3 完善大學英語教學的體系
大學英語的教學體系應當加以完善,這主要是由于現(xiàn)階段大學生的大學英語基礎薄弱的原因所致。很多學生反映,大學英語的水平還不如高中時期的英語水平。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學英語教學體系的問題。很多高校雖然有設置大學英語這一門課程,但是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學生的英語水平不但沒有提高,反而下降了。改變英語的教學體系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下手。首先,增加大學英語的趣味性,比如在大學英語課堂中普及中國的茶文化,翻譯一些茶書和茶詩等。其次,嚴格考核制度。對于大學生來說,只是通過考試對于他們來說過于簡單,因此,需要嚴格考核制度。比如考核分值的比例分配,考核的內(nèi)容難度加大等。只有從這些方面下手才能提高大學生的英語水平,進一步促進茶文化的對外傳播。
4.4 引進相關教師
所謂名師出高徒,只有優(yōu)秀的老師才能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學生。優(yōu)秀的考試知道怎么讓學生學習更多的文化知識,也知道怎么培養(yǎng)學生更多的學習樂趣。茶文化和大學英語的結合需要專業(yè)的老師來教學。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引進一些既懂精通大學英語又熟悉茶文化的老師。在高校中開設茶文化翻譯課程,作為通選課程。在開設這門課程的情形下,引進一些專業(yè)的教學老師,以此來開發(fā)學生對茶文化翻譯的興趣。在高校教學體系中,茶文化翻譯算是比較小眾的課程,但是優(yōu)秀的老師依然可以把它上得有聲有色。
綜上所述,大學英語與我國的茶文化息息相關,茶文化可以通過英語傳播出去,也可以通過語言進行對外貿(mào)易。但是現(xiàn)階段大學英語教學還存在很多問題,因此,本文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議以期提高大學英語在茶文化中的應用和滲透。
[1]黃汝干.中國茶文化對外交流與翻譯人才的培養(yǎng) [J].農(nóng)業(yè)考古, 2010(2):37-39.
[2]盧琰.試析《紅樓夢》中的茶文化翻譯[J].福建茶葉,2015(6):233-235.
[3]任迎春.茶文化翻譯的誤區(qū)與策略[J].福建茶葉,2016(9):367-368.
[4]鄒翠萍.基于大學英語教學的茶文化翻譯研究[J].福建茶葉,2016 (7):219-220.
張 喆(1983-),女,河南尉氏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英語語言文學。